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香港創新科技發展進入風生水起的年代

林鄭月娥表示,有了中央的支持、有優秀的本地科研人才,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包括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難怪有人說香港在創新科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叫「風生水起」的年代。

編按:2018年9月2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創科博覽2018開幕典禮,以下為她的開幕致辭:

今天非常高興跟各位聚首一堂出席創科博覽2018開幕典禮。這個已經是團結香港基金第三年主辦這麼大型的創科博覽,也是我第二次以行政長官的身分出席。這麼大型的創科博覽要是沒有國家科技部的支持,我相信是很難辦得好的,所以這又是一次國家科技部跟團結香港基金合作的成果。

首先,我要歡迎國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訪問香港。王部長是星期三已經來到香港,今是星期天,已經是第五天。國家的一個部長,還是一個管科技的部長,能有五天在香港,這個真的不簡單,我提議我們鼓掌感謝!

今天是王部長在港的最後一天,他將要離開,而他對我們很支持,等一下要坐高鐵離開。他不是坐長途的高鐵回到北京,這個到北京的車列已經開了;今天王部長是坐短途的到廣州,還要在廣州進行一些會議。非常感謝王部長,我相信王部長坐上我們的「動感號」,也能分享我們對香港能進入國家高鐵網絡的興奮。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訪港四重意義

這次王部長是應我的邀請來香港訪問,這幾天我覺得對香港的科技發展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第一,在百忙中抽空幾天來香港,顯示了科技部對香港科技發展的支持。要是香港沒有一些能看、能談的事,沒有好的潛力,我看很難請到科技部部長來香港幾天訪問。

第二重的意義,就是為香港帶來好消息。好像剛才董建華副主席說,他來到的第二天就馬上跟我見證我們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強創新科技合作的安排》。第二個好消息就是為6所大學的16個以前叫「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的,把它正名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是”State Key Laboratory”。他們不單是夥伴,現在是核心成員,而部長已為他們授牌。第三個好消息,這個真的是中央對我們的支持,就是在特區政府的推薦下,讓本地一個「獨角獸」商湯集團獲得授牌,被國家依托建設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一個很重點的企業。我對這三個好消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在香港能公布,也是要對王部長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三重意義,就是王部長一來就提升了特區官員對國家科技發展的認識。因為他用了兩個多小時在政府總部為400多位特區官員授課,講了一課很重要的,對往後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四重意義,就是激發了本港科技界的動力。因為在這幾天我知道王部長走訪了香港三間大學,不單是參觀見見面,也是跟他們座談,也聽聽他們往後希望中央給什麼支持配合,讓香港的科技發展做得更好。他也跟一些青年的創業家交流,給他們鼓勵,今天還出席了促進香港科普教育的大型創科博覽。我真的要再次感謝王部長,感謝您!

有了中央科技部的支持,我作為行政長官,希望在往後的日子,香港在科技發展也能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為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左)、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右一)參觀創科博覽。(團結香港基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左)、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右一)參觀創科博覽。(團結香港基金)

過去一年特區重視創科工作

去年在這個場合,我當時說我是一個非常願意在科創方面學習的學生,董先生說我還是一個不錯的學生。我當時又開玩笑說,我的同事很怕我對一件事有了興趣,因為我對一件事有了興趣我就會有很多想法,我就要求他們做很多的事,所以當時我說楊偉雄局長你要小心啊。過去一年,我們整個團隊,由我本人到局長,到我的公務員同事,都是非常非常地投入香港科技創新的發展。在工作中,我能量化的──因為我們都講工作要有指標、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我的指標是:在過去一年多我跟內地、跟海外的科技官員、機構、企業,舉行了接近30次會議;我到內地和海外參觀的企業、機構、大學,一共訪問了30個;我在香港出席一些訪問,好像今天科創的活動,我做了40個活動,公開的演講超過30場,都全是跟科技創新有關的。當然我用了我很大的精力,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楊局長跟他的同事的努力,因為我每次出席這類活動,他們都要做大量的準備。

但是這些交流、學習、訪問,我覺得是非常有回報的。去年10月我的首份《施政報告》內,基於我的訪問、我的交流、我的學習,我就提出了香港科技創新有八方面的工作要做。不到一年,我們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現在就舉一些很簡單的例子。當然這個成效也是大量的公務員,不單是創新及科技局,還有其他政策局的協助,因為我是親自去主持一個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

