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民:感性與理性

Maurice的雜文,有着律師的機智,條理分明,是他對社會現況觀察入微,說起話來,一針見血。

與李偉民(Maurice)見面那一個下午,遇上大塞車,我們遂改了在某酒店28樓的咖啡座,面對面對坐,談起話來,更感方便。

花了幾個晚上,看完Maurice結集成書的《佬文青律師》,Maurice的序言:「小時候,我姐姐叫我『細佬』。『細佬』是弟弟,『佬』是中年男人。數十年後,我真的變了『佬』,也曾是個『文青』,當然靠的是律師為生,三者加起來,便是『佬文青律師』。」是為書名。

對Maurice說:「看你的文章,不見『佬』味,沒有賣弄你的專業知識,十分難得。」

當然知道,做律師,得講理性,才可冷靜處理事務。做文青(如今仍有文藝青年麼?),得講感性,書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打動人。Maurice的雜文,有着律師的機智,條理分明,是他對社會現況觀察入微,說起話來,一針見血。

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乏善可陳

待喝過第一口茶、第一口咖啡,Maurice對我說:「香港這個社會,so rich,yet so poor。」又說:「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吃喝玩樂成了大眾認同的生活取向。這一代人,最怕思考,對藝術文化,多採取不聞不問態度。」

Maurice所講的「so rich,yet so poor」,說的是一般人的精神生活,乏善可陳吧。這位愛寫作的律師,說靠寫稿為生,不可能的。

Maurice說:「我的文章,在網上刊登,追看的人,遠勝買我書來看的讀者了。」關於「網上紅人」,所知有限,Maurice說他不算「紅」,但「跟」他的人也不算少:「在網上出現的文章,往往很快就有讀者反應,是即時的,也可以互動的。我有律師的專業知識,方便我去討論社會課題,但講的不是法律知識(硬道理沒人看的),而是看問題的觀點與角度,既要講道理,又得包裝得宜,hard sell,沒市場的。」

Maurice愛藝術,文化政策。Maurice身兼香港藝術發展局(HK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副主席,希望日後西九的文化政策得以落實,而不是「只有表演,沒有政策」。

龍應台在她的《香港筆記》說過這幾句:「西九不只是地產開發,不只是觀光事業,甚至不只是文化產業,它其實應該是一個文化政策的實現。」

還是,像現今不少關心香港文化、藝術的有心人,「見一步行一步」。甚至有說「沒有政策,就是最好政策」。

Maurice會怎樣回應呢,我沒有問。

後記

Maurice傳來幾篇文章,有他喜歡的小說《解憂雜貨店》,小說改編成電影、舞台劇,他都愛看。又談到金馬獎2018年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Maurice說「平權大愛在於體諒尊重」。

有篇文章談到「人各有志」,Maurice說「喜歡利用周末去看世界。一張機票,兩晚酒店,立刻飛到內地和亞洲城市,感受異地的生活,一杯咖啡,旁觀世態,是生命最高享受。」

這個周末,Maurice會在哪個城市,看人生百態呢。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