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重做盟主拜登有成 國策變動武成常態

林行止認為,儘管特朗普和拜登行事風格不同,惟兩人都對中國不懷好意,因為他們都擔心在他們治下美國會失去惡霸天下,進而喪失對海外經濟資源予取予攜及左右他國政局的優勢。

中美雙方18日(周四)將在阿拉斯加舉行拜登上台以來首次戰略對話,《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林行止專欄」指出,中美近期外交活動,「角力」實不足以形容,「因為美國頻頻主動出擊、招招直插中國要害而中國並無實質回應」。

亞洲諸小聯美抗中  五眼聯盟遏制中國

林行止認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東來,與亞洲「諸小」在「合作抗中」上「取得重大成果」;而四方(美、日、澳、印)安全對話(Quad),亦得出「確保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結論,中國被視為干擾印太海域「自由航行」的「大國」,「四方」聯手「遏制中國」的意圖甚明顯。他特別指出,美國國務卿在中美會談前匆匆偕國防部長訪問亞洲,最低限度顯示拜登政府一改其前任獨斷獨行、不可一世的作風,令三國有受「老大」重視的良好感覺,強化其參與感、投入感,意味「三方」不僅會全力配合美國「抗共」,在攤分費用方面亦會較前「慷慨」!

他相信,這些亞洲國家「聯美抗共」,不少會因中國的經濟制裁而有所損失,但仍毫不猶豫地與美國站在一起,可知中國的崛起,已令這些國家「有區域性政經地位受損的隱憂,因此不得不投入美帝門下」。一方面借重美國在亞洲駐重兵之勢,一方面則大購美國軍火以加強自衞能力,「對拜登政府來說,其印太政策確收宏效」。

林行止認為,拜登政府的印太政策,既團結「諸小」,大增「抗共」聲勢,又能加速售賣軍火,帶來不少實質進賬,可說十分成功。

美國除了武力針對中國的意圖日趨明顯,國內「反中」民情亦高企,2月中皮優(Pew)民調顯示九成美國人視中國為「競爭者」或「敵人」,這麼多人「反中」,為抗中添購武備也就不必遮遮掩掩了。

明面增軍費售軍火  美國對外國策改變

這種現實,林行止認為有雙重意義。首先,美國及其盟友「擴軍」,反證中國軍事崛起,並非胡扯;其次,拜登政府的內閣成員,約有1/3是來自軍事工業的前僱員(說客)及主戰的「智庫」成員,對他們的「舊主」來說,世局當然愈亂愈好。

不過他認為,「有心人」把時局搞得緊張萬分以至印太地區驚險百出,目的不僅在增軍費、售軍火,真正原因是美國對外用兵的國策已變!

回顧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對日本蹂躪亞洲諸國,抱着事不關己的態度,可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終不得不全面捲入大戰。如今「軍工綜合體」在國會山莊影響力日大,美國面對一個價值觀迥異的崛起軍事強國,不會再「坐以待炸」,而會主動出擊。美國政府打着維護世界和平的大旗橫行世界,說明「和平」是通過打敗對手的戰爭得來的!

林行止指出,儘管特朗普和拜登行事風格不同,惟兩人都對中國不懷好意,因為他們都擔心在他們治下美國會失去惡霸天下,進而喪失對海外經濟資源予取予攜及左右他國政局的優勢。為避免這種「前景」的出現,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包括亂擲核彈以自保!

他慨歎,美國對華政策有根本性轉變,美國國務院竟於中美會談前夕,宣布「確認制裁涉實施和執行香港國安法的24名中港官員」。氣氛如此惡劣,除非其中一方作出原則性讓步,中美戰略對話難免會淪為空談。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