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住屋問題

我們面對的住屋問題超越土地不足的層面,我們一定要同時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住房的素質。

市民普遍認同一個安樂窩是不少人要花一世積蓄才能購買,他們指望更好的生活素質、居住環境、和睦社區。若整個城市被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包圍,人人生活在壓迫中,這肯定不是大家所樂見的狀況。

2016年進行的中期人口統計提供了各種有關居住素質問題最新數據。報告指出港人的居住空間是非常擠迫,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平方呎。反觀內地城鎮及新加坡,兩地的人均居住面積分別為381及323平方呎,有聲音提出,政府可增加地積比率,地產商可建出較大面積的單位,各人的居住面積自然會提高。如果大家仔細一想,在這個建議的基礎上,增加地積比率的唯一途徑,就是往高空發展。就是所謂的見縫插針式的發展,根本沒有額外空間提供所需的相關公共設施。對生活素質不但未能改善,更令現在捉襟見肘的系統不堪負荷。

由此可見我們面對的住屋問題超越土地不足的層面,我們一定要同時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住房的素質。現今社會上未有兼顧後者的討論是片面和失焦的。任何以民為本的房屋政策的起點一定是要確保生活素質的市鎮規劃。從這個觀點去看,見縫插針的權宜辦法、容許位於山旯旮的農地發展作屋邨等等的其他建議全部都有各自需時解決的問題,又要倚賴政府及時提供最基本的公共設施。所以只能視為邊緣的方案,對解決住屋問題只是杯水車薪。絕對不可能成為根治房屋問題的短、中或長期選項。

方案成敗建基於政府

從不同角度去考慮面對的方案可以總結出一個觀點,就是所有方案的成敗是建基於政府牽頭,事先規劃及提供最基本公共設施,如食水、煤電、防洪、排污等等。所以我們首要考慮是發展的規模是否提供機會去提升生活素質及居住環境。換句話說,我們是要由零開始,規劃整個新市鎮。由零開始,既可好好規劃基建、交通等設備,亦毋須依靠大財團「供地」,在設計新城市時更具彈性。

過去香港不少地方均是填海而來,其中沙田在1970年代大規模移山填海,為本港提供大量土地。我適逢其會在沙田發展初階參與其中一些工作,我們的視野不止於兩、三個屋邨,而是居住超越50萬人居住的新市鎮。根據統計處的2016中期人口統計,單計沙田區,在2016年就有近67萬人口居住。

特首在今屆《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中部水域將填海1700公頃,亦應用同樣的思維去解讀。這個建議引起社會部分人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大多是費用太高,甚至擔心會花光財政儲備,亦有人擔心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我們如果以沙田填海發展為借鑒,同時考慮對未來改善民生的角度,我有信心往後的歲月,社會有機會詳細討論這個議題,並一同放下有色眼鏡,得出一個堪稱一勞永逸的可行方案。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