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延老年

讓更多長者能夠在他們步入老年之前,或仍然能夠有自理能力的時候,鼓勵他們多做運動,並且有計劃地鍛煉身體,加強自己的體適能,便有助長者增強他們的活動能力,換言之減少長者需要別人或醫療照顧的時間。
人口老化是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內地、台灣、香港都十分關注的社會問題。在今年施政報告中,特首亦就香港人口老化提出關注和建議。其中在163段指出香港在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會由2014年的15%(107萬)到50年後,即2064年,增加至36%(258萬)。與此同時,香港的勞動人口卻由2014年的360萬減至2064年的311萬。換言之,能夠繳付稅款的人口將會愈來愈少,但照顧長者的醫療及公共開支則不斷上升,政府將要面對這財政資源的沉重負擔。
 
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過程,現今醫學昌明,人類壽命普遍也得到延長。而香港也在全世界在長壽榜上名列前茅,部分可能跟香港的醫療系統和對長者的支援等優良服務有關。
 

預防勝於治療 應對人口老化

 
以前我們說上了50歲已經是老人,但現在世衛組織和很多相關組織都將65歲作為長者的界定年齡。然而,很多65歲或以上的長者,身體仍然十分壯健,頭腦也很靈活。這些長者不會帶給政府福利或社會資源上一些負擔。但相反,如果長者不能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能走動而需要坐輪椅或卧床,照顧他們的人手和醫療資源便需增加很多。
 
如果我們從這點考慮,讓更多長者能夠在他們步入老年之前,或仍然能夠有自理能力的時候,鼓勵他們多做運動,並且有計劃地鍛煉身體,加強自己的體適能,便有助長者增強他們的活動能力,換言之減少長者需要別人或醫療照顧的時間。這也是我們常常說:「預防勝於治療」的積極方法,而施政報告中提出應對人口老化的五種方法中也包括「積極樂頤年」的方法。
 
原文刊於文匯報,獲作者授權刊登。
 
(封面圖片:Pixabay)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