在增加研發的資源方面,我去年邀請了徐立之教授主持一個專責小組研究我們香港各大學研發開支的問題。我給他任務時,我當時說:「立之,你可以做這個事情,我答應你我已經預留了不少於100億港元給你做事。」他上星期交了報告,我已經看完了,我現在的回應是:「徐教授,我往後給你的肯定超過100億港元!」

就如何加強企業研發開支做一個額外扣稅,我們修訂的條例已經交給立法會,我希望他們很快能通過這條法例。所有企業投放在研發開支的首200萬元,我們給他三倍的扣稅;200萬元以上的就給它200%的扣稅,而且我們是少有的經濟體,在稅務的優惠是不設上限,你投多少我們就給多少的優惠。

第二個我去年談的工作,愈來愈重要,就是怎麼在香港匯聚科研人才,這事我們真的是有很多可以說。在今個學年開始,我們教資會的大學,在大學研究院裏修讀的研究學生,我們給他們一個助學金。第二,就是我們已經提出了一個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已經批出了100多個申請。今年又推出了一個5億元,大概用五年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裏面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資助一些企業去聘任一些博士後的專才進行企業的研發,另外是資助本地的企業人員接受一些先進製造業的技術培訓。我們在海外一共有12個經貿辦事處,我們也給他們一個新任務,就是在海外,無論是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都要參與這個匯聚科技人才的工作,在當地去找一些著名的學校,一些著名的科研人才,吸引他們到香港來。最重要的匯聚人才,就是我8月份在北京宣布的,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香港成立一個粵港澳大灣區「兩院院士聯盟」。我覺得這個也是對我們在匯聚人才方面很有幫助。

其他在幾個方面的工作我就不詳細說了,包括落實以配對形式提供創投基金;在今年6月份已經啟動了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前期工程;我們又推出了青年共享空間計劃,讓一些青年創業也有一些好的地方能用;為香港的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提供了額外資源,支持在園裏邊創業的企業;逐步開放政府的數據,方便做科研的人士;也剛剛完成檢討特區政府的採購政策,鼓勵創新。我們政府內部也要提升我們應用科技,所以有幾十個部門已經提出了一些應用科技的項目或是研究,他們需要的資金就由楊局長給他們。

在資源配合方面,今年的預算案,很感謝財政司司長,他給了我們500億元,包括去年的200多億元,現在我們在兩年之間投放在創新科技的已經高達780億元,但是沒有包括我答應徐教授的,我答應徐教授的沒有包括在這個數字內。這個讓我想起王部長這幾天的談話,他說投放在教育和投放在科技的資源是不會白費的,它肯定會有成效,有的時候成效要一段比較長的日子才能見到,但是它肯定是有成效的。

感謝中央對香港創科的支持

過去一年,讓我最鼓舞的是中央對香港在科技創新發展的大力支持。第一是習主席他收到香港24位兩院院士的信,作了一個親自的批示,就肯定了香港有雄厚的科研人才,所以很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第二就是在他本人批示下,今年5月份中央的財政部跟中央的科技部,讓我們香港的大學、科研機構能直接向中央的科研基金計劃申請項目,實現了中央科研基金「過河」這個安排。第三是8月份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韓正副總理給了我們定位,在粵港澳大灣區能建設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第四是中科院在白春禮院長的支持下,很快要在香港成立一個分屬的機構,把它兩個很重要的研究院──廣州生物醫藥及健康研究院和自動化研究所,落戶到香港的科學園。第五就是中科院從今年暑假開始已經為香港的青年主辦了青年實習計劃。

有了中央的支持、有優秀的本地科研人才,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包括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我是很有信心的。難怪有人說香港在創新科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叫「風生水起」的年代,這個「風生水起」不是做大生意、賺大錢的「風生水起」,它是一個助力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風生水起」,它是一個回應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風生水起」。好像習主席今年5月份在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大會上說,「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人民生活福祉」。

今天我們出席這個創科博覽的主題是「驅動創新‧繼往開來」。透過「工」、「農」、「醫」三個主題就正正說明創新科技如何產生我國偉大的工程、智能農耕和醫療技術等發展,為廣大人民作出貢獻。今天適逢是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投入服務,把香港的建設連繫到超過25000公里的高鐵網絡,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工程,讓香港人能進入這個高鐵出行的新生活模式,也拉近了香港與內地很多城市,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距離,實在是讓人非常的興奮。我但願在我們的同心協力下,振奮人心的創科好消息,一個接一個的來到香港。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