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要找什麼人入政府?

為了彌補撕裂、促進和諧,社會上有呼聲認為林鄭應該委任泛民成員,或曾俊華和胡國興的支持者加入政府。

林鄭月娥勝出特首選舉之後,下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籌組新班子。人事任命權是行政長官最重要的一項權力,新特首上場,她可以委任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組成新的管治核心。為了彌補撕裂、促進和諧,社會上有呼聲認為林鄭應該委任泛民成員,或曾俊華和胡國興的支持者加入政府。

在上周一個電台訪問節目中,林鄭月娥談及籌組班子時透露,她接觸過不同政治背景的人,而組班工作不容易,自己更發噩夢,夢見7月1日新班子在未齊人之下宣誓。香港人才濟濟,何愁沒有合適人選出任政府高職?林鄭發噩夢,是因為她找不到合適人選,還是人選不答應她的邀請?

政治人才不足 令問責制無法顯優越

政圈評論員的「共識」,是香港沒有政治人才。殖民地年代,華人高官主要負責執行,大政方針則操在英國人手中,政務官只管具體政策,沒有機會參與重大決定。回歸之後,董建華推問責制,就是要各司局長負責政治工作,承擔政治責任。這些工作,都需要政治人才出任。

外國以政黨作為管治班子的基礎,內閣成員都是「本黨同志」,在管治理念上容易凝聚團隊實力。香港有政黨但沒有政黨政治,董建華組成的第一個問責班子,成員不少都是各行業的精英,但政治上卻是新手,而且看不出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理念和價值。這批政治新貴公開的「抱負」都是「想為香港作出些貢獻」、「要為香港人做啲嘢」、「是時候回饋社會」之類,說法似是做社會服務而非投身政治。

董先生有足夠聲望召喚各行業精英加入政府,但他自己也非政治行內人,結果他的問責官員接連出事,政府不斷爆出危機。問責制理念雖然正確,但政治人才不足的問題,令制度無法顯出其優越性!

到了曾蔭權接任行政長官,他的內閣大量任用政務官,恍如回到港英舊制,而為了擴大問責制,曾蔭權任內更增設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等問責官員崗位。但他們到底應循什麼渠道招聘?要經過什麼訓練?這些問責官員的質素跟政務官到底有什麼不同要求?似乎沒有任何政府高層可以說出個所以然。

到了梁振英年代,問責班子的成員除了政務官,其他都只是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有些不但說不上精英,連「表現出眾」也說不上,公眾也無從知道為何他們會成為掌握某一政策大權的局長;唯一解釋,就是因為他們是「梁粉」。此外,梁振英更進一步,把人事任命的選拔權交給了中策組,令林鄭也認為不得不改。這中間出了什麼狀况,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北京經常說香港政制是行政主導,但特首在立法會內沒票,內閣沒有「本黨同志」式的政治伙伴,體制內也沒有智庫、研究和宣傳班子,協助特首在各條戰線上推展政務、打民意戰和宣傳戰。林鄭月娥的用人準則,相信跟曾蔭權類近,都會以自己的政務官同僚為班底骨幹。而林鄭因「官到無求」,一直打算任滿後離職,沒有刻意建立政圈人脈,現在要籌組政府班子,在找尋人選上自然捉襟見肘。

林鄭班子人選 中央不會坐視不理

不過,林鄭月娥無須太過擔心,因為特區政府的交接暢順,中央不會置之不理。所謂「交接暢順」,除了是確保新舊兩屆政府的交接工作能有序進行,也要保證整個問責班子完整產生,必要時,相信中央政府會提供大量「合適人選」供候任特首選擇。事實上,林鄭的管治班子人選不光是5年或10年內的問責官員,這班人之中會有下一任的行政長官。汲取過去幾屆的教訓,回歸以來特首都沒有一套接班人培訓規劃,自董建華之後的幾任特首,都是在「特殊情况」下「臨危」當選,政策和人事上都沒有延續性,今屆更多了一個「當過司長也未必得到中央信任」的新課題。林鄭的班子人選,中央不會坐視不理,尤其三司和行政會議召集人都是培養「儲君」的戰略位置,中央肯定會「積極參與」,確保他們未來都可以成為「中央信任」的特首人選。

過去香港人對政治敬而遠之,耻於當「政客」,認為真正的精英都來自商界或專業界別。但這種觀念已經過時,一來愈來愈多年輕人對政治感興趣,願意視之為職業;二來商界的成功人士深明香港「基礎因素」已生變化,在財金領域有影響力已不足恃,如果下一代不參與政治分享權力,政經地位難以穩定延續。香港近年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團體冒出,目的都在保送「富二代」進入各級權力機關,未來願意加入政府的政治人才必定大增。

兼容並包 何愁沒人才

林鄭要選的不單是本屆政府的官員,她應該為未來特區提供更多政治人才做好準備。只要兼容並包,給更多年輕人機會,何愁沒有人才?更何須擔心午夜夢迴會發噩夢?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