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對於財政司司長今日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主要關注點,就是如何處理庫房累積逾千億元的盈餘。過去幾個星期不同政黨、學會及社會各界都紛紛出謀獻策提供不同方案,以達致藏富於民的最佳方法。政府並不熱衷全民派錢皆大歡喜的建議,不斷減低公眾對派錢的期望,亦同時為處理對運用龐大盈餘的合理期望,强調要未雨綢繆投資基建,這與特首一直主張的理財新哲學,用錢要用得其所, 完全吻合。
事實上, 全民派錢亦非容易處理得好,因為無論如何界定資格,都有個別人士被摒棄於外,導致不公平的批評。例子多著,隨意信手拈來的是何人合資格?身份證有三粒星?新來港人士又算嗎?未住夠七年又合資格嗎?不常居住香港?等等,都必須釐定一個明確準則。但即使有準則,亦要定下一個清晰時限去定奪是否擁有此等資格。現在決定不派錢便不用為此頭痛,不必擔心將好事變壞事。
錢不派了,但糖還是要派,而且因為盈餘太多,糖份一定會增强。退稅是最惠及中產,考慮適量地增加退稅額應是財政司司長不二之選。至於貧窮人士及長者,發於雙倍綜援及生果金為最低限度的指定動作。為N無人士而設的關愛基金是非恆常的措施,現經過幾年的實踐經驗是時候去考慮將其重新整合及變為恆常化。關愛基金已經完成歴史任務,理應功成身退。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