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與教育者同行 締造香港教育驕人成就

為學生、老師、家長、校長創造一個穩定關懷、具啟發性、富滿足感的教與學環境

整理:鄧樂怡、楊喆彤

編按:教協於2017年3月12日(星期日)在聖公會基福小學禮堂舉辦「行政長官候選人競選論壇」,是三名候選人首次同場同席的選舉論壇,本社將連續三日按候選人編號刊登三人當天的發言,讓讀者了解他們對眾多教育議題的看法,這篇為二號候選人林鄭月娥:

第一個環節︰候選人開場發言

多謝各位教育界的同工。好多謝今日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這次參選行政長官在教育方面的施政理念。剛才三分鐘的短片開始時是這樣說的︰香港的教育系統有驕人的成就。我完全同意,我就是這個有驕人成就的教育系統的產品。我相信在三位候選人當中,我是唯一一個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都是在香港接受優良的教育。所以,儘管香港教育界此時面對很多嚴峻的挑戰,我仍然認為香港的教育界底子厚,香港教育界的人才是優秀的。只要我們認準方向,團結一致,香港的教育仍然可以有驕人的成就。

在過去這一段日子裏,大家都聽我說過,36年的公務生涯、20個工作崗位,我沒有直接涉足教育。沒有做過教育處,沒有做過教育局。但教育是特區政府最重要的投資,所以無論官員擔任哪個位置,都應該關心教育。在1998年,我擔任當時庫務局的副秘書長。為了應付財赤,我們要推出節省開支的資源增值計劃,英文是enhance productivity programme。我是主動向當時的教育局局長王永平先生提出,豁免基礎教育的開支需要做這個資源增值計劃。因為要做到真正的節省,不是做甚麼「0-1-1」,而是做一個業務和程序的重整。英文叫business and process reengineering。我不認同在一間學校裏面,還有空間做這些程序,或者業務的重整。所以我是主動豁免了教育界的基礎開支要做EPP。但今年教育界的基礎開支需要做「0-1-1」。所以當有人說,所有教育局希望爭取到的資源都完全到位,這個恐怕與現實不符。

我已經先後幾次就教育(議題)發言,2月3日我提出下一屆政府教育是重中之重的其中一個範疇。我在2月13日率先提出如果我擔任下一屆的行政長官,會為教育投入50億元經常性開支的新資源。但我不是教育專家,我必須和大家溝通、同行,好好運用這50億,或者更加多的教育經常性資源,讓我們的教學環境穩定下來。多謝各位!

第二個環節:選委必答題

選委問題一:

近年學生輕生的個案愈來愈多,但教育局好像事不關己一樣,說這與教育制度無關,不單只強推小三TSA,亦莫視小學輔導服務的困境。小學連駐校社工也沒有,現時只可以用價低者得的方式,購買輔導服務。請問三位候選人可否承諾一旦當選會立刻取消小三TSA,會不會檢討和如何改善小學的輔導服務?又會不會為小學提供一校一社工?

林鄭︰我倡議的教育政策是為同學和老師構建一個穩定關懷,相對比較寬鬆的教學環境。但作為家長,我都知道完全沒有評估的教育也不可行的。所以小三TSA是一種評估的方法。我覺得現存的評估方法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所以我建議在政府未完成有關檢討之前,應該先擱置小三TSA。不是貿然取消TSA,甚至將小六和中一的TSA都一併取消。另外,今日學校這個單元其實已是社會很多問題的縮影。家長有問題,可能會反映在學生的行為上。學生行為回到學校,讓老師和校長擔心。所以在學校裏提供輔助服務,是必須的回應。當年中學的一校一社工,是我作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時倡議的,亦是我代當時的教育局去申請資源,令到香港的中學能夠一校一社工。所以要加強輔導的服務,在中學和小學,甚至我聽到甘秀雲(教育界選委之一)說,幼稚園也要加強社工輔導服務,也應該和大家共議,看看在教育的新增資源那兒是否可以應付得到。如果應付不到,當然需要額外的資源。第三方面,近年多了很多比其他部門的資源有時限。不單只為教育界製造了很多不穩定,亦為我們的政府部門也製造了很多不穩定。所以我在政綱裏公務員的部分,提出要檢視。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有時限的cash grant,當然與主理財務的官員有關。

選委問題二:

近年在課程發展上,愈來愈多不依程序和漠視專業意見的做法。例如在初中中史科,本來有一百小時的課時,但教育局在毫無諮詢的情況下,竟然規定要以二十四小時來教授基本法,令前線教師感到痛苦和嘩然。請問三位,教育專業被政治干預的情況可以如何改善呢?多謝!

