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葵里畫廊舉辦了一場藝術分享會,主題是香港畫家李超鵬的藝術世界。分享會主要以閒談形式舉行,場內有約十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士參加,有的是李超鵬的學生,有的是他的畫迷,記者有幸在場與各界人士交流賞畫心得。 當天的主持人——王韵琳,修讀鋼琴演奏、神經生物學、環保科學,她充當導賞員的角色,帶領我們走進畫家的世界。
短短一小時的分享會,輕鬆、充實,大家一邊聽王韵琳的導賞,一邊發表意見,分享自己的觀點。原來,不同背景的人對相同的畫,觀點和感受卻有所不同。李超鵬對作品沒有多作解釋,讓我們有自己的解讀空間,這大概就是藝術的奇妙之處。 畫廊位於堅道,畫廊當天展出幾幅李超鵬作品的真跡,亦擺放了他的書供大家參觀。畫廊不大,布置簡約,令人感到舒服、自然和平靜。
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位畫家背後的故事和其畫風的獨特之處。
李超鵬曾於不同國家舉辦畫展,例如奧地利、德國和香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曾展出他六十幅油畫作品,全都極具特色,別樹一幟。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說:「李兄的作品,有條件可以成名,所差的就是欠缺一點運氣而已。」
熱愛古典詩詞 受老莊學說影響
關於李超鵬的背景,原來他自幼已愛思考人生哲理,最初只喜歡數學,後來受到一位老師的影響,也愛上了中國文學和文字,特別喜歡古典詩詞。他在中學時期,已讀老莊學說,深受道家思想影響。故此,在他的畫中,很容易找到自然、逍遙、平靜的氣息。
在技巧而言,他的作品用色大膽,線條變化多端,主題鮮明,加上,他深厚的文學修養,在繪畫中加入詩詞的元素,注重對意境的營造,極具個人風格和創新性,非常引人入勝。
以這幅畫為例,呈現了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意境。 李超鵬以藍藍綠綠的色調畫出詞中描繪的「星如雨」,而暗黃色之處就是畫「燈火」。整幅構圖含蓄、浪漫,與辛棄疾的詞意不謀而合。
此乃掛在畫廊的真跡。他的作品極具個人風格,觀眾的眼球很容易會先注視大門,然後再一層層,由外往內看,先是看到大門,再看到大門後有一道小門,再往內看就是鄰居的窗户。一幅畫,能吸引眼球不斷往內看,令人非常深刻。
在李超鵬的作品中,只要有人物,多屬女性。這幅畫也不例外,從人物的體態,微微隆起的小腹,纖長的四肢,可知這是一名女性。而整張背景用了藍綠色襯托,以一個池塘作背景,池塘裏有淡色的碎葉,構圖很完整,營造了寂寞的意境。但他為她手中的器皿,選了較為突出的顏色。作為讀者,看了這張畫,覺得主人翁雖然寂寞,但並不孤獨。圖中的女士雖然一個人,但她處於一個讓她安心、平靜的地方。 這幅畫貫徹了他的畫風,以自然作背景,他曾這樣說:「我希望人們懂得過簡單的生活,好想讓人們意會到世界有許多美好的事物。」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助理館長梁之之曾這樣說:「乍看他的繪畫,腦海便 浮現出一些西方畫家如莫奈和梵高的大自然作品。但細心觀看,則感受到李超鵬對大自然的情感跟西方畫家是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也不一樣。李超鵬筆下的大自然卻別有一種神聖意境,他着重表現人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他認為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沒有權力去支配或改變大自然。」這幅畫就正正能夠體現這一點,大自然神聖、和諧,給人一種很清新的感覺。
李超鵬的藝術成就非凡,他的作品常在世界各地展出,在1991年,他的作品已宏揚西方,加拿大的一個藝術館展出過他的作品,其後亦在台灣、日本有所展出。近年,於2009年,在澳門也有展出,在2010年,他有接近四十四幅畫在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Bad Homburg展出 。與此同時,他亦曾把他的作品收輯成書,包括《李超鵬:一覺十年》、《此中有詩意》、《古今詩讀》、《古詞今話》等。他為人低調,卻無阻他在藝術界的成就。
最後,以李超鵬的藝術觀作總結:
「沉迷於色與線
寄情於景與境
最愛花裏看世界
最愛編織荒唐夢」
個人介紹
李超鵬1940年在香港出生,1961年在香港大學修讀數學及中國文學。港大畢業後投身教育行業,擔任教師、校長,春風化雨20年。後毅然棄執教鞭,赴加拿大學習藝術,1987年成為全職畫家。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