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一件讓自己害怕的事!從跟陌生人講話開始

適合的人,會在一百個蚌殼中,找到一顆珍珠。

每次去演講,接待人員都會請我先「到貴賓室休息」,我總是婉謝。

我喜歡在開場前,從後面溜到觀眾旁邊,坐下聊幾句。

我問一位觀眾:「你聽過王文華演講嗎?」我沒表明身份,他也沒認出我來。

「沒有。」他說。

「那你為什麼想來?」

「其實我根本沒聽過他,只是今晚剛好沒事。」

如果我「到貴賓室休息」,怎麼會聽到這麼真實的聲音!

防備陌生人 或錯過緣分

這樣攀談了多年後,看到一個現象:很多觀眾,對於講者和他們一對一互動,會很緊張。常見的反應是笑而不答、表情緊蹦,或是搖頭遮嘴不知所措。

我猜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台上」和「台下」要界線分明。老師在台上、學生在台下。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被介紹了才現身,講完了就走。學生坐在台下就好,不需開口。

另一個原因是,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不要跟陌生人講話,會碰到壞人!

這樣當然讓我們避開了很多壞人,但也讓我們錯過很多緣分。

「防備陌生人」的心態,延伸到了其他方面。對陌生的食物、學科、音樂、工作、國家,都有本能的抗拒。

慢慢地,我們活在自己的「安全島」。旁邊飛快的車,撞不到我們。但我們腳下的面積,就那麼小。整個人生的熙來攘往,就在眼前。但我們看不清、也趕不上。

挑戰自己 拓寬「安全島」

在國外唸書時,一位老師鼓勵我:「每天做一件讓自己害怕的事。」

我沒有每天做到,因為我也喜歡「安全島」。

但偶爾嘗試,一開始都是一頭冷汗,最後卻變成一股暖流。

練習多了,冷汗就少了。因為常讓自己害怕:不管是跟陌生人攀談、吃叫不出名字的東西、去手機訊號不好的地方,膽子就愈來愈大。

我腳下的「安全島」,也變寬了。人生仍熙來攘往,在眼前流過。但我比較敢跳上高速開過的列車,也比較知道哪些車不適合我。

話說回來,「每天做一件讓自己害怕的事」,大部份時候會出糗、犯錯、被騙、受傷。這種生活方式不適合每一個人。

但適合的人,會在一百個蚌殼中,找到一顆珍珠。

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