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幹事會內閣於3月1日上任後即日請辭,並指因校方政治壓力而請辭,中大隨即發出嚴正聲明,表示大學從來沒有或意圖「威嚇」及「孤立」學生會幹事會或任何其他學生組織,亦從來沒有反對及阻礙任何學生關注時事及社會議題。
中文大學表示為保障大學及全體員生的利益,須謹慎評估此次事件的法律風險及確保行政資源的適當運用,並指出學生事務處會提供協助,以減低對其他學生組織及學生服務的影響,對於學生會幹事會將此安排及措施歪曲為威嚇及意圖影響其他學生組織,深表遺憾。
中大表示,絕對尊重學術及言論自由,亦有既定的政策保障校內人士的權利,包括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然而,大學成員在發表意見時,必須理性,互相尊重及遵守法律,絕對不容許任何違法及破壞大學聲譽的行為,如有違反必將嚴正處理,以保障大學及全體成員的福祉。
段校長2月下旬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每次溝通時都跟他們說,自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而且也告訴他們,學生會和一切的校園組織都應該以學生的福利為出發,這是我們一直都在討論、溝通的。」
中大推行多元共融計畫
段校長認為,在種種事情發生之前,其實應該先問:我們到底需要一個怎麼樣的大學文化?「其實我到中大沒多久便開始有這個構想,」段校長回憶,「原來在香港的大學院校裏,長久以來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多元共融政策。」中文大學首開先例,「之前我們開會討論了差不多半年,才提出這個完整的多元共融計劃,2020年7月並正式成立了一個辦公室。3月4日是我們多元共融計劃正式開始的時間,即是Diversity and Inclusion Week(多元共融周),是一周的活動。」
然而什麼是「多元共融」呢?喜歡音樂的段校長,以交響樂團作為例子,「多元共融很像一個交響樂團,最終目的很簡單,就是一個很好的音樂會,每個聽眾聽完之後會為此鼓掌、覺得感動。大學也是一樣,如何將不同的樂器、不同的音樂家聚在一起,產生共鳴。我想做的是,首先每一位音樂家,要自己練習,要有自我思考、自我分析的能力;然後是每一個可能是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琴弦等不同的小組,大家要一起練習;然後是綵排,大家要一起做事、一起將聲音發出來;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調音,一定要調音,否則無論學了什麼,音色不正確的話,出來就不會共鳴,會有雜音。當然最後要有指揮和一大堆觀眾、聽眾。我認為多元共融的大原則、大概念,就是類似交響樂團這樣。」
中大計劃用5年時間、不同方法去執行這個任務,「多元比較容易理解甚至執行,多元就是不同國籍、種族、文化背景等等,這些我們一定做得到;其次是一些文化的東西,可以用課堂和一些學科達成;之後鼓勵舉辦一些如提高學生語言水準之類的活動,以及邀請不同領域的校友回來分享不同的人生經驗。」段校長補充,「要正名首先要正其身,還有對外和對內要做的事,以及整體的公關要做。首先是對外,我們說話是沒有用的,需要有關係,所以我們一定要繼續加強和校友及其他社會團體的關係,並且要做得更好。對內方面,則是處理犯校規等的程序和跟進,我們需要繼續強化我們的危機管理能力。還有對外的公關,我們的公關未來要更加積極主動澄清一些謠言,尤其是一些KOL(網紅)的無的放矢。澄清謠言是十分重要的,以這次學生會事件為例,我們已說得很清楚,大學並不是法外之地,任何違法的事情發生,我們一定會配合執法團體進行他們的任務。」
艱難之路,唯勇者行
「之前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在中大什麼都可以做?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要重申,大學是教育的機構,我們絕對不能夠也不應該放棄年輕人,年輕人是香港未來社會的棟樑,不論你喜歡與否,這是一個事實,所以我絕對不能夠放棄。」段校長指出,「但是不放棄並不代表我們不去教育他們,所以我們說得很清楚,雖然大學有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但這些是有條件的,就是要理性、和平、要彼此尊重、不能違法,這些都是有條件的東西。」
他進一步指出,「我認為,大學的任務就是將這樣的教育、概念教給學生,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提供學生機會,因為他們有理想、有幹勁,如果好好引導這些能量、理想,我相信就會有正面的結果,這些是我們的責任。但怎樣去做,可能不容易,如同之前所提及,校園無可避免會受到香港整體社會氛圍的影響,但我對前景是樂觀的,美國有句諺語說:「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艱難之路,唯勇者行)」
段校長樂觀地表示,「中大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書院制,我們的書院並不只是一間宿舍,我們有所謂的牧養,書院有全套的顧問、舍監,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過去這一年大學與書院的關係更加密切,我們一起合作,雖然長遠來看很多東西還需要時間醞釀,但我覺得效果一定會很好。」
「過去這一年大學和學生們的互動加深了許多,我們也將很多實際的情形說給他們聽。學生都年滿18歲了,很多東西需要他們自己做決定,自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針對中大如何幫助最近被捕的學生,段校長說,「剛才我說,他們自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學校方面,學生如果犯了校規,學校有既定的程序去處理,譬如如果是本科生的話就會由書院處理。」
「我想對於香港這幾年所發生的事都是意料之外的,但我剛才也提及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大學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將年輕人變成一個成人,這是我們的責任,這個責任在每一個時代都是不同的,就像一本通書讀到老是行不通的,這是一個動盪的時代,如果我們繼續本着博文約禮,加上崇基的止於至善,用我們的校訓、院訓,加上剛才所說的使命,我認為我們學生的前途是很好的。年輕人是很多理想、很多幹勁的,中大的學生當然也不例外。」他說,「剛才也提到,大學絕對不能放棄年輕人,因為他們是將來社會的棟樑。我會繼續盡力將大學辦好,大學的目的就是以教為主、以人為本,所以我覺得繼續跟學生溝通是很重要的,要指導他們、教育他們。」
段校長認為,過去這一年的疫情,讓我們明白溝通是全世界最大的挑戰,「其實有兩種疫情要解決,一個是病毒的疫情、一個是假消息的疫情,加上很多個人主義、保護主義、部落主義等等,所以我覺得溝通當然不是那麼容易。和學生溝通是否困難呢,當然有困難,但並不代表我們會停止,我們會繼續努力去溝通。」他堅定地說。
段崇智校長專訪之一
延伸閱讀:
段崇智校長專訪之二:中大在大灣區發展 有互利共贏機會
段崇智校長專訪之三: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