林鄭:多謝這位老師的提問!在教育的部分,如我剛才所說:我不是教育專家,事實上很難期望行政長官本來是一個教育專家。所以必須要聆聽專業的意見,而且是用心地聆聽,以關懷的態度聆聽,然後付諸實行。所以,我在教育的章節中最重要的信息是讓專業領航,而且要小心聆聽。所以我們今天在教育界看見出現了看見出現了一些問題,恐怕或許很多都是都是執行上聆聽不足的問題。未能把教育界的持份者,包括校長,前線老師的意見反映在政策執行上。所以,我要求下屆政府的教育局局長,教育局副局長和常任秘書長必須時常聆聽教育界的意見。當然最好能夠找到一位充滿教育熱誠,而且擁有教育經驗和專門知識的教育局局長。即使找不到(具以上條件的局長),我認為聆聽,溝通和互動,可以補償任何局長的不足之處。事實上,沒有一位司(長)局長可以任何範疇都能夠兼顧。不過,我希望剛才的老師也可以同意教授基本法的本質沒有問題,因為基本法是使香港一國兩制成功的小憲法。所以學生應該多了解基本法。但是,在執行上,基本法如何深入在同學的腦海裏,令他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自由和人權,都是源自於基本法。所以我認為下屆政府應多聆聽業界的聲音。多謝各位。

選委問題三:

香港一直忽略幼兒教育,就算今年9月推行的免費幼稚園教育,都只有少於半數的適齡兒童受惠。全日制和長全日制都要繳費,而每年用通脹率調整基本的資助額,免費的比率會持續減少。作為未來的特首,三位有甚麼規劃或者政策,造好人文素質的奠基工程?給予香港市民真正優質免費的幼兒教育呢?

林鄭:在即將提出的免費優質幼稚園制度中,政府認同全日制和長全日制有其價值,而非如胡先生所說:沒有長全日制的制度。而資助額分別是百分之30和百分之60。因為當時在政府內部討論,特別是政務司司長認為:幼稚園教育,除了是教育,還有幫助婦女投入職場,釋放勞動力的價值。所以,我也為全日制和長全日制提供了額外的資助。但是,接着面對的問題便是增加供應。所以,我很希望與各個幼稚園辦學團體溝通,了解怎樣解決困難,以增加全日制和長全日制的名額。從而幫助就業婦女,幫助整個香港。因我們現時正面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能夠釋放婦女勞動力,對整個社會也有所裨益。但是,更重要的是甘秀雲提出的奠基作用,若我們認同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謂三歲定八十,便要從資源上作出配合。即使在今年提出了優質免費的幼稚園教育,幼稚園教育只是佔整體經常性開資的69億。69億只是等於700多億教育中不足十分之一。不過這個基礎是否穩固,大家都心裏有數。所以我希望我們往後教育資源的分配,能夠多點傾斜於幼兒教育,做好根基,令小朋友可以健康成長。最後一點是比較技術性的。這可能是甘秀雲懂得提出,我懂得把握,就是通脹的調整。既然幼稚園的資助以人工為主,人們甚少以通貨膨脹的比率來調整,應該以公務員薪金的調整來作一個適當的調整。謝謝。

選委問題四:

香港的融合教育理念先行,但是資源配套不足。特殊教育的學生平均單位成本是十六至二十九萬,但是融合生只有八至十萬,不足一半。這令學校無法聘用專職的專業人員,融合氛圍無從建立,而轉介機制極之落伍,造成家長師生三輸局面。請問三位有何良策解決這個困局?

