清太史桂坫的兩副楹聯

桂坫於1950年為屯門青松觀撰聯,現懸於側門入口兩旁。全聯落想新穎,內涵豐富,扣緊時、地、人發揮,對仗工穩,平仄諧協,屬上佳的楹聯。

筆者早前介紹蓬瀛仙館的兩副藏聯,刊出之日,學姐凌友詩傳短訊給我,說蓬瀛仙館也保存她曾祖父桂坫(1865-1958,時人尊稱桂太史)的楹聯,並指她祖母桂銘寬是桂太史的女兒,嫁到番禺深井凌家,其後隨子凌杰垣(友詩的父親)到了台灣。桂太史則移居於香港。

書法了得 列「嶺南四大家」

桂坫,字禮甫,號南屏。廣東南海(今廣東佛山市)人。文燦(1823-1884)之子。早年入讀廣雅書院和學海堂。清光緒二十年(1894)舉進士,入翰林院,授檢討,曾任國史館撰修官、浙江嚴州知府。1915年任廣東通志館總纂,先後參加纂修《南海縣志》、《恩平縣志》、《西寧縣志》、《廣東通志》和《廣州人物志》,並著有《晉磚宋瓦實類稿》、《科學韻語》、《說文簡易釋例》等。桂氏是羅浮山全真龍門派「永」字輩弟子,與道教淵源甚深。書法了得,與吳道鎔(1852-1936)、陳融(1876-1956)、葉恭綽(1881-1968)等並稱「嶺南四大家」。

1952年農曆五月仲夏蓬瀛仙館西齋落成,桂氏撰聯為賀,曰:

仙露明珠方朗潤;
松風水月比清華。

全聯境界清美,美不勝收。「朗潤」,明亮潤澤;「清華」,清新華美,一派幽靜閒逸自然之境。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御製詩集》有〈偶題味閒齋〉:「前臨溪水後依山,朗潤清華足味閒;每到未能坐逾刻,卻因無逸憶其間。」又〈泛月〉四首之三:「碧宇鶴飛如得意,綠林鹿出欲揚聲;似茲朗潤清華境,不是廣寒亦玉京。」以「臨溪」、「依山」、「鶴飛」、「鹿出」而顯出「朗潤清華」的狀貌,桂坫則以「仙露」、「明珠」方(正是)「朗潤」,以「松風」、「水月」比(近)清華,兩者異曲同工。

全聯十四字,意境清麗,耐人尋味,仙露、明珠、松風、水月似順手拈來,拼湊而得,但一下「朗潤」和「清華」,則境界全出,喜歡對聯者不可不知。

其實,桂氏此聯胎息有自。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大唐三藏聖教序〉曰:「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太宗以「松風水月」、「仙露明珠」為喻,形容玄奘法師之「清華」、「朗潤」。桂氏稍加改動,擬成絕佳好聯而已。

較上聯更早一些,桂坫於1950年為屯門青松觀撰聯,現懸於側門入口兩旁。聯曰:

雲水證因緣,萬國衣冠臨勝地;
煙霞容嘯傲,千年松柏伴仙宮。

由於入門即見,桂氏落想時便需照顧來遊者的心情。一望「雲水」、「煙霞」,已給人一種自然、寧靜、清幽的感覺。

青松撰聯 借古詠今迎遊客

上下聯各12字,都是由上五下七兩分句組成,句式結構相同。上聯「雲水證因緣,萬國衣冠臨勝地」,運用了錯綜的手法,從句意的順序應是「萬國衣冠臨勝地,雲水證因緣」,先有各方遊客到臨此勝地(青松觀),然後「雲」和「水」印證因緣。既是「萬國衣冠」,所遊之處多的是,為什麼會選擇來遊青松觀?一人來此不算奇,奇的是萬國的人都來此。

萬國衣冠,語出王維(692-761)〈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原指異邦萬國的使節,這裏借指從世界各地到來的遊客。這時刻,人與人,人與物的契合自然是一種因緣,這種因緣憑誰為證呢?沒有,有的是天上飄過的「雲」與地下流過的「水」。遊人是過客,「雲」和「水」也是,就在一定的時空中,在青松觀內,因緣和合,彼此為證。

下聯「煙霞容嘯傲,千年松柏伴仙宮」,也同樣運用了錯綜的手法,從句意的順序應是「千年松柏伴仙宮,煙霞容嘯傲」。「千年松柏伴仙宮」寫青松觀的環境,青松觀供奉眾仙,故名「仙宮」,周遭有千年松柏相伴,既鍾靈,也毓秀;「煙霞容嘯傲」寫在青松觀朝煙晚霞的環境之下,實在適宜在此放歌長嘯,逍遙過活。嘯傲,放歌長嘯,傲然自得;指一種淡然飄逸,逍遙自在的人生態度。郭璞(276-324)〈遊仙詩〉十九首之八:「嘯傲遺世羅,縱情在獨往。」撰者刻意將「煙霞」放在前,然後下一「容」字,就像上聯將「雲水」放在前,然後下一「證」字一樣,頓使原來無生命之物擬人化而變得有情有態了。

全聯落想新穎,內涵豐富,扣緊時、地、人發揮,對仗工穩,平仄諧協,屬上佳的楹聯。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招祥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