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李小加專訪:用國際資本「滴灌」小微企業,只有在中國能做成〉
對於小微企業,李小加形容更像是漫天遍野的小樹小草,雖然不能成為參天大樹,但它們是中國經濟中的強勁支撐力,是中國經濟最核心的、基層的底層元素。
實際上,中國有近2億個小微企業,這些勞動創業者大多是拿自己錢做點小生意,投資這種生意的回報其實相當好,但它永遠不可能成為翻幾倍、幾十倍這樣的生意,它的核心是健康成長,能夠服務我們整個的消費者社會,讓我們的中產階級愈來愈壯大。
「資本沒有理由不服務他們,以前是沒有辦法服務他們,今天有辦法服務他們了,就要給它一滴滴地注下去,讓這些小微企業一個個能夠發展起來。」用李小加的話說,「滴灌通」就是服務他們,就是跟小店主、勞動創業者開店,小店主投小部分,「滴灌通」投大部分。
「這是一種科學公平的產品,而且是高度市場化的產品,而且只有在今天的中國才能執行,而且要靠互聯網的數位化去自動執行。」
勞動創業數位化,小微企業回報高
以下為訪談實錄:
深圳衛視駐港記者 秦玥(以下簡稱秦):您剛才分析了小微企業的風險、優勢以及收益,我們其實想了解一下,像滴灌通這樣的平台目前是否已經有國際資本對這個藍海感興趣的,如果有感興趣的,資本究竟是對哪一個類型的小微企業感興趣,這個是第一個問題。
另外就是您剛才分析了這麼多,其實還想請教您這方面的金融監管的問題,我剛也想到跨境理財通要有序地開放進行,也是為了金融安全,在對國際資本也好,或是資金流動也好,您認為在監管上可以有什麼樣的突破?
港交所前行政總裁 李小加(以下簡稱李):非常好的問題,首先國際資本以前根本想不到還有這種可能性(投資中國小微企業),所以現在他們看到了以後,眼睛都亮了,因為以前只是集中在資本市場的幾個大標的上來投資,能有機會做到現金流形式的投資,這是所有投資者都夢寐以求的,只是以前不可能,數位化沒有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中國也沒有施魔法,它就是今天的中國的數位化。
我們要投的都是小餐館、小藥店、小修車店、小寵物店、小的美容美髮店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我們勞動創業者的各種各樣的小店。 這個特別有意思,中國老百姓很多人都是自己拿自己的錢來做個生意,如果這個生意兩年內不能回本,一般人不太願意把自個的錢或者親戚朋友的錢拿來幹這個事情,也就意味着他如果成功,他的回報是很好的,只是他沒有很多錢,沒辦法做到迅速發展。
而且一個勞動創業者就開一個店,對他來說,是對他的才能的一種浪費。 他開3到5、6個店最合適,因為剛好在他比較熟悉的區域,他們家裏的兄弟姐妹都可以一起來開幾個店,然後不同的店之間還可以互相協作,你讓他開十幾個店,他可能又解決不了,超過了他的能力範圍。
可是我們這些勞動創業者很少有人能自己開第二個店的,能把錢湊起來開一個店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滴灌通」很多時候是去找這樣的非常成功的小店。
小店主已經開過一個店,很成功,我們幫他開第2個店,第3個第4個店,讓他把他的兄弟也從農村帶出來,再開一個店,這是我們想幹的事兒,對吧?
監管資金來源,避免系統風險
那麼金融監管,大家首先講為什麼要監管? 一般監管的時候,第一是可能金融市場有系統性風險,什麼時候會有系統性風險?兩種情況:你拿銀行的錢,銀行最終是老百姓存在銀行裏的錢,如果銀行的錢大面積不良的話,你放微小企業也好,還是總體來說、剛才提到的風險是大的,如果風險大,好處又和你沒關係,你就需要控制,所以這種時候銀行資本約束的監管是很重要的。
第二,你去拿散戶的錢,比如說去做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都是老百姓的錢,都屬於承擔風險能力相對比較弱的,那他自己又不能做出很清晰的決策,如果你把他的錢集中起來,去投了一個相對來說風險比較高的行業比如小微行業,而且經常是一種信貸產品的形式投給他們,這將來一定有一天會成為社會群體問題,所以這個監管一定要嚴格,所以你只要拿散戶的錢、 拿銀行的錢,監管都要嚴格。
那麼投資的話,我們今天投資的錢是國際的機構資本,機構資本對這個錢他自己是完全了解這個風險的,他也知道upside哪裏,downside在哪裏,他的投資收益在哪裏,是不是能夠合理地讓他覺得這個投資風險能夠承受。那如果這個事做得不好,他可能就不投了。 所以說他做了投資決定、也是認賭服輸的這種資金,沒有監管者會對他們有過多的憂慮。
不過為什麼這些年對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儘管互聯網數位化是我們做小微企業金融的成功核心,但在過往的互聯網金融來說,我覺得有兩件事情做可能是走了彎路。
第一,剛才講的拿錢,拿着銀行的錢、拿散戶的錢,可能會有問題。第二你放錢出去,如果放錢出去給小微企業做高利貸,那本身也是有大問題的,或者是說把錢給了消費信貸,特別是我們很多年輕人自己沒有還款能力的消費信貸的時候,那就會給社會帶來很多問題,而且是有可能產生新一代的次代(危機)的產生,至少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所以監管都是監管你錢的來源,有沒有給來源造成系統性的風險,使得不能承受風險的散戶受到了這種市場中風險的衝擊,或者你是不是借給了一個社會中間本來不應該這麼大規模給他信貸的這個錢。所以說監管考慮的問題都很清晰,是有很清晰的物件的。
