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的另一面,並不是人民幣取代美元,而是全球儲備貨幣更為多元化。」對於備受關注的去美元化,沈聯濤在財新夏季峰會時給出了自己的觀察。
已經77歲的沈聯濤,剛剛獲聘香港特首經濟高質量與持續發展顧問。這位曾在馬來西亞、香港、中國內地和世界銀行等地任職的馬來西亞華裔經濟學家,不僅多年來躬身參與世界經濟、金融的各項主要議程,甚至對人工智能革命和ChatGPT仍保持敏銳的觀察。
「感謝實體和數字形式的技術,如今我們的思維已經極大開放。這種開放,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人工智能革命和ChatGPT,它們不僅帶來了極佳的機會,也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沈聯濤說。
當前,「全球的前景即使不是衰退,也是放緩。」中美競爭使全球供應鏈脫鉤,大流行後的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上漲,高利率刺破資產泡沫。科技正在經歷下行周期,而人工智能正在顛覆就業市場。新的多極體制正在出現,存在嚴重的不確定性。企業擔心高成本和高風險,以前的全球發展模式被打破。
在此情況下,他認為,「我們真的需要思考今天的系統出了什麽問題,把它當作一個整體而不是部分。」
沈聯濤生於1946年,他是馬來西亞華裔經濟學家,祖籍重慶忠縣,父親為馬來西亞華商。曾就讀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曾任職馬來西亞中央銀行、世界銀行金融界別發展部高級經理、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香港證監會主席等。2013年,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去美元化需要讓國際市場接受
今年以來,去美元化呼聲很高,不僅許多發展中經濟體領導人呼籲去美元化,一些國家還採取了實際動作,將人民幣用於國際支付結算。未來,人民幣等貨幣會否取代美元成為全球主要的支付結算乃至儲備貨幣?
沈聯濤曾在多個國際金融監管機構任職。他認為,中國政府要有心理準備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是非常漫長,中國政府需要做好本分,就是在本國營造人民幣國際化條件,而國際化與否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如何讓國際市場接受。
參考國際經驗,美元取代英鎊成為國際主要支付結算貨幣,達到現時地位是一個非常覆雜的系統改革過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研究發現,美元代替英鎊的霸主地位歷時70多年。美國GDP於1870年早已超越大英帝國,但要待二戰之後的1945年,美元才完全代替英鎊。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剛剛走過了20多年,當前中國經濟規模仍只及美國的三分之二。作為大國戰略,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需要漫長、要有耐性的戰略問題。
沈聯濤認為,人民幣要發展成為國際主要支付結算貨幣,既需要中國的經濟體量進一步增大,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需要繼續完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從頂層設計上逐步推進資本向下開放。此外,在微觀層面解決一系列技術問題,在貿易、投資、支付和期貨市場等方面,讓國際投資人更便利地參與中國市場。因此,不應對推進國際化操之過急,到時機成熟,人民幣自然就可以出去。
當前,美元仍有其他貨幣無可匹敵的幾大優勢。包括:相對於其他貨幣,美元提供更高的投資回報率;美元的流動性無任何其他貨幣可媲美;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強大,意味着持有美元的風險最低;在支付領域,全球的支付系統都追隨美國的支付系統。
沈聯濤認為,國際金融問題要從市場和專業投資者角度出發,不能寄望於單個戰略達致目標。
以資本回報率(ROE)為例,若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不到位,是很難跟美國資本市場來競爭的,全球投資者就不一定覺得人民幣市場有同樣的吸引力。而目前,投資人民幣產品的回報沒美元那麽好。實際上,日圓及歐元的ROE也不如美元。在此情況下,國際投資人自然傾向於美元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沈聯濤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主要的全球化戰略。馬來西亞等國家是最早加入的國家之一,也是主要受益者。目前,「一帶一路」已經涵蓋了歐亞大陸和非洲的64個國家,佔世界人口的43.4%,佔全球GDP的16%。如果包括中國,則佔世界人口的61.9%,佔全球GDP的30.9%。
