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舞台帶起中國《推拿》

《推拿》原著小說講出中國按摩業黃金時代,盲人職場裏的男女關係。畢宇飛這個另類故事,獲得茅盾文學獎,而編劇馬英力從小說中重點挑出幾個人物,發展出多段緊湊情節,像長者情事、少男戀嫂子、少男與青妓私奔、盲技師闖天涯避世、盲人退流氓,皆有趣。導演婁燁亦將該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節,拍得吸引,張力咄咄逼人。此外,演員與失明人士混在一起表演,觀眾完全分不出誰人在扮瞎,化妝和盲人動作指導應記一功。
走出國門,登上世界舞台,乃時代大趨勢。華語電影參加歐洲三大(康〈坎〉城、柏林、威尼斯)電影節,便為推廣國內外聲勢,有利發行。
 
柏林電影節對華人電影友善,最高榮譽金熊獎頒過給《紅高粱》(張藝謀)(1988)、《喜宴》(李安)與《香魂女》(謝飛)(1993)、《圖雅的婚事》(王全安)(2007)。其他銀熊獎不計其數。不要弄錯的是,香港《桃姐》所得乃會外獎。
 
角逐2014年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有20部,3部來自中國: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奪得金熊獎,而《推拿》的攝影曾劍,贏傑出藝術成就獎。《無人區》空手而回。
 
「心水清」的影迷會留意到:張藝謀的《歸來》同年只能在法國康城在非競賽部分亮相,而許鞍華的《黃金時代》在柏林電影節閉幕曲終人散時放映,至於吳宇森的《太平輪》甚至沒在該三大影展中響名堂。
 
為什麼中國影迷要留意國際形勢?不關心的話,便只會留在馮小剛《私人訂制》的層次。
 

橫掃六項金馬獎

 
《推拿》繼柏林後在2014第51屆台北金馬影展再贏六大獎項:劇情片、改編劇本(馬英力)、攝影(曾劍)、新演員(張磊)、剪接、音效。
 
婁燁在歐洲往績不錯,他的《蘇州河》(1997)獲荷蘭鹿特丹影展新秀獎、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聯盟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而《頤和園》(2006)參加第59屆康(坎)城電影節,受到國家禁製處罰。2009年他在南京偷拍了《春風沉醉的夜晚》。
 
婁燁有法國製片公司支持,他替陝西文投公司製作的《推拿》,講南京的盲人按摩院故事,能登上世界最高舞台,不無原因。
 
《推拿》乃是講述南京盲人按摩院的故事。
《推拿》乃是講述南京盲人按摩院的故事。
 

題材另類、特別

 
《推拿》原著小說講出中國按摩業黃金時代,盲人職場裏的男女關係。畢宇飛這個另類故事,獲得茅盾文學獎,而編劇馬英力從小說中重點挑出幾個人物,發展出多段緊湊情節,像長者情事、少男戀嫂子、少男與青妓私奔、盲技師闖天涯避世、盲人退流氓,皆有趣。導演婁燁亦將該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節,拍得吸引,張力咄咄逼人。此外,演員與失明人士混在一起表演,觀眾完全分不出誰人在扮瞎,化妝和盲人動作指導應記一功。
 
原著畢宇飛生動描繪盲人內心情欲甚至性生活,講出失明者男女關係跟主流社會現象一樣,加上電影呈現得逼真,會讓普世健全者一直漠視該實況而自省,因此感受會較強烈。影片在結尾回顧戲中人物近況,具滄桑味道,各人都成長、成熟了。各地觀眾起了共鳴,感動流淚,可以理解。
 
此片幾乎全用手提攝影機拍攝,曾劍先後在柏林和台北獲獎,當然有理由,他多利用天然光線、直接角度,讓演員表情自然流露。他的畫面能打動觀眾。另一方面,婁燁也不會在寫實前提下閃閃縮縮,例如盲人在鏡頭前造愛,便照常來做!該些畫面如要删剪,實在無聊。此外,盲人上妓院,鍾情某位姑娘,亦是此片一條主線。編劇與導演給我們講的情節,在主流電影裏看不到,這便是今天中國誠實、傑出的文藝作品,要走「出口轉內銷」迂迴道路的原因。先要到柏林揚一揚,然後轉戰台灣,挾着聲譽來到香港,才會受小眾關注,不然便只能放上網,孤苦伶仃的等待某個人好奇的點擊一下。
 
婁燁也不會在寫實前提下閃閃縮縮,例如盲人在鏡頭前造愛,便照常來做。
婁燁也不會在寫實前提下閃閃縮縮,例如盲人在鏡頭前造愛,便照常來做。
 

人物各有各精彩

 
《推拿》故事有趣在人物:盲人老闆(秦昊飾)能吟詩、跳舞;按摩中心裏有顧客經常爭奪的美貌姑娘(梅婷飾);從深圳來投靠朋友老闆而在熱戀中的技師(郭曉冬飾);聞到女人氣味而對愛有渴望的小子(張磊飾,他奪得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在附近工作的可愛髮廊妹(黃璐飾)等等以及其他。各人各有自己人生,每人皆有趣。
 
婁燁處理《推拿》,以小角色全知觀點來切入故事,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並以旁白讀出演員和工作人員名單,此無疑方便看這部電影的失明觀眾。(讓我知道盲人看電影,我大開眼界。)
 
此片製作認真,編、導、演和製作人員都各有貢獻。化妝、音樂找來歐洲高人助陣,另有盲人專家指導,又有高手翻譯多種外語字幕。此片製作素質優秀,已足以觀賞,不用說到其普世可共鳴的題材內容,能參加柏林電影節競賽。
 
圖片: 安樂影片提供
 

張錦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