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強教授:基督教在香港的開基與立教

李金強教授表示,基督新教在香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唯早在1807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一譯摩理臣)受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成為外國來華的第一個基督新教傳教士。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李金強教授主講的「自立與關懷──香港基督教的發展與示例」講座最近舉行,李教授介紹了早期香港基督教的代表性人物和教會,對歐美基督教「差會」在香港的開基和立教作一概括性的論述。

基督教「差會」在港開基與立教(1842-1901)

李金強教授表示,基督新教在香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唯早在1807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一譯摩理臣)受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到達廣州,成為外國來華的第一個基督「新教」傳教士。

1835年全美浸信會國外傳教大會派遣傳教士叔未士和何顯理(J. Lewis Shuck and Henrietta Hall Shuck)來華宣教,他們在1842年3月移居香港,獲英國駐華全權公使砵甸乍允諾免費贈予皇后大道濱海地段,作為興建教堂之用。1843年成立皇后大道浸信會,是香港第一座基督教堂,今已不存。

雅片戰爭改變中國命運 香港成「差會」來華橋頭堡

鴉片戰爭後,香港除了變成英國的殖民地外,亦成為基督新教各「差會」大舉來華的橋頭堡。「差會」(Missionary Society)是傳教士在外進行傳教活動的組織。教會有云「教會在普世差傳上是主角,而差會是教會的僕人」;「教會是差會的身體,差會是教會伸出去的手」。

在香港,歷史悠久的基督新教宗派包括倫敦傳道會、美部會(美國公理會海外傳道部)、聖公會、浸信會、巴色會(崇真會)、巴冕會(禮賢會)、巴陵會(信義會)及循道會(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等「七大公會」。

上述七大「差會」在香港開基立教,目的都是進入中國。因此,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基督教神職人員,往往跟近代中國歷史休戚相關,例如倫敦傳道會牧師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便與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友好,後者更曾獲委 任 為 布 道 者 ( Preacher ) 和 助 理 傳 教 士 ( Assistant Missionary),廣泛參與傳教活動。理雅各曾勸洪仁玕留港傳教,但洪仁玕始終心繫太平天國,終於在1859年4月22日抵達天京(南京),旋即獲洪秀全重用,獲封為 「干王」,籌備改革太平天國,代表作有《資政新篇》。

倫敦傳道會1884 年聘請的傳道人王煜初(1842-1902),1887年成立道濟會堂,與興中會員區鳳墀、孫中山等均為莫逆之交。

合一堂香港堂前身是倫敦傳道會的道濟會堂。(Shutterstock)
合一堂香港堂前身是倫敦傳道會的道濟會堂。(Shutterstock)

美部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ABCFM)即美國公理會海外傳道部,其代表人物有裨治文(E.C. Bridgman ,1801–1861)和喜嘉理(Charles Hager ,1851—1917)。孫中山(1866—1925)在喜嘉理牧師創辦、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合眾教會」受洗。

1843年,英國聖公會派遣史丹頓牧師(Vincent Stanton,1817—1891)來港,創立聖保羅書院及興建聖約翰座堂,開始向華人宣教,至今已百多年;聖保羅書院最近假中環街市舉辦過170周年紀念展,讓市民了解香港不少歷史人物與當今名流,都是聖保羅的校友。

位於中環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Shutterstock)
位於中環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Shutterstock)

傳教士當上港英官員 郭士立有街名紀念

「三巴」(巴色會、巴冕會和巴陵會)同屬信義宗,傳教士以歐洲人為主,多來自德國及瑞士。要追溯「三巴」來港的傳教史,不能不提郭士立(Karl F. A. Gützlaff,1803—1851)。

1829年,郭士立脫離原屬的荷蘭傳道會(Netherland Missionary Society),並在1831年到中國沿海傳教。1831至1833年,郭士立多次在中國沿海航行,途經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及天津各處。

1843年,郭士林獲委任為港英政府的撫華道(Chinese Secretary)。1844年,他在香港創辦福漢會(Chinese Union),這是一個以香港為基地,派遣華籍成員(傳道人)進入中國內地傳教的宣教組織。

為了推動中國內地的宣教工作,郭士林致函巴色會(Basel Mission)的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黎力基(Rudolph Lechler);巴冕會(Barmen Mission)的柯士德(Heinrich Kuster)、葉納清(Ferdinand Genahr)於1847年來港,至於巴陵會(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的那文(Robert Neumann),則在1851年抵港宣教。

郭士立死後,葬在跑馬地新教墳場(Protestant Cemetery),在其棺槨外,刻有中文的碑記曰:

郭士立牧師德國普魯士人(1803–1851),1831年開始中國沿海遊行布道,譽為近代中國首位使徒。1834年蒞港任撫華道,翌年創辦福漢會,遂獲德瑞兩國巴冕、巴色、巴陵三差會遣派教士東來協助,分布廣府、客家、潮州區傳教,其後致有禮賢會、崇真會、信義會成立,郭牧師堪稱中國信義宗教會之父。他死後,香港政府以郭士笠街(Gutzlaff Street,現名吉士笠街)為中環一條街道命名作誌念。

灣仔的循道衞理聯合教會香港堂,外型突出。(Shutterstock)
灣仔的循道衞理聯合教會香港堂,外型突出。(Shutterstock)

至於香港循道公會是由前中華循道公會華南教區發展出來的宗派,屬於大英循道會差會;香港衞理公會則是由美國衞理公會於1950年代在香港成立的教會。香港循道公會及香港衞理公會兩個同屬循道宗的教會於1975年聯合成立循道衞理聯合教會。

下期,李金強教授將談及華人教會的自理和戰後復興,敬請留意。

李金強教授講香港基督教的自立與關懷 2-1

延伸閱讀:李金強教授:香港基督教會的自立、發展和歸宗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