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日子變艱難

從循環來看,中國股市在2007年創歷史高位後持續下行,有機會在2007年已踏入康波循環的下跌段,即使中國底子厚,甚至連今次貿戰都可以妥善解決,要再次挑戰美國地位也殊不容易。

 

2018年7月6日,中美之間的貿易爭議正式升級為貿易戰,雙方開始互相就商品加徵關稅。有分析指出,貿易戰展開後所帶來的影響需要幾個月才可以消化;也有意見認為現時的爭議源頭不是貿易逆差,而是美國霸主的地位,因此美國絕不會輕言妥協。

中等收入陷阱

1968年,日本GDP達到1,000億美元,超越當時的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87年7月2日,9位美國國會議員於國會上打碎日本東芝牌收音機,自此展開美日之間的貿易紛爭。當時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每年達1,670億美元,其中580億美元來自日本。其後,美國逼使日本開放市場及日元升值,同時大幅限制日本於美國的投資,而日本亦必須把從貿易所得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使日本成為現實持有美債第三多的國家,而第一及第二位分別是聯儲局及中國。

當日本面對中等收入陷阱,美國也抓緊時機發難,使其內外交困。除了要面對內部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亦要面對美國對外貿的打壓,日本最終陷入了迷失廿年,至今仍未走出低谷。日經指數反映的是日本企業的盈利表現,大家從圖一可看到日經自1987年見歷史高位後反覆向下,雖然指數在安倍晉三執政後有所回升,但仍未收復失地,加上通貨膨脹的影響,可知日本經濟於過去30年間是反覆收縮的。

20年的詛咒

美國雖受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復甦,但同樣需要面對中等收入國家所面對的社會矛盾。1929年美國國會提出為超過2萬種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最高稅率達60%,結果股市在該年開始出現下跌,直至1933年美國入口劇減66%,出口也大幅下跌61%,股市累跌九成。及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有一說法是大蕭條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也有說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了大蕭條。而道指直至1950年才回升至1929年的水平,足足花了20年。日本的情況也類似,經歷了20年,直至安倍晉三執政後股市才開始見底回升。

現時中國同樣面對困境。中國推行「中國製造2025」計劃旨在解決國內社會問題,如薪酬水平和環保爭議等等,以擺脫低端工業生產國的身份。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40萬億元,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已達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但參考歷史,過去一眾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等收入時,普遍會湧現大量社會矛盾!雖然中國在2010年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系,但社會同樣面對貧富懸殊、環境污染和產能過剩等問題。不少中國傳媒相信中國人的民族性,相信中國人可以團結起來解決問題,惟日本的團結性比中國更強,但迷失至今仍未找到出路,而且過去20年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人口紅利持續減少,中國往後的日子不容樂觀。

中國有很多超級電腦,用的是自家開發的芯片技術,可惜的是不能為民所用;中國也有多項科技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例如人臉辨識技術,可惜關鍵的芯片卻必須由美國提供,連芯片製造的機器也是來自於美國。現時環球貿易以美元結算,今年中國國內成立多間商品交易所卻立意用人民幣結算以挑戰美元地位,相信霸主不會善罷甘休。發動貿易戰後,中國花了近20年建立的軟件技術,相信也會付諸東流。

從循環來看,中國股市在2007年創歷史高位後持續下行,有機會在2007年已踏入康波循環的下跌段,即使中國底子厚,甚至連今次貿戰都可以妥善解決,要再次挑戰美國地位也殊不容易。預料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日子都會步入低增長甚至反覆下行的局面,最壞的打算是,由2007年起計,有可能要花20年時間作整固。

最後,感謝灼見名家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持,令筆者的文章成為熱門文章的常客。不過在經濟下行,交易變得困難的情況下,筆者必須花更多時間和精神於操作上,所以本欄之後將會暫停。在此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有緣再見。

劉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