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上午出席立法會大會,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他表示,香港正身處世界百年未見的大變局,但在一國兩制下機遇處處,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須增強憂患意識,建立底線思維,確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工作持久進行。
他重申,政府會繼續推進《基本法》第23條立法準備工作、立法規管線上線下眾籌活動、立法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完成處理虛假訊息的顧問研究作政策考慮等,進一步健全維護國安制度。另外成立「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由律政司司長主持,推展全新的「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在社區層面推廣一致和正確的法治訊息。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李家超發表的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當中包含590項政策措施,貫徹了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的囑咐,彰顯特首及政府對香港的承擔及遠見,以及同為香港開新篇的信心及決心。
成立特首政策組 設立紅隊概念
李家超宣布,今年內將成立「特首政策組」,從大局觀和國際觀出發,掌握本地社情民情,深入研究和分析內地政策和發展及國際形勢,建立恆常內部研討機制,提升政府對長遠和策略性議題的研究和倡議能力,更要向特首匯報。另外,又會在日常決策層面引入紅隊(red team),扮演批判、反對的角色,協助全面檢視決策和執行計劃的效果,堵塞漏洞,優化政策。
《施政報告》附件也詳列了約110個不同指標,包括關鍵績效指標(KPIs),以便監督進度和成效,適時改進,另外,各政策局和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制訂更多指標,稍後在立法會匯報。
他又指出4項措施,改善公務員管理制度,包括更新《公務員守則》、強化賞罰制度、強化公務員培訓及優化現行動員機制,當中包括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獎勵計劃,以及增設「全政府動員」級別,預先制定各部門指定人員名單,隨時候命以應對需要大量人手的重大事故,並定期演練,強化應變能力。
增設高端人才通行證
過去兩年,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李家超表示,香港必須構建新的招商引資引才體系,更積極和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政府將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以及向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
政府又會成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吸收年薪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或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5年內累積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士。兩類人士可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未符工作經驗要求但最近5年內畢業的百強大學畢業生亦可獲發通行證,每年上限10000人。計劃將於推出一年後檢討。
政府也會放寬多項計劃要求及改善申請流程。針對「人才清單」表列的13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或年薪達港幣200萬元或以上的空缺,僱主無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施政報告》中也提到,撤銷科技公司在「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下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僱員的規定。而延長工作簽證年期至最長3年。
提供一站式服務予重點企業
引入企業方面,政府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由財政司司長帶領,專責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中的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包括度身訂造企業落戶計劃,以及為這些企業的人員提供申請簽證、子女教育安排等,以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駐港。
為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他已指示財政司司長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整合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和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新設300億元的「共同投資基金」,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幫助更多企業在港發展。共同投資基金會按企業個別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潛力,考慮參與共同投資。
李家超又宣布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並定期舉行國家政策解讀活動,負責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制訂進一步打通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工作計劃、推展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並定期舉行國家政策解讀活動。
制訂創科發展、創意產業藍圖
李家超表示,創新科技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會在今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壯大創科人才庫、建設智慧城市、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重點政策當中包括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把科研成果商品化;設立「工業專員」,專責統籌和督導再工業化的策略工作;規劃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站,目標是在2033年或之前開通;建設智慧政府,目標是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明年修例,指明新建樓宇須預留空間裝設流動通訊設施,進一步擴大5G網絡。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將領導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制訂10年「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重點措施包括為香港演藝學院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舍;增加康文署旗下博物館數目至19間;增加表演場地座位數目約50%;成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明年起分階段啟用的東九文化中心將成為加速「藝術+科技」結合的基地。政府亦會鼓勵私人發展項目加入文化藝術設施。
