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次矛盾

很多港人不禁要問:我們的幸福去了哪裏?

習近平主席上周二接見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聽取匯報工作的方式,由坐在會議桌主席位置的習向坐在旁側的林鄭訓話。習近平對林鄭的訓示特別引人矚目,因為特首選舉期間某些媒體和評論員一直堅稱習近平並非屬意林鄭當特首,只是他在選舉初段不表態,到了關鍵時刻就會一錘定音,敲定由曾俊華而非林鄭當行政長官。事後證明,這些猜測都錯了!

習近平讚揚林鄭「愛國愛港立場堅定,勤勉務實,敢於擔當,行政經驗豐富,具有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這番話的口徑,跟選舉期間愛國報章和社團對林鄭的「讚辭」完全一致。可見諸如「政治局支持」、「林鄭是中央唯一支持的人選」等「傳聞」,原來是貨真價實的「小道消息」,反映中央對本屆特首人選並沒有分歧,也沒有兩條路線之爭。

不過,京意向來難測。現在能夠擺平的矛盾,不表示以後就會相安無事,尤其中共召開十九大前夕,權力分配仍有多番討價還價的戲碼。但總的來說, 「穩定壓倒一切」仍然是主旋律,特首選舉涉及香港的權力交接,任何人都不能承擔出事的後果。

除非中央真有嚴重內鬥,否則香港特首選舉不可能觸發路線鬥爭,加上去年10月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了「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試問誰有實力挑戰習在特首問題上的決定?在林鄭月娥和曾俊華之間,也看不出習有「非曾不選」的理由。

民主發展會有5年空白期

不過,這並不表示北京會完全漠視「曾俊華現象」的影響力。任何搞政治的人看過曾俊華在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天造勢活動凝聚的人氣,都覺得需要分析「曾俊華現象」的成因、反映了什麼問題,以至是否可以吸納這股民氣為特區政府所用……說到底,政治實力的基礎就是人民的支持;說民意並非最重要,只是自欺欺人之辭。對群眾力量的認識和動員,北京是老手。回歸之後有哪個政治人物可以吸引數千人自發上街表態支持?北京一定會留意到「曾俊華現象」,而這個「現象」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一個政治人物能道出香港人心聲、想港人之所想,不同政治光譜的港人仍然願意走在一起支持他,儘管他的政綱表明會為23 條立法以及支持8.31 人大決議。

林鄭月娥的政綱沒有把重啓政改及23條立法列為重點工作,這方面她應該得到中央默許。李克強總理上周二會見林鄭時表示,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應「着眼於香港的發展、民生改善,以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對政改則隻字不提。很明顯,中央希望林鄭領導下的政府,是一個專注經濟、民生的班子,政制發展並不是中央要下達的任務,這樣有助減輕林鄭政府的壓力。但《基本法》內說的循序漸進發展民主就會有5年空白期——未來5年沒有「循序漸進」,只有停滯不前。

更重要的「指示」,來自習近平主席對林鄭的訓話。習近平當時是這樣說的:「20年來,香港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特別是近幾年,香港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逐步顯露,這個階段有挑戰和風險,也充滿機遇和希望。」在新華社發布的稿件內,「香港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逐步顯露」一句被刪去。是什麼原因要刪,不得而知,但習的原話是在記者面前說的,有片為證,作不得假。誰說內地沒有新聞自由,新華社編輯連主席原話也敢大筆一刪,真令人佩服!

什麼是近幾年顯露的矛盾問題?

香港有深層次矛盾,早在2005年12月由時任總理溫家寶對到北京述職的時任特首曾蔭權提出。當時溫總沒有解釋,但到了2010年3月他在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會上首次解謎,道出了特區有5項深層次問題,包括:第一,如何發揮已有的優勢,繼續保持和發展香港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地位;第二,如何結合香港的特點,發展優勢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第三,要利用香港毗鄰的優勢,加強與珠三角聯繫,內地的廣闊市場、內地經濟的迅速發展是香港今後發展的潛力所在;第四,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團結一致,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第五,是注重改善民生、教育。

溫家寶總理說的5點,像是中央對特區政府的要求,多於是分析何謂深層次矛盾。溫總在2005年首次提出深層次矛盾,至今已有12年;習近平主席說的,則是「特別是近幾年」香港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這「近幾年」和12 年前的香港深層次矛盾,是否一模一樣?有什麼是近幾年才顯露出的矛盾和問題?

習若來港是否應向港人解釋?

觀察香港的分析界人士都應該同意,近幾年香港最突出的矛盾,外在的是中港矛盾,內在的是階級矛盾。前者的表徵是港人對內地的疏離和疑懼,對融合有戒心和抗拒,年輕一代則演變出自決和獨立的訴求, 「人心回歸」成為了特區政府急切要解決的課題。

至於香港內在的階級矛盾,則反映在對於房屋、全民退保的要求。這都是源於貧富差距愈益嚴重,草根以至中產都感到生活有一種壓迫感。富人的財富高速增長,樓價升至數萬元一呎,政府的基建投資動輒數百億上千億元。與這些天文數字比較,大學生的起薪點和上班族的增薪點,都顯得「微不足道」,完全不成比例。很多港人不禁要問:我們的幸福去了哪裏?習主席若來港主持回歸20周年慶典,是否也應該向港人解釋一下,他所指的「香港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是否就是跟香港人所想的一樣?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