林鄭:我曾經說過:教育是用心的事業。所以,談教育說單位成本並不合適。不過有時候,單位成本也很有啟發性。剛才黃先生提出的融合教育,一般正規教育的單位成本是非常有啟發性的。所以,我在政綱裏提出要全面檢視我們推行已久的融合教育。其實特殊教育也存在其問題,因為學生要接受(老師的)因材施教,也很難期望所有有特殊需要或傷殘的同學都可以適合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也存在另一問題,整個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童的問題,就是政府架構裏,各自為政和分裂角力。零至三歲的小朋友屬於社會福利系統;三至六歲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則屬於教育系統,即幼稚園裏;六至十八歲的中小學有特殊需要的同學都屬於教育系統。但如果教育系統發揮不好,接着應承接的是社會福利系統,為他安排庇護工場或其他輔助就業。所以我們要全面審視我們為有特殊需要的同學、小朋友,年青人一連串的服務提供。在我的政綱裏一定要讓專家領導,不過我已提出除了要重新檢視融合教育,教授特殊需要小朋友的老師也要得到認同。所以我們要研究Specialized Teacher的職位,讓有心專注教授有特殊需要小朋友的老師得到認可。同樣,這個職位也適用於教授少數族裔的老師,讓他們學好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多謝大家!

選委問題五:

基本上,想問有關去年八大公投,就院校自主,有四千多位同事表達了其取態。其中九成的同事都支持取消特首委任校董的權利,因為我們看見李國章進入港大(校董會),何君堯進入嶺大(校董會)都對院校的同學和院校造成一定的衝擊,我們想問三位候選人選人是否同意修改大學條列,取消特首委任大學校董的權利?如何保障校院自主和學術自由?

林鄭:我知道去年香港大學委託三人小組去研究大學管治問題時,也有談及特首是否應該成為校監的問題。三人小組中的前高等法院法官阮雲道法官,他說看不到有證據證明由特首做校監委任校董會成員,會產生一些干預學術自主或是院校自由的問題,不過,法官和法官之間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見。我的看法是,因為這八所大學不是一般的大學,它們是大部份由公帑支持的大學,社會對於這些由公帑支持的大學有問責性的要求。那該如何彰顯問責性呢?當然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委任只是其中一種,我覺得可以再進一步討論。但是,如果貿貿然便因為近年看到一些個別委任令學校朋友產生了一些觀感上的不良效果(便要取消必然委任制),那我的回應是我提出的管治新風格。我提出的管治新風格裏的四點是包括廣立賢能、用人為才,甚至可以挑選一些個別的委員會試行委員自薦的計劃,從而令大學裏的管治有更多公眾人士的參與。

另一個問題關於可以如何保障學術自主和院校自由,我的回應是少些說話,所以我在整部政綱裏都沒有怎樣提到高等院校的問題,高校的問題就是以自主自由方式來處理,我比較關心幼兒教育和基礎教育可以怎樣為青年人打好根基,謝謝大家。

選委問題六:

在教協的調查發現,有六成的教師反對人大831方案,超過三分二認為公民的提名權不應該受無理的干預。人大831方案裏面要求提委會要有過半數提名,即是601個才能成為特首候選人,相信這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請問三位,你們有什麼具體的重啟政改方案,令到未來的發展可以切合香港人的要求,令特首選舉可以體現香港人的核心價值?

林鄭:香港的核心價值包括法治,而香港最重要的法律就是基本法,有關行政長官普選這個問題,基本法45條有明確規定,而恐怕「公民提名」與基本法45條的明確規定有所違背,所以在依法的精神下,實在難以回應社會要求「公民提名」來做行政長官選舉這個訴求。我做了20個月的政改工作,對於社會上就着普選行政長官而產生的爭議、或者是今天所說的撕裂,我深有感受。因為這個原因,儘管有很多人建議在政綱到放出風聲,說是你也會改變831,你不需要以831框架來作規範,就可以爭取到更多選委,特別是泛民選委或許會支持你,但也沒辦法做,因為我需要依法辦事。而且作為曾經主事的官員,我對於法律的認識,在經過這個過程後,變得比較深入,但是(我的意思)不是完全不應該邁向進一步的民主,經過8個星期的選舉,我更加明白到一人一票的重要性,因為走在街上,很多市民會說:「林太,如果我有一票就好了,我可以投給你,因為我知道你會為我們做實事。」但在未有一人一票的情況之下,我們必須為這個重要的工作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這就是我在政綱裏對大家的承諾,我在任內一定會努力為創造這個環境和條件,讓我們以互諒互讓的方法處理政改問題。