加快北都建設 提倡職住平衡、綠色生活
政府將分別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及「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為推展北部都會區出謀獻策,另外將大型項目「生地」變「熟地」由過去需時十多年大幅壓縮一半時間,加快建設過程。建成後的北部都會區,將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題,集優質生活、新興經濟和文化休閒於一體,以創新城市設計推動職住平衡和綠色生活,發展和保育並存。
為了善用土地資源,李家超宣布提高都會區發展密度,住宅用地會以最高地積比率6.5倍為指引(較早期新市鎮如沙田的5倍為高),而商業用地則為9.5倍。另外建造亮點發展群,包括文化設施群、專上教育院校、大型體育設施、醫院網絡、政府設施群等,位處核心商業區而沒有特定地域要求的政府辦公室將遷往北部都會區,帶動該區發展並騰出核心商業區土地。
政府將於交椅洲人工島創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以及規劃全新鐵路和道路網絡將連接港島西、大嶼山及新界西北,並提供第四條過海隧道,優化香港整體的交通網絡。另外,參考《香港2030+》的建議,增加公私營住宅單位平均面積一至兩成作為土地規劃指標;將休憩設施及社區設施土地與人口比例分別增至每人不少於3.5平方米,改善居住和生活空間,以及全面採用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城市策略,在城市設計、基建系統、市民出行三方面制訂措施,減低日常能源需求,並利用綠色能源和先進廚餘處理技術,減低碳排放量。
推動六大基建 創造發展容量
李家超表示,會落實「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競選政綱,推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建議興建的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策略鐵路,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和鐵路系統,拉動未來發展。六項重點運輸基建項目包括:「北都公路」、「沙田繞道」、「將軍澳─油塘隧道」、「港深西部鐵路」 、「中鐵線」,以及「將軍澳線南延線」,提升北部都會區、新界東西、將軍澳等地的運輸容量。
上樓早一些,住房大一些
他又形容,政府目標讓有需要市民「上樓早一些,住房大一些」,參考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兩份百日報告,政府宣布未來5年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法興建,令未來5年(2023至2028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較上一個5年期(2023至2027年)大增約五成,將現時約6年的輪候時間「封頂」,在4年內降至約4年半。另外,新建單位面積也會「封底」,所有於2026至27年度起落成的資助出售房屋一般實用面積不少於26平方米,新落成公屋(一至二人單位除外)一般室內樓面面積不少於同等水平。
政府將推出先導計劃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出售單位,另外壓縮造地程序,「生地」變可建屋「熟地」縮短約三分之一至一半時間。現時,全港約有16000公頃綠化地帶,超過一半已知有明顯發展限制,例如坡度較斜、具生態敏感性等。餘下8000公頃中,1200公頃已被納入發展計劃。新一輪研究再識別約255公頃有發展房屋潛力的「綠化地帶」,可提供70000個單位,並會在2024年或之前改劃第一批土地。
政府也會為公營房屋居民打造更舒適的公共空間、設施及屋邨環境。房屋局局長會主持專責小組,為新公營房屋項目制訂「幸福設計」指引。我們亦建議房委會挑選5條現有公屋屋邨作為先導計劃,在5年內分階段研究和落實進一步改善措施,締造更有幸福感的居住環境。
成立管理局 推動基層醫療
另外,李家超指出,新冠疫情反映多年來過分倚重公營醫院系統的後遺症,必須作出改革,由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轉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在今年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
當中,政府宣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制訂標準和設立素質保證機制;推出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明年起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透過私營醫療界別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成立「牙科護理服務發展工作小組」檢視現行服務,並就加強服務範疇和模式向政府提供意見;及重整地區醫療用地和設施,成立「醫療設施規劃和發展督導委員會」,推動相關發展和重建項目。
政府也會研究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目標是在下一個年度(2023-24)把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減少20%,並全力推動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未來5年增加約4600張病床和約80間手術室;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會包括「北部都會區」醫院網絡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政府會強化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的職能,開設「中醫藥發展專員」職位,加強中醫藥發展及政策統籌工作,包括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等。
公布青年發展藍圖 勾劃工作理念目標
民青局會在今年內公布首個版本的「青年發展藍圖」,勾劃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目標和行動,包括: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關愛青年人,重視全人發展,提供有利環境,讓他們對未來抱有盼望,自強不息,在社會盡展所長,貢獻香港、國家以至世界;及提出一系列措施,協助青年人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置業上面對的困難。
為吸納更多青年人參與公共事務,加強與政府互動互信,政府會推出「青年參與倡議計劃」,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及鼓勵青年參與地區建設。
李家超會鼓勵政府不同部門和專業職系組織青年小組,定期舉辦活動,加深青年對它們的了解,引導青年尋找職業路向並體驗團隊文化。多個部門和機構已積極籌備組織青年小組,例如民航處、香港天文台、漁農自然護理署、海事處、金管局等。
政府也會研究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繼而將房間轉為青年宿舍用途,目標在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青年支付的租金約為市值租金六成,他們並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此外,政府會物色合適的賣地計劃項目, 以試驗形式要求發展商預留一定數量的單位支援青年宿舍計劃。
李家超又公布,政府明年開始每年舉辦香港青年節,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舉行各式各樣活動,凝聚青年並協助他們發展潛能、增進知識、交流經驗等。
他又指出,香港有說不完的真實好故事,將跟主要官員親身率團出訪海外,包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明年由貿發局在泰國舉辦的「邁向全球首選香港」活動,共同將香港故事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