「一帶一路」的目的是加強基礎設施的連通性,促進歐亞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從中國的西部通過中亞到歐洲。這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在地理上覆蓋但不限於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它是中國為歐亞大陸的增長和發展提出的一個大規模跨國經濟合作藍圖。
提升生產率,糾正全球失衡
近年來,逆全球化、脫鉤等問題充斥了全球媒體的版面,疊加氣候變暖疊加社會不平等加劇,其背後,是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失衡。
沈聯濤認為,「我所接受的會計師職業訓練告訴我,平衡資產負債表乃是重中之重,應該始終保持其平衡。」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貨幣利率持續下降,直至接近於零。其結果是,近幾十年來,低利率創造了資產泡沫,實際利率下降驅動的房地產增長,債務驅動的財富增長惡化了不平等並創造了民粹主義。直到2022年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國率先施行加息政策以應對能源和食品漲價等帶來的通脹問題。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報告,全球資產負債表在20年間(2000年至2020年)增長了兩倍。即使在美元等主要經濟體貨幣持續加息的背景下,全球金融部門、非金融部門負債和實體經濟等3個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速度仍超過了實際GDP增長。本質而言,這仍是短期行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滯後效應。
麥肯錫採用了4種長期情景來判斷世界資產負債表的演變趨勢,包括:回到過去、更長時間保持利率和通貨膨脹高位、重置資產負債表和提升生產率。「回到過去」本質仍是延續過去20年低利率政策,投資疲軟、儲蓄過剩以及增長緩慢的情況可能持續。更長時間保持利率和通貨膨脹高位,使得實際利率為正,從而刺激增長和投資,但股票和債券價格下跌將使得實際財富價值則會有所損失。重置資產負債表類似日本「失去的30年」,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滅後,整個經濟體承受了曠日持久的去杠桿化進程,導致資產價格急劇收縮。這對許多富裕的老齡化經濟體來說可能非常痛苦,對新興市場也不利,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都將急劇下跌。
提升生產率是最理想的情景,這將使經濟增長趕上資產負債表,意味着全球經濟在收入、財富和資產負債表健康度等方面都有增益。
提升生產率也成為全球攻勢。今年3月,沈聯濤曾供職的世界銀行發布了一份題為《下行的長期增長前景:趨勢、期望和政策》的報告。世界銀行認為,全球經濟的「速度極限」,即不引發通脹情況下的最高長期增速,可能在2030年前跌至30年最低水平。為此,各國需要採取大刀闊斧的政策,推動提高生產率,增加勞動力供應,擴大投資和貿易,以及充分挖掘服務業的潛力。
「大象再怎麽打架,也不耽誤螞蟻築窩。」沈聯濤認為,全球國際競爭加劇,尤其是中美「脫鉤」風險會妨礙全球合作。在此情況下,東盟等其他國家需要採取富有想象力的政策來提高國內生產力,並在貿易、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立區域合作機制。
解決生產力效率提升的關鍵,他認為,「我們真的需要思考今天的系統出了什麼問題,把它當作一個整體而不是部分。」
尤其是,生產力具備生態系統的特徵,只有把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管理而不是從局部着手,才可促成其成長。「服下速效神藥並不能讓你獲得效率,正確的途徑是堅持不懈地鍛煉和努力工作。」
沈聯濤認為,追求短期收益總是會犧牲長期增長。選舉民主和自由市場政策的缺陷之一,是政治家和企業都關注短期選舉或盈利周期。政治家需要在國家層面上迎合4到5年的選舉周期,但如果考慮到地方選舉,則大多數競選活動周期只有兩年或更短。每個季度匯報盈利情況的商人將只關注短期利潤,長期項目會成為犧牲品。
如何讓大家着眼於長遠?答案是經歷一次深度衰退或共同承受巨大的痛苦。
原刊於《香港國際金融評論》微信公眾號,本社獲授權轉載。
沈聯濤簡介:
現任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傑出研究員、《香港國際金融評論》學術委員會主席,曾擔任香港證監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