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美高層戰略會議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世界矚目,中方出席談判的是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而東道主美國的代表是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看人馬,確實是高層的談判,但落筆要打三更,東道主搶先以低端的開場白啟動,世界兩強的政治對話公諸於世,必然會在世界每個能接受訊息的地方引起熱議,且必然波及教育,並由此而生的情、理、法、義的價值觀。
美高層發言 教壞下一代
一些政治學、外交學的專家的揣測,這是兩國在高層談判之前向雙方的國民「交戲」。無徵不信,孤證不立,筆者不認為這是矯揉造作的大龍鳳,倒是要走進學者Graham Allison所言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而不自覺,從擺事實、講道理、說感受看是次中美高層的對話,特別是美國兩位高層代表的發言,着實是教壞下一代,哪有在如此高層會議,東道主先是證據游絲薄弱,卻大義凜然,公開指摘受邀一方的幾宗大罪呢?這確是完全違反正常外交最起碼的禮儀!對方是不得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進入會議談判之前,布林肯就指摘:「會議將討論我們對中國行為的嚴重關切,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灣行為,對美國的網絡攻擊,以及對美國盟友的經濟脅迫。」究竟,布林肯是否清楚掌握,今天新疆人民的安好生活面貌?抑或只是道聽途說,光聽一些對中國持異議人士的分析,就強指中國對維維吾爾族人「種族滅絕」?而「種族滅絕」也就是新疆施政一切?布林肯可知道,新疆的人口、經濟發展一直在增長中!而如果任由疆獨猖獗,新疆現況會怎樣?
先不論在歷史上,印第安人確實在美國曾遭受大屠殺;先要問的是,加州、華盛頓州、紐約市可以宣布獨立嗎?
香港自2012年「反國民教育科事件」起,至2019年「反逃犯修訂條例」期間,反對派聯繫港獨及外部勢力的干擾,是愈演愈烈,更是不擇手段的打、砸、搶、燒,哀鴻遍香港,各處都出現違法與暴力的侵害,香港人是傷心難過。直至《港區國安法》定下,社會才逐步恢復安穩正常!
至於台灣的台獨政黨,親美媚日為求選票,政治操弄,反中反共已到無遮無掩境界,中國若繼續放之任之,後果堪虞!
至於說美國受網絡攻擊,美國又能拿出有力的證據嗎?抑或又是子虛烏有、無中生有?正如當天美國指伊拉克擁有大量殺傷力武器,要把伊拉克轟至稀巴爛而後快?全面改革開放的中國,又有何理由對美國盟友進行經濟脅迫?談中國的脅迫,證據何在?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有絲毫好處嗎?倒是,美國橫蠻無理四處以經濟封鎖手段對付異議國,是罪證確鑿,北韓、古巴、伊朗等地的老百姓早已深受其害。
沙利文道貌岸然指出:「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我們歡迎激烈的競爭,我們將永遠捍衞我們的原則,捍衞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朋友。」從已驗證的事實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六、七十年代漫長的越南戰爭,乃至稍近的伊拉克戰爭、敍利亞戰爭等等,烽火連天,魚爛鳥散,家毀人亡,哪一場災難與美國的主動發起無關?
按威廉‧布魯姆(William Blum)的《流氓國家: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指南》(Rogue State: A Guide to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一書中,有300多頁文獻資料可以證明,在美國海外軍事行動中,別國傷亡的軍民蓋以萬計。
大部分「大屠殺」──通過公開的(五角大樓)或隱蔽的(中央情報局)暴力──在美國盟國公開或暗中的支持下──打着「為美國經濟發展而維護世界安全」的旗號大行其道。近年美國對中國全方位的政治、經濟,不擇手段、呼朋引輩的全面圍堵、全方位打壓,這就是激烈競爭?
獨霸全球與黨同伐異
說清楚一點,美國捍衞的原則就是獨霸全球的原則,是同路才叫人民與朋友?異議的就是敵人!敵人就要全面封殺,極盡詆毀之能事。
布林肯又說︰「美國回來了,我們與盟國與夥伴重新接觸感到非常滿意。」實情卻又是,怯於美國的強大軍事力量支撐的、不斷進行印鈔、行使「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的盟友,依附美國的傀儡夥伴,對美國回來干預,能夠不滿意嗎?這些國家及地區有能力阻擋美國回來嗎?看近半世紀的歷史,強霸的美國長臂伸到那裏,那裏就出現禍亂。另一邊廂,美國總統拜登勝選,高唱美國人要團結,要重新找回美國的靈魂,難道只要對手亂,美國才會團結?這就是美國的靈魂?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國際形勢仍是波詭雲譎,東西對抗的政治、經濟、軍事的角力在持續之中,究竟誰對誰錯?平心靜氣,願意從歷史的長河穿梭思索,歷史給人類的教訓,就是人類永不會接受歷史的教訓。
究竟,西方列強高峰國是要永遠處於高峰之顛,同聲才能同氣,政治制度、生活價值、文化認同必須要清一色,否則,就要大軍壓境強迫就範?抑或,同一天空下,理想角度,讓世界均衡發展,政制及價值多元並存,這是情義理法所在?答案躍然於鍵盤上、筆尖裏,以及尋求實據的歷史書寫中。美國獨霸全球的種種,作為教學專業工作者,能不向學生講清楚、說明白嗎?2021年歲次辛丑,1901年同樣是辛丑年,歷史迅速,記錄沉重!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