如果是大機構的錢進入到小機構、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一個個都很聰明,大家都拿自己的錢來開店,你這個錢對他沒有吸引力,你沒有任何人能說服他去拿你的錢,對吧? 你這個錢給他投資、和他的錢又是同甘共苦的,他沒有理由不拿。如果真碰到個別的小微企業不講信用,把你的錢拿了以後,把店關了,把錢拿走了,那這是投資者必須承擔的風險。這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政府也不會出來給他做剛性兌付,也不需要政府來買單。
中國的小微企業都很聰明,他們自己算得是很清楚的,只要這個錢對他來說有用,他一定會拿的。拿了這個錢他如果覺得不公平,他不付,這是兩個人之間的一個衝突,這都很簡單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是屬於雙方都很清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人,而不是有了什麼問題以後,需要政府出來幫助他們解決衝突和説明某一方要來買單的。這種情況的話,我覺得監管上的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滴灌通投資開店,小企業利潤共享
實際上你不要把「滴灌通」想成是所謂金融,它就是投資,我們就是投資開店,我們就是跟小店主勞動創業者開店,他投小部分、我投大部分,然後我們一起在收入上面進行回報、進行回收,賺了錢了,我們兩家各分各的,不賺錢了,咱啥也不分。
所以這是一種科學公平的產品,而且是高度市場化的產品,而且只有在今天的中國才能執行,而且要靠互聯網的數位化去自動執行。我們不能天天去跟他討論什麼時候回錢,投了幾十萬塊錢,僱個人去找對方互相談幾次,那錢就已經花光了,如果還牽扯到天天要去打電話、天天要去催賬,那就沒有辦法來操作了,所以這一切都要在互聯網數位化上面自動進行分賬。
秦:在當下中國的小微企業雨後春筍,現在我們也還說到一些新型中小企業,所以我想到前兩天成立的北京交易所的服務定位,它是服務中小企業,説明新型中小企業融資,北交所的成立是否是對應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市場需要?
李:首先我覺得北交所也好,深交所也好,上交所也好,第一和我們剛才談的小微企業融資有本質的區別。本質區別是什麼?他們是辦大學的,高考後能考上了你才能去上清華、北大或者各種各樣的大學,那是屬於剛才所講的在資本市場上市的。
不管那個板有多大,比如說有主機板,有創業板,也有中小板,即使就是中小板也都是我們所謂的一本、二本,不是清華北大也都是非常好的、大的「學校」,能夠在那裏上市的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北交所,(哪些公司)也都是要有一定的業績和一定的規模。
對於小微企業的世界來說,上面說的都已經是大企業了,小微企業是什麼?可能就是一個勞動創業者群,幾個人十來個人,永遠不可能長大,但他非常健康。資本市場基本上是為參天大樹做的,當然裏面也有很多VC、PE,他們也在找小企業。
但他們找的小企業和微小企業有個最大的不同:他們尋找的小企業一定得有機會成為大企業,他才會去投,不一定成功,比如說很多VC投100個企業,可能90幾個都失敗,但是剩下了4、5個成功的可以漲了100倍,那他的錢也就都可以回來了。所以在資本市場上能夠上市的基本還是屬於要麼已經是參天大樹,或者有可能成為參天大樹。
小微企業健康成長,消費服務中產階級
而小微企業更像是漫天遍野的小樹小草,這些小樹小草也許永遠成為不了參天大樹,他也沒有這種的野心和理想。 一個小餐館,他不可能想着哪天到哪去上市,餐館上市可能是以連鎖店形式去上市,一個單店的小老闆,作為勞動創業者他就是希望有一個很好的生意,而這種生意的回報其實相當好,但它永遠不可能翻幾倍、幾十倍的這樣的生意,但它的核心是健康成長,能夠服務我們整個的消費者社會,讓我們的中產階級愈來愈壯大。
所以小微企業永遠不可能去參加高考,他們做的是小學的事,中學的事,初中、高中、技校這種小的技術的小樹小草,但是它確實遍布全國各地,是中國經濟最核心的、基層的底層元素,它不能成為參天大樹,但它仍然是我們經濟中間非常強勁的支撐力。
資本沒有理由不服務他們,以前是沒有辦法服務他們,今天有辦法服務他們了,就要給它一滴滴的注下去,讓這些小微企業一個個能夠發展起來。
秦:說回到北交所,其實今年年初有媒體就報道內地會多成立一家交易所,您認為為什麼會在這個時機點成立北交所?
李:我不是決策者,但是我相信北京想有一個自己的交易所這樣的一種理想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當時上交所成立的時候,最早的整個的設計都是從聯辦(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那邊來的,那是屬於90年代初的時候,對吧?
所以我相信北京作為首都,它有這麼大的經濟體,也有這麼大的科技含量和金融含量,這麼多的金融機構的數量、而且總部都在北京,有一個在北京做自己的交易所這樣的理想,完全可以理解,而且這個理想很強烈,很多年了,所以我很高興看到他們的理想能夠實現。
至於說北交所的定位本身,我覺得也很清楚了,它是服務小企業,但是它是能夠成為參天大樹的,科技的含金量更足。我覺得他們三家一定會找到這種錯位的發展,因為畢竟都在中國證監會的統籌管理下,一定不會讓他們無序的競爭。競爭是肯定有的,但最終的話在中國監管下,會找出一種適合大家的發展方式。
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專訪(四之四)
延伸閱讀
讓前海成為海納百川的融合基地──李小加專訪 四之一
讓中國邏輯和國際規則在前海有機融合──李小加專訪 四之二
用國際資本「滴灌」小微企業,只有在中國能做成──李小加專訪 四之三
原刊於深圳衛視直新聞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