第三個環節:台下發問

台下問題一:

三位,近年已發展國家都是以初生至6歲幼兒為整體去培育幼兒,全面支援幼兒的發展。為什麼?因為小孩子的腦部在2歲時已發展了將近八成,而香港近年發展遲緩,或是有發展問題的幼兒,在教師的研究顯示,已經有七分之一。現時香港政策以3歲為界線,3歲以下的幼兒培育是純家庭責任,出現了一個三無的情況。第一,無位,100個人等一個位,第二,無資助,家長每月要付4000至7000,以及是無規劃。三位當選後,有什麼新政策可以大力支援0歲至3歲的正規幼兒教育服務?

林鄭:我的社會政策是以愛護兒童,支援家庭為主軸,對於0至3歲的幼兒服務,我覺得不應該是小修小補,或者請關愛基金再去做一個政策或服務,而是應該要重新檢視。所以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現在出現了一個分裂割離的情況,福利和教育系統並不完全協調的方式。所以在我的政綱裏面,除了教育要全面檢視,由專業領航之外,我亦建議……其實這個建議其實已有很多人提出過,但今天我清楚向大家承諾,如果我成為下一任行政長官,會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他可以全面地以兒童的利益為主軸,來設計相關的服務,多謝大家。

台下問題二:

董建華年代已經提出要百分百教師全面學位化,而文憑教師的師訓課程其實在香港絕跡很多年,現實中小學教師的工作亦沒有明顯的文憑和學位之分,但政府仍然堅持要維持35%和15%、小學和中學的文憑教席的職系,嚴重窒礙教師專業和職業生涯的發展,對教師造成極大的剝削,請問3位候選人其實知道不知道在政府的體制內有這些不公義的情況?會不會承諾當選後解決這個問題?

林鄭:我們知道這個問題,也覺得這是不公平的現象。但大家也可以想像到,這一定是資源的問題,一定是資源不到位的問題,任何一個教育局長上任也要為大家爭取,但為何爭取多年文憑教師(CM)和學位教師(GM)都是停留在百分之65左右的水平?那就是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我今次在未看完全部帳目或是其他政策範疇需求的狀態下,便在2月13日提出,應該要為教育投入新的資源。新的資源就可以處理梁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但因為積累了多年的資源不足問題,現在需要教育新資源的要求很多,我還未能確定這50億經常性開支,撇除通脹,術語為New Money新錢的50億能不能應付到我在政綱裏面列舉的六個項目,但無論如何梁老師可以放心,這一定是我們要處理的問題之一。因為對於投身教育、充滿熱誠的教師,我們不單止不能不公義地對待他們,更應該善待他們,讓他們可以在一個穩定、富關懷的環境下為我們栽培香港的下一代。

台下問題三:

我處理很多兒童和家長的(輔導)工作,發現他們的情緒越來越多,能不能把教育放寬至生命教育,放寬至對家長輔導的工作?會否盡快發牌?因為現時家底情緒及行為問題確實是很嚴峻。

林鄭:香港面對很多問題,這位女士提出一些家長的問題,不用事事扯到團結與否。要解決這個逼在眉睫的問題,我覺得(處理家長情緒)應該有學校做起。我是前社會福利署署長,社會福利署其中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透過家庭服務中心,進行大量家庭教育、家長教育,或是家庭以外的共融計劃,但這些可能不會產生效用。所以我同意必須從校園做起,我留意到現時有學校已在進行「愉快校園」的試驗計劃,成效不錯,也有一些有決心的學校,下午不上課,在校內完成所有功課,然後再就讓學生去玩耍、運動、認識文化藝術、去社區走走。如果我們有愉快的校園,孩子回到家中,就會有一個愉快的家庭環境,家長不會因為要趕着完成功課,或是要進行操練而心煩氣躁,因為家長本身已很辛苦,一般家庭都是雙職家長,拖着疲乏的身體回家後仍要幫孩子做功課至晚上十一至十二時,那壓力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覺得要從校園做起,剛才亦提議加強對家長的情緒輔導,或是要更新課程,我認為要盡快開展這個工作。

