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以前的人不懂數心跳,就不知道自己有心跳慢的問題,現在多了人戴智能手錶,有更好科學的知識,知道怎麼數自己的心跳,或者量血壓的時候順道量心跳,知道自己的心跳可能有不正常情況。
梁國輝醫生,私人執業心臟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畢業於1991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1998年獲獎學金到澳洲雪梨皇家愛德華皇子醫院接受介入性心導管心臟治療培訓。2004年,獲美國國家超聲波委員會成人心臟病超聲波文憑。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美國心臟科學院院士、美國心導管及介入治療院士。
訪者:今時今日,大家除了做運動之外,還會監察着自己運動時的心跳情況,因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可以反映身體是否在燒脂狀態,還是高強度的運動狀態。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心跳比較慢,但有人就會謂心跳慢是代表身體強壯,因為運動員的心跳每分鐘大概只有60下,如果心臟夠強壯,泵血能力好,心跳就會慢,但梁醫生則謂心跳慢原來不一定代表身體強壯,究竟心跳慢是什麼一回事?
醫生:我們把正常的心跳介定為一分鐘60–100下為正常的心跳範圍,但有些人士如果介乎50–100 也是正常情況,所以50–60 就是一個灰色地帶,需要綜合個別人士的情況去判別他的心跳是否正常。
訪者:如果低於50下的話是否等如我們所講的心跳慢?
醫生:對,如果低於50下就需要很關注,除非是很專業的運動員,可能只得40多下,但不可以假設他可能沒事,而是要假設他可能有問題,而作進一步檢查和討論。
訪者:換言之,即使是運動員,心跳低於50下,也需要作檢查。其實人的心跳為什麼會慢?
醫生:我們要分別他是正常的心跳慢還是病態的心跳慢,如果經過檢查後沒事,即使一分鐘跳40下也沒問題,這亦代表他的心臟真的很強壯,跳得少也支援到他日常生活的活動,但如果是病態性的心跳慢,即是他心跳的次數支援不到他的身體活動,就會出現病徵。
心跳慢不是病徵
訪者:病徵會包括什麼?是指除了心跳慢之外的其他病徵嗎?
醫生:心跳慢不是一個病徵,以前的人不懂數心跳,就不知道自己有心跳慢的問題,現在多了人戴智能手錶,有更好科學的知識,知道怎麼數自己的心跳,或者量血壓的時候順道量心跳,知道自己的心跳可能有不正常情況,然而這只是一個發現,所以心跳慢不算是病徵。心跳慢的特徵會是易累﹑體能下降﹑頭暈,甚至間歇性昏迷。
訪者:一聽到昏迷,即刻令人很警醒,但間歇性昏迷是否指可以從昏迷中醒過來?
醫生:是,可能只是幾秒鐘的暈眩。
訪者:只是幾秒鐘的話,很多人都會當自己沒事。
醫生:是的,有時遇到老人家,他們的日常活動也不多,但有時當他們坐下而你叫他的時候,或者有幾秒鐘他沒有反應,但之後又沒事。
訪者:某程度上那是昏迷,而非單純的沒有反應?
醫生:對,可能有幾秒他的心停止跳動,所以沒有反應,但當他的心重新跳動,又會繼續和你談話。
訪者:但病人本身會意識到這件事嗎?
醫生:他未必知道,可能會以為自己打瞌睡。
訪者:病人有機會忽略了自己有間歇性昏迷的情況,所以當你常常覺得自己很累﹑全身乏力,或者間中出現不經意睡着而不自知的情況,就需要留意。但剛才所講的病徵和我下班回家的情況也很相似,其實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心跳慢還是只是太累?
醫生:疲累的確有很多原因,心跳慢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當然,一般而言,年輕人都一般很少有心跳慢的情況出現,上了年紀的人就有較大機會出現因心跳慢而造成的各種問題。然而,年輕人不代表完全不會出現心跳慢的情況,間中我也會遇到一些年輕人的個案。
導致心跳慢原因
訪者:年紀大的人較易出現心跳慢的情況,但還有什麼原因導致心跳慢的出現?
