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體壇近年已漸見曙光,開始培育出世界最高水平的運動員,觸及類型不同的項目,更產生數名世界冠軍,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包括「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她最近在波蘭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中亦成功「封后」;而劍擊界明日之星江旻憓,最近亦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其他屢創佳績的包括游泳界的何詩蓓及最近不幸離世的杜敬謙,桌球界的吳安儀等等。其他各種運動的傑出人士名單可在網上觀看。在較短的時間成功培訓運動員,與過去多年政府加碼直接投放資源有關,同時亦廣設運動設施及不同的運動場館,更加強培育人才的規劃。
需一洗頹氣 再現體壇光輝
除卻政府的直接參與,民間的投資亦發揮相當的作用,月初在中環海濱落幕的香港電動方程式(Formula E)比賽便是一例。但因為初辦尚未深入民心,不論人流、氣氛,程度,皆與鄰埠澳門舉行的格蘭披治賽車有一段距離。有人將電動方程式缺乏全城參與的原因,歸咎賽事本身「無味」又「無聲」,未能吸引真正的賽車愛好者。但賽事推廣是否全面亦值得深究,對象絕不應局限在電動方程式的圈子,更應放眼一眾潛在愛好者。
若要作出一個對比,且看即將舉行,但始於1976年的國際七人欖球賽事,如今成為譽滿國際的香港體壇盛事,規模龐大,陣容鼎盛,吸引數以千計的外來的球迷遊客。除了賽事的緊張和精彩以外,還有嘉年華一樣的氣氛。球迷們打扮成為各式各樣的人物角色,加上現場的各類精彩表演和歡慶活動,令香港大球場變成一個氣氛高漲和熱烈的大型嘉年華會!
曾幾何時香港足球水準冠絕亞洲。尚記得兒時賽事期間加路連山道,球迷絡繹不絕趨往欣賞高水平足球比賽,但近年一直未能吸引擁躉入場。本地球壇近年雖改組開辦香港超級聯賽,但仍然未能提升水平,遑論重拾當年勇。平情而論,本地足球發展欠缺市場及資源不足,直接影響球壇質素。要一洗頹氣,足總定要大刀闊斧改革,亦應參考如冰島採取的發展策略擴大運動員的數目及更新整個管理及規劃階層架構。我期待本地足球擁躉能有日再有各自擁護的本地勁旅,而不需寄情於英超的曼聯或西甲的巴塞。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