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14日發表其年度調查《今年要注意的衝突》(Conflicts to Watch in 2021),一如前年和去年,北韓位居最可能爆發「武裝衝突」榜首;中美關係則因台灣問題日趨緊張而首度上調至高危級別(Top-tier risks)。《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林行止專欄」根據報告評估,中美就台灣問題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今年比去年低──2020年中美只是動口不動手,意味今年亦只有言文交集而不會動武。
林行止指出,美國與台灣的關係近年「步步高」是事實,從美國對台售武已包括攻擊性武器、台灣駐美代表自稱「大使」而美方並不反對,以至雙方往還人員級數不斷提升,可見一斑。
美台關係暖化,與美國政治理念相近的國家,紛紛向台灣伸出「友誼之手」,這種趨勢若讓其自由發展,台灣與多國建交進而躋身國際舞台,指日可待,那等於「一個中國」變形走樣,且有走向「兩個中國」的可能,北京絕對不能接受。中國的盛怒,體現在幕後操縱此事的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名列被中國制裁美國官員榜首及近日解放軍戰機群數度──去周末13架,去周日15架──飛越台灣領空。
林行止認同CFR指今年台海仍非常緊張卻不至於大打出手的分析。循此思路,他相信美軍應對解放軍戰機對台示警,在南海、台海遣機調艦作出做好協防台灣的部署,只是擺擺姿態罷了。同理,大陸對台從「文攻」升級為「武嚇」,取態看似升級,其實出動先進戰機,意不在與美國打硬仗,只在警示台灣別再尋求「外交突破」,免令今年適逢建黨百周年的中共下不了台,不得不武力攻台而已。但是,此舉引起西方陣營群起反對、杯葛中國甚且軍援台灣的可能性卻不容抹殺。
他指出,在貿易戰的陰影下,拜登政府的國務卿布林肯已公開指出高度關注香港金融中心的運作,其意是不會讓中國一方面打「美國牌」一方面繼續吃「美國飯」。最有效的辦法是令香港作為中國創匯中心的優點「一筆勾銷」!有這種存心,在關鍵時刻美國必會採取行動。
與中國「反面」,無可避免會重創美國經濟
不過,林行止相信,拜登政府在內政上的首務是「清零」疫情、致力搞好經濟;外交上則以再度主導世界環保(氣候變化),作為其重返領袖西方世界的踏腳石。拜登內閣仇中反共的閣員不比特朗普內閣少,且氣焰甚盛,但當前國內待處理的「當務之急」不少,此刻與中國「反面」,無可避免會重創美國經濟,那何異雪上加霜?這也許正是CFR作出中美關係有危無險的深層原因。
中國的「戰狼外交」頻頻出擊,加上近日在台海示威的「戰機外交」都難收效,為什麼?林行止認為,是因為拳頭不夠硬之故!為此,他「推介」史丹福大學現代英國史教授息娣婭(Priya Satia)著《武器帝國──武鬥造就工業革命》(Empire of Guns: The Violent Making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書。息娣婭指出,英國政府需要大量武器征服那些後來成為其殖民地的國家,旨在「自由貿易」。這等於鼓勵軍火工業創新、研發「大殺傷力武器」及提高生產力,結果不僅成就了英帝國霸業,工業革命亦成為改變世界的重大成就。
他認為,沒有足以震懾對手的軍力,無法令西方國家從「圍中」變成「為中」。息娣婭的書,是當今北京智囊應該熟讀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