醫生:心跳慢的原因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心跳慢的病人多數都會直接到急症室求診,例如電解質﹑甲質於某些原因下出現問題,又或者老人家有病態性的心跳慢,當他們的心跳發電機電流傳導出現問題,很多時都會到急症室求醫。但如果是慢性心跳慢,可能是他做身體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心跳慢。有時甲狀腺過低也可以造成心跳慢,這也屬於慢性心跳慢問題。
訪者:心跳慢是常見的病嗎?
醫生:年輕人出現心跳慢的問題並不常見,老人家則是常見的。我以前在公立醫院工作時,一年裏因為心跳慢而需要安裝心跳起搏器的個案大約有200個(以一間醫院來算),而多數都是老人家。
訪者:如果在老人家當中較為常見,這是否與身體機能衰退有關係?
醫生:沒錯,很大程度上都是與心臟本身的「起搏器」有關,隨着年紀漸長,都會出現衰退的現象,就像一個發電機製造的電少了,或者電源的傳導上有阻塞,好像電線用得久了也會不通電,造成所謂的心跳慢的問題。
訪者:有沒有相關的研究顯示心臟的壽命大概有多久?
醫生:沒有這樣的研究,但的確隨着人的衰老情況,最老的人類可能到了110歲,也會自然死亡。
病人要常監測心跳
訪者:對於醫生來說,診斷心跳慢屬於困難的事嗎?
醫生:這很在於病人的病徵有多疏落和有多持續,如果病徵疏落的話,要正確診斷並不容易,有時要病徵明顯才能做出診斷。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有病人告訴你,他感到頭暈,但如果他很久都不會頭暈,間中才頭暈幾秒或一分鐘,甚至乎一年才一次,醫生就要考慮如何才能監察到病人的情況呢?最理想的做法就是當他暈的時候,知道他當刻的心跳,但病人不會長時間留在醫院,或者當他暈倒後,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醫院,所以我們要做到監察病人也有困難。
當然,最基本的檢測,莫論年輕或是年老的病人,我們也可以做一張心電圖,也可能做到一些很清楚的診斷,若果不可行的話,我們可以做24小時﹑48小時或者72小時的心電圖,如果連這些都不得要領,我們可以做一些7日的監測器,如果病人感到頭暈時,就可以自己按下按鈕,為自己監察心跳。但需知道當一個人暈得很厲害時,是按不到按鈕的,所以現在有新的植入式心臟監測器,好像把晶片植入動物的皮膚下一樣,放在心臟附近的位置,而這些心臟監測器只是比牙籤粗一點點,並且可能放進身體裏三年的時間,不斷監測着心跳。
訪者:這個監測器會在病人心跳過低的時候發出聲響嗎?還是當病人每隨一段時間覆診的時候,讓醫生能知道病人的心跳數據?
醫生:正是,通常是病人暈倒後,去求醫的時候,醫生就可以得到病人暈倒時的心跳數據,得知是否因為心跳慢而造成暈厥。
訪者:醫生會建議什麼人植入這樣的心臟監測器?
醫生:通常我們建議有多於一次暈倒的病人,而醫生做完基本檢查後都不能得出答案,都會強烈建議病人使用植入式的監測器,因為監測器也有介入性,會引來病人煩惱之餘,價錢也是一個問題,所以也需取得平衡點,如果病人暈倒多於一次,而又是明顯昏迷,就有需要作檢查,因為也擔心再下一次未必會那麼幸運,故一定要查清楚。
訪者:換句話說,戴智能手錶監測心跳也幫不到很大的忙,因為那些數據只是拿到平均值,是嗎?
醫生:也不是完全幫不上忙,至少大家會留意自己的心跳,如果低於一分鐘50下,也需要找醫生作檢查,我們會做一個心電圖,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病人有房室傳導的阻滯,有些是先天性的,而且到了成年時才發現,而出現這個情況的病人也需考慮安裝起搏器。另外,如果求診者的體能變差﹑心跳變慢,我們會為他作一個運動心電圖,看看他跑步的時候,心跳會否變快,而且能維持正常的跳動,如果可以的話,尤其是年輕的病人,也不需要太擔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