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最大的動力

你會思考死亡嗎?你希望自己走了後,別人怎樣來回憶你?

29歲,很少會想死亡。

29歲,同時又有11億美金,應該更少想。

但Patrick天天在想。

他29歲,因為創業成功,身價11億美金。他的電腦螢幕,每天倒數自己還有幾天可活。

死亡,在我們的文化是忌諱。所以學校沒教、家裏不談、公共場合提到會遭白眼。

但死亡,卻是人生唯一確定的事。我們學了很多一輩子不會用到的東西,卻沒學這一件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

學習死亡 履歷表與墓誌銘

我第一次學習死亡,在33歲。那年,我爸爸過世。

接下來兩年,我活得很辛苦。

兩年後,我從洞裏爬出來。辭去了大公司的工作,過不一樣的生活。

那之前,我沒時間想死亡。我很忙。忙着活、忙着成功、忙着打造履歷表。

那之後,我還是忙。但我對活、成功,有了不同看法。我不再打造履歷表,而開始想墓誌銘。

然後我發現身邊的朋友,都經歷這種轉變。

中年前,忙履歷表;中年後,想墓誌銘。

履歷表和墓誌銘的根本差別是:履歷表的重點是自己,墓誌銘的重點是別人。

履歷表上,我們強調自己去過哪些名校大公司,有什麼豐功偉績。

但墓誌銘,寫的是這個人和別人的關係。

動人的墓誌銘,不一定要是民族救星。一位媽媽的人生,不亞於世界偉人。

活着的照妖鏡

我有幾位朋友,在學校都拿第一名,進了公司也一路竄升,履歷表比誰都閃亮。

但後來,他們選擇專心教育小孩。

他們的身價,不低於11億美金。

我在履歷表時期,目標是吹捧自己,讓更多人喜歡我。

到了墓誌銘時期,目標是觸動別人,讓更多人喜歡他自己。

死後的墓誌銘,是活着的「照妖鏡」。生活中複雜的人和事,立刻現出原形。這件事真的值得煩心?這個人真的值得在意?想清楚墓誌銘,這些問題都同時解決。

死亡,在我們的文化是個忌諱,要活得精彩。秘訣是,偶爾想一想,自己的墓誌銘。你會思考死亡嗎?你希望自己走了後,別人怎樣來回憶你?

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