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匆忙參選「漏招」可理解

她其後在百忙之中的「漏招」亦可以理解。更有依靠直覺做事或說話,以致出現一些別人或傳媒口中的公關災難,成為被攻擊對象。
封面圖片:行政長官參選人林鄭月娥(亞新社)
 
上周提及,領袖其中一個特質,要有自信去領導群眾,在關鍵時刻排除萬難作出重要的決定。因為當上領袖是經過授權程序,所以如有必要時要及時作出決定去解決問題,而不失時機。有很多時民意是多元反映不同持份者的眾多不同的利益。為政者要在這些難以統一的不同意見,以最大社會利益為依歸作出明智的判斷。
 
當然面對重大事情民意決定一切,但面對日常運作的事務,不應亦不能每一項都必領得到民意首肯才作出決定,否則,做每樣事都要民意再授權,就變成瑞士般事無大小都要公投。
 
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林鄭月娥處理西九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她在條例範圍內作有限度諮詢後直接「拍板」的決定正確,因為在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機會,錯過了便難再有。而林鄭在事件中唯一可改善之處,只是她在宣布計劃時,應一併公布就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下一步工作,將有6個星期的公眾諮詢。
 
話說回來,林鄭月娥在特首梁振英宣布不競逐連任後,才認真考慮參選,但當時仍有很多工作尚待處理,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施政報告和扶貧工作。所以既然沒有預備參選,當然亦沒有參選的準備。但當她正式參選後便馬不停蹄展開工作,思考時間更為不足,亦沒有太多時間與團隊深入研究應對。她其後在百忙之中的「漏招」亦可以理解。更有依靠直覺做事或說話,以致出現一些別人或傳媒口中的公關災難,成為被攻擊對象。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