台下問題四:

政府累積了盈餘,差不多接近萬億,政府即使不收稅也可以,政府窮到只剩下錢,香港人不快樂,我覺得這個盈餘的累積源於政府收入的不穩定,不敢花,只能儲,我想問的問題是,你們會做什麼去增加政府收入的穩定性,令到香港人可以開心些。其實交稅不一定會不開心,香港人見到撕裂的香港卻更不開心。

林鄭:我也做過7年公共財政的工作,但近年的累積盈餘令人尷尬,英文則是an embarrassing surpluses。雖然數字顯示我們今年計及本財政年度底有9300億累積盈餘及財政儲備,但如果大家看看庫務處公佈的核准報告,若非前兩年要求金管局不派息給政府,加上那裏的741億,今日特區政府的整體盈餘超過一萬億。但在座各位,在一萬億、兩年多的全面開支下,我們有那麼多的訴求,政府的17萬公務員仍承受着「0-1-1」的開支減省,很多職位亦有時限而不能晉升,這個情況是對不起香港市民的。所以我提出的理財新哲學相對來說很簡單,就是我們必須勇於投資未來,投資在一些能令香港經濟有增長、帶來優秀人才的服務,從而帶來更多經濟收入。剛才那位高教界的朋友說香港的收入(有太大)波動性,最主要的波動性在於賣地收入,例如今年要賣很多地,有人預算賣地收入近1000億元,也不過佔我們的收入百分之20,其他很多收入相對穩定,它是和本地的GDP同步,所以如果我們甘心於本地GDP增加百分之二、百分之三,那當然要有大量的儲備、大量的彈藥來應對人口老化或其他挑戰。但香港的經濟其實可以做得更加好,希望大家有信心把香港經濟做好。

台下問題五:
願景可以很美麗,但生命不能等待。過去兩年學童自殺問題,三位都表示非常清楚,我們的教育局長吳克儉都非常清楚,說是做好生涯規劃就可以,但你們見到學童自殺情況依然嚴重,我想問一問三位,若任何一人當選,七月上任,兩星期後便放暑假,九月開學,究竟你上任之後,他們放暑假的期間,你們會採取什麼首要政策,避免我們再聽見這些不開心的消息?

林鄭:教育界面對的各種挑戰困難是需要排緩急先後,這個需要定緩急先後的工作,對我來說已經開始了,不是因為我認為我能當選,而是我認為能為此出一分力,多些了解教育界認為什麼事情要緊,什麼事情可以稍後再處理,對整個社會有益。所以我在這段日子和教育界有過幾次會面,我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不需要等到暑假完結,就能提出一份藍圖,(根據藍圖)顯示的急切程度而優先處理(部份教學事務)。因為等學童的暑假完結,立法會也要放暑假,若要動用新的資源(50億),若要提交立法會審批或原則性的同意,是需要趕及在7月1日至7月中兩星期內向立法會清楚交代,否則有錢也不能花,因卜新的財政年度已經開始了。在云云的事務中,我聽見的最大訴求是要穩定教學環境,以及為學生減壓。減壓的第一步已經做了,即是我提議的擱置小三TSA,等大家研究有沒有更好、或是較寬鬆一點的評估制度才決定會否繼續進行,但關於穩定教學環境,現時有幾個大方向可以考慮,有人認為合約教席變成常額教席,有人認為要增加班師比例,有了新的額外常額教席,合約教席就可以遷過去等等,此外還有很多意見,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還可以和教育界的同工一起商量,務求在暑假之前就能有一套可行的方案處理現時教育界面對的最大問題,從而減低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家長和我們的教師的壓力。

台下問題六:

