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宜樺:「儒家民主」新思潮是一個出路

——世紀講壇-儒家與現代政治(四)

如果能把儒家跨越時代的部分跟憲政民主相結合,也許會有一種稱為 Confucian Democracy (儒家民主)的東西出現。這東西如果真的出現,我相信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一個發展的里程碑,也代表着中國傳統的政治智慧並沒有因為進入現代而將之放棄,只留下些倫理學而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地位。
承上文〈江宜樺:儒家如何融合於現代政治?〉〈江宜樺:儒家思想對現代政治的影響〉〈江宜樺:現代政治五種形態——哪種適合儒家?〉,江教授表示儒家與憲政民主的搭配將是最佳選擇,下文是他對儒家民主這種新概念的演繹。本文為「世紀講壇-儒家與現代政治」江教授演講內容的四篇之四。
整理:谷理揚、馬文煒
我們看到,憲政民主成為現代政制的潮流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一個憲政民主的國家有很多的優點及價值。

憲政民主的優點

首先,它體現了自由,它防止政府濫用權力並保障公民想有的自由;第二,它給每個人平等的政治權利,透過普選制度,讓選票的多少來決定誰執政;第三,它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參與政治決定,如公聽會、示威遊行或參與政府成立的委員會,這可提升人民對政治的參與感及政策的正當性;第四,如果沒有民主來幫我們決定誰來統治的話,這個國家只能用別的方式,可能是戰爭、革命、政變,因此導致內戰。
在今天的世界上,因為一些國家沒有辦法採取選舉的方式,而使他們的統治者在下台時有全國性的動亂。非洲有些國家規定他們的總統只能連任一次,但當統治者連任完後又想做多一屆,因此想強行改變憲法,整個國家就動亂起來。如果民主真的被實行的話,總統就只能當兩任,不管你多了不起,任期到了請你下來。如果是內閣制國家,時間到了就必須改選,有本事就必須把自己再選上,但就不能在任期到了說不改選。民主建立的遊戲規則,是讓那些想要權力的人有一個公平的方式決定誰執政,並沒有建立道德上的規則,但至少做到和平的價值。

憲政民主的缺點

另一方面,雖然憲政民主相對其他體制是最好的,但也有很多缺點。第一,我們看到很多先進民主國家,它們的行政效率不如軍事統治或專制統治的國家,人家蓋一條水壩或公路可以在兩、三年內完成,但民主國家經過投票、討論、修正到興建,都要好幾年;第二,很多民主國家的社會抗爭會比較多,這是因為它們容許言論自由及集會結社;第三,作為憲政民主國家很多時都會出現政黨惡鬥的情形,各位可能會馬上想起台灣,如議會的無禮杯葛或打鬥。但這情況不止在台灣會出現,無禮的杯葛就是想盡辦法讓政策不能過,令執政黨沒有成績而下次有利自己當選。
2007年1月19日深夜,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被民進黨立委王淑慧扔出的鞋擦傷。 (亞新社圖片)
2007年1月19日深夜,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被民進黨立委王淑慧扔出的鞋擦傷。 (亞新社圖片)
最後,民主國家雖然保障了司法獨立,可是如果法官不是真的有法治的素養,而他自由決定案件的判決,社會輿論又無法影響法官,我們就沒有辦法了,例如當一個殺人犯被判無罪的時候,影響是無法想像的。但事情發生了就連總統都不能更改。而在有這樣的優點及缺點的情況之下,我們也講憲政民主,是因為憲政民主是優點大於缺點。

儒家必須跟憲政民主結合

儒家要發展下去,必須跟憲政民主相結合。自法國大革命後,很多歐洲的國家的接受民主的洗禮,而在儒家過去的百多年歷史,也曾經有機會接受民主的洗禮,可是這個轉換對中國來說是太痛苦了。如何讓一個專制統治轉到讓所有公民共同決定的政治體制?在華人社會仍是摸索之中。
憲政民主雖不是完美,可是它是所有曾經實行的體制中最理想的體制。我們說它優點多,但我說它缺點少,同時會認為它是所有體制中實行起來,最符合人性的體制。以台灣過去的經驗,我們體驗過台灣專制統治及民主化後的時代,所以我們清楚。有人批評台灣很亂,可是若問台灣人民要不要回到五、六十年代的威權體制,沒有人願意。因為民主體制很自由,社會很活潑。
那要不要跟威權體制結合?我覺得威權體制是不符人性,因為威權體制會讓民主元素不能實現,例如想辦法不讓政敵參選,或者打壓宗教自由。人性不能被強權壓抑,表面上人們沒有反抗,但無法令他們信服這樣的統治權威。像儒家所說,如果不能以禮服人的話,就是霸政,但不是王道。如果今天要行王道,儘管今天已沒有了君王,但是如果要被統治者心悅誠服的話,除非是讓他們能參與選舉。威權統治除了不符人性,更無法跟儒家的特性結合。

