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率也要看心情

由於個人偏好,你較喜歡公,即使獎金的金額改變,只要兩者比率不變,你仍會喜歡公,這便是賽佛傑準則。

統計機率是最基本的分配機率方法,但其實有很多情況是資料不足來進行預估的;在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如不是束手無策,便是大膽預測,這便是「主觀的隨意分配機率」。說白了,其實就是「睇心情」!這樣的機率並沒有任何數據,事實來支持,只是個人的臆測,所以稱為「主觀機率」。

主觀機率大部份日常生活都會用上,「大概便好」。以筆者應用的碎形來分析循環,往往一些轉折時點,高低位都可以仔細計出數十個結果出來,而那些數值往往相差可能只是十數點至數十點而已。筆者操作是便以「模糊法則」來應對,接近便好了。例如我計算了十多個數據,指出現時大市支持位是30000點,但這仍是會受到速度影響。未來大市若跌得急,便可能在29800點才見支持;而如果是慢跌,便可能是30200點。以中間值而言只是200點的波幅區間,但為免底部一瞬即逝,筆者便會在30200點開始入市,寧可捱價400點,避免未有把握機會建倉。

賽佛傑準則

這種大概便好的操作,可能只有八成、九成、甚至一半機會成功,因為這些數值都十分模糊大概,但最重要的,是正如筆者的口頭禪「雖不中亦不遠矣」;反而必須留意的,應該是及後的走勢。筆者的計算模型是因為能充份且準確的描繪後市走勢,才可接受短線的不確定。例如我確定了後市長線仍看升,才可以不計教短線的價位。

這種模糊的觀點,由以往經驗而來,大概便好,大家可能講得很詭譎,那不便是「斷估無辛苦」嗎?主觀機率其實有其理論基礎,二十世紀的著名統計學家,賽佛傑提出過有效的方法提高準確度。 稱賽佛傑準則(Sure-thing principle)。若每個人的行動選擇用一組規則來滿足條件,則其行動會跟由數學計算出現的機率一致。例如此準則是以決策者不希望有太多利益損失(Regret)的觀點,使用此準則便要先將報酬表轉換成損失表,由損失表中找出各種可行行動的最大損失,再由這些最大損失挑選出最小值者。這便是著名的大中取小法則。採用此準則的決策者,其個性介於悲觀和樂觀之間。

現在用大市升跌與擲公字的關係作說明,當明天恆指指數升市1%或跌市1%時,不論擲出公或字,獲利都一樣,例如明天升市1%時,可獲利1萬元;而跌市1%時,可獲利2萬元,獲利幅度與擲公字的結果無關,這很簡單明白。但如果明天升市卻不足1%,擲公的會賺得10萬元,而擲得字的會獲利5萬元;如明天是跌市不足1%,結果則剛好相反。由於個人偏好,你較喜歡公,即使獎金的金額改變,只要兩者比率不變,你仍會喜歡公,這便是賽佛傑準則。

下文將會詳談賽佛傑準則的原理及應用,主觀機率的主軸便是主觀,所以微細的數字變化沒有太多意義,即是用數字來量化主觀,都只是用來作出比較而已。以賽車為例,以A車進入前三名的可能性,高於不能進入前三名,用數字演繹出來,便是A車進入前三名的機率多於50%。以賽佛傑準則來看,針對狀態間的發生容易程度,以數值來量化,比較大小關係、對等性為基礎作出分配機率。

選擇結果 反映取向

所以當有某些情況,你未能準確得到所須的資料來進行分析時,便要以主觀機率進行預測,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以自己的經驗,邏輯地一步步進行「哪一件事更容易發生」的次序比較! 然後為這些情況配上數值量化便可以應用了。當然,有一些患有「選擇困難症」的朋友,連大小的關係都沒有自信去分辨出來, 賽佛傑尚有第二條規則來處理,在之後的文章會跟大家討論!

主觀機率是十分有趣的玩意,從一個人分配機率的結果,便可以了解他思考時的機率分配,即用結果來推測原因。例如:日前筆者邀請一位朋友,協助幫忙做講座主持,而同時該朋友,有另一份炒股組織的主持活動。兩者薪酬是一樣的,結果朋友選擇了後者,那便是反映對方認為跟炒股組織熟絡,會為自已帶來更多利益,甚至是延後利益有關;這亦可能是反映這位友人,認為炒股組織可能會帶來更多隱藏的利潤有關。又例如3月11日的立法會補選,閣下跟友人打賭,建制或泛民那一邊會取得較多議席,由於閣下支持泛民,而認為泛民會取得較多議席。從你選擇的結果,便知道你的取向了。

簡單而言,人的選擇行動,是依照事物容易發生程度的主觀預測來進行,若這個預測是經由滿足一系列的步驟,推測得來的,那麼主觀機率得出來的結果與計算機率得出來的結果並不矛盾。如上述例子涉及金額,將回報金額平均值計算出來,亦會有效提升主觀機率的準確度。以機率計算的平均值,稱為期望值,下一篇文章再跟大家討論期望值的應用及處理。

劉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