想請問幼師薪酬表、幼師學位化和全日、長全日的落實時間表。以及240億、100億和150億將如何分配?特別是林太會在幼兒教育投放多少資源?以及期望三位如果當選的話都能以幼兒為先、以幼兒為重、以幼兒為本。

林鄭:正如我剛才所說,幼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為它重新定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釐清現在相關的部門在幼兒工作上可以如何整合,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門——衛生署、醫管局,以及整個食物衛生局,因為在幼兒階段,幼兒的健康就決定了其成長,如果有一些發展遲緩的孩子需要等上等十幾個月才見到幼兒評估醫生,將會影響其成長及學習。所以我會全面檢視整個幼兒服務的工作,希望能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健康、愉快的成長環境。要知道完成以上工作需要投放多少資源,我們需要做一個全面的評估,再看看各方面的需求——因為今天討論的是教育議題,所以在座的都是教育業界人士,但如果今天討論的是社工,那就變成是社工界的訴求,都是排安老院舍、傷殘人士院舍等,所以胡先生很大膽地說要提升至百分之四點五的GDP教育開支,這個數字大概準確,但我算出來的數字更大,應該要動用260至280億經常開支,比我(政綱)提出的50億還要高四倍,所以我們必須在審慎理財下研究可以投放多少給幼兒教育,或者會否讓家長都承擔一部份?很多家長都願意承擔一部份的經費,但苦於沒有一個完整的服務讓他可以照顧自己的孩子。

台下問題七:

首先我要指出林太剛剛選擇性引述的是港大管治三人小組的附錄,而不是真正的報告,報告真正所指的是「特首不應再做校監,歸還委任權」,近日港大通過嚴懲「吹哨者」──最壞的情況不是解雇而是惹上官非。我們擔心這種「白色恐怖」會蔓延至整個香港,加上現在特首控告立法會議員,在你管治的香港會否成為一言堂,所有廉政的舉報、惡意投訴,從你的清一色政治光譜來說,這一日憑什麼不會發生?我們憑什麼相信你?

林鄭:首先我要說剛才已提過我引述的意見是來自三人小組裏的阮雲道法官,那個附錄是他的minority report(少數報告),因為他沒辦法同意另外兩人的意見才決定另行書寫。白色恐怖令人憂慮,我自己近日亦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無論說什麼話都會在網上引來許多反應,但這也不打緊,因為我既然選擇參與選舉,有心理準備應付,但這個「白色恐怖」竟然影響了支持我的朋友,包括大家都很熟悉及喜愛的芳芳姐(影星蕭芳芳)。大家都知道芳芳姐聽覺有問題,但她願意基於與我相識十多年的情份上,為我拍了一段1分鐘的短片支持我,卻惹來網上對她個人的抨擊,這種白色恐怖是香港社會不能接受的,亦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希望社會一起努力、團結,解決我們現在的紛爭,不要非黑即白,不要一旦不喜歡一個人,也不喜歡她身邊一公里範圍內的人,令他們都要接受批評和抨擊。所以我在此呼籲,不論是高教界、教育界、社福界,每一個界別都要有客觀、包容的心,有什麼不滿可以說出來。你作為吹哨者,有什麼不公義可以說出來,我們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我們有很多申訴的途徑,我覺得公道一定可以得到彰顯,所以你不要灰心,我也不要擔心,我們一起把香港做好。

第四個環節:總結發言

林鄭:各位,在2月3日我以教育的行外人身份寫下這四十個字,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學生、老師、家長、校長創造一個穩定關懷、具啟發性、富滿足感的教與學環境」,但在公佈的政綱裏面我加多了一句話,「教育的成功有賴於所有關心下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要每一個人都關心教育,因為學生就是我們的下一代,學生就是香港、國家未來的希望,所以我願意成為一位很關心教育的行政長官,我也願意成為一位聆聽教育前線員工的行政長官,所以我在政綱裏提議,行政長官每一年起碼要有一次主持一個關於優質教育的高峰會,我願意與各位教育同工同行,再次建立令我們驕傲的香港教育制度。

二號候選人林鄭月娥(亞新社)
二號候選人林鄭月娥(亞新社)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