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指歐元區經濟復蘇加強,通縮已被通脹取代,歐元匯價出現上升勢頭,故鬆口暗示量化寬鬆(QE)將逐步準備退場。筆者認為,歐元區經濟前景看似樂觀,但銀行業壞賬問題堆積如山,歐盟各國政府往往以紓困貸款及基金救援,並非採取有效解決方案幫助銀行真正落實減債,這明顯是治標不治本的政治化妝藝術。
縱觀整個歐元區的銀行壞賬問題,意大利銀行是可能引爆歐洲經濟其中一個火藥箱,該國銀行業的不良債務佔歐元區達三分之一。之前歐盟(European Union,EU)批准意大利政府對西雅那銀行(Banca MPS)施以援助,以便銀行徹底重組。按照改革方案,該銀行要把261億歐元的不良債務轉移出資產負債表,其中部份將轉交意大利銀行業援助基金Atlante II。
然而,筆者記得早在歐盟決定拯救MPS之前兩周,意大利政府就關閉了兩間業務經營不善的銀行(Popolare di Vicenza和Veneto Banca),並把它們的優質資產出售給Intesa Sanpaolo SA,這項交易行為足以顯示意大利政府變相繞過歐盟對銀行施以拯救架構的規定,並反映出兩個不爭事實:(一)意大利政府的政治現實及施行金融政策的限制;(二)歐盟要解決意大利銀行業壞賬問題的路途遙遠且艱辛。
銀行毒素未清
事實上,筆者對歐元區經濟前景仍是憂心的,回顧幾年前不少機構投資者紛紛從意大利銀行體系抽離,部份原因是源於意大利經濟狀況不透明,官方披露的金融等訊息不夠準確。因此,德拉吉身為意大利央行前行長,亦曾被市場指為希臘債務危機的元凶,其行事作風屬於「技術型的官僚者」,如今意大利銀行是歐元區內壞賬累積的重災區,故德拉吉的「意大利風格」能否引領歐盟走出困局,的確非常值得市場關心。
無論歐元區經濟前景如何樂觀,如果各國政府解決銀行壞賬的方案,仍是透過基金援助或銀行併購來把不良債務拖延或掩蓋起來,說到底銀行的毒素根本沒有被真正清除,而是日積月累地被掩蓋,等待某日爆發。現時歐洲政府利用金融手法,把壞賬不斷轉移或者躲藏起來,但這一切都是假象。
最後,早有市場言論指,1970年至80年代美國政府的放縱金融措施是導致2008年金融海嘯的遠因,而海嘯後遺症至今仍然困擾着環球金融市場,故筆者擔心歐洲今天的所作所為,將是引爆下次巨大金融危機的危險種子。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