儒家須摒棄過時的觀念

儒家要跟憲政民主結合,有些事情它必須做調整。它必須學西方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在過去儒家是沒有的。另一方面,儒家也可作出一些貢獻,因為西方的憲政民主太重視個人主義,不強調賢能統治。如果能將儒家的政治思想特點應用出來,與西方民主結合的話,說不定可以創造出一個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的政治體制。
但是,儒家也必須放棄些東西。第一,是世襲制度,因為今天沒有人能接受統治者能沒有原因地把位置傳給他的接班人;第二,是血緣關係與家族觀念,有血緣關係的並不一定可以成為統治者及親王,而有良好家族觀念的也不一定能成為好的統治者,把家庭觀念應用在治國上,甚至會產生不好的效果:例如官員的父親犯事,官員治案就不能忠孝兩存,甚至會放過犯事的父親;又例如會任用自己的親人當官員,以照顧自己的家人。
江宜樺認為,儒家要繼續發展,必須放棄世襲制度和血緣關係與家族觀念。 (亞新社圖片)
江宜樺認為,儒家要繼續發展,必須放棄世襲制度和血緣關係與家族觀念。 (亞新社圖片)
第三,儒家從不講法治,如果沒有法治的觀念(rule of law)而光靠德治來支撐民主,就會令社會有很強的人治色彩。
第四,儒家有很好的政治德性論述,但欠缺民主德性,例如鼓勵平等對待,尊重不同意見,視競爭為平常事,參與選舉來取得決策地位,這些都是民主的價值,但儒家確實沒有。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為何到了近代,儒家的一些價值沒有保留下來,反而在民國時期被一些知識分子批評為封建落後,甚至是殺人的禮教。這些批評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那今天我們再講儒家的時候,我們就要想,要不是要把儒家的一些錯誤、不合時代的觀點拿掉?只有做了這件事後,我們才能進一步地說,剩下的東西要怎樣將它們發揚光大。儒家有些價值深入華人的社會,並不會輕易消失。

當儒家為國教違反潮流

我最近看到一些有關儒家應怎樣發揚光大的論述,令我很擔心,就是想把儒家當成是國家的宗教,他們認為儒家要被定位為一尊,或像基督教般,發展出有禮拜的宗教儀式。這是完全違反了幾百年來,包括華人社會發展的潮流,如果儒家被這樣推揚,那麼儒家就一定完蛋。
儒家不應該用威權的方式取得獨尊的地位,而是應該與憲政民主結合。很多人說華人社會很多都是威權主義而不是憲政民主,但是看看台灣及新加坡,它們不是發展出民主了嗎?雖然這個民主不是很完美,但是當地的人民沒有想到不要這個民主而歸服到之前的體制。如果能把儒家跨越時代的部分跟憲政民主相結合,也許會有一種稱為 Confucian Democracy (儒家民主)的東西出現。這東西如果真的出現,我相信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一個發展的里程碑,也代表着中國傳統的政治智慧並沒有因為進入現代而將之放棄,只留下些倫理學而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地位。

如果能發展出儒家民主

我始終相信,儒家思想並沒有一些批評儒家的人說的這麼壞。我希望將來能把儒家的經典如《四書》翻譯一遍,雖然你可能會看到不太舒服的東西,但是會看到很多可以治國的道理,這些道理都是我們曾經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實現的。雖然過程可能很辛苦,但我覺得很有意義。孔子在政治上雖然是失敗,但他沒有放棄宣揚他的政治理想。在當代儒家與民主的結合可能有些困難,但是我希望那些愛好儒家與民主的人,可以在這個事情上繼續努力,也希望今天的聽眾中,有和我同一樣的想法,謝謝大家。

江宜樺簡介

江宜樺,台灣前行政院長。1960年11月18日出生在台灣省基隆市,1979年考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並獲得法學學士、碩士學位,1988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自耶魯大學畢業后返台,歷任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兼任副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台教育部顧問、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多次獲得台灣大學傑出教師殊榮,深受學生喜歡。江宜樺學術素養深厚,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政治思想史,長期關注自由民主體制、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等議題,代表性著作有《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自由民主的理路》、《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及《社會科學通論》等。此外,江宜樺也曾在美國、中國大陸等地開授課程或擔任短期客座教授,發表研究成果。  
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期間,曾協助撰寫民主政策白皮書,並匯整教育政策白皮書。馬英九順利當選後,於2008年5月擔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2009年9月起擔任行政院內政部長。2012年2月接替陳沖擔任行政院副院長。2013年2月擔任行政院長,後於2014年11月29日,因國民黨於地方選舉大敗,宣布辭去院長職務以示負責。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