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來到學校Mankkaanpuro,參觀一節三年級的芬蘭語課,老師正在屏幕展示不同單字:直至這一刻,一切都好像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突然,同學紛紛扮成青蛙。換了下一個單字,他們扮成一棵樹,再換下一個,有些同學還站到檯上。原來這些動作,分別代表動詞、名詞和形容詞。
正當我們還在了解同學在做什麼,他們轉眼已經拿着一張任務卡一窩蜂跑出課室。有的靠着牆壁寫字,有的靠着欄杆,有的趴在地上,原來老師事先將不同單字的小紙條貼在校舍不同的角落,需要同學們「尋寶」,並將找到的單字以動詞、名詞、形容詞分類。遇上不明白的,可回課室找提示,完成就可以對答案。
課堂秩序是香港老師十分緊張的一環,要在課堂做活動,通常都是擔心「一發不可收拾。」「如果可以讓同學學得更好,何必規定他們只能坐定定?」芬蘭老師說。
做功課都可以有得揀
之後,一行人去參觀五年級的數學課。踏入課室,已經見到幾位同學戴着耳機,一邊聽歌一邊學習。進度稍快的同學可選擇其他感興趣的任務,其他同學則按自己的節奏慢慢完成,不急不忙的課程給予不同需要的孩子更多的空間。
老師說:「同學如果覺得自己聽音樂可以更加專心,可以自己選擇什麼時候聽歌、聽什麼歌,只要能幫助學習,又有何不可?」就算學科學習與考試,老師都重視學生的選擇。
老師每星期會為同學設計一份一星期的學習目標,並將任務分成三類:分別是(1)必須做的,(2)自由選擇做的,(3)可以輕鬆完成的。同學完成一個任務後,就會在課室的進度表上填上顏色,讓自己和老師都知道學習進度。
假如同學可以選擇做不做,最後會否什麼都不做呢?「當然有同學做多,有同學做少,但他們絕對不會不做,其實同學的反應頗積極。」老師認為,學生覺得有選擇,就會樂意參與。這樣一來,功課不用劃一,不同能力的學生也各得其所。
在學校自由行
我們參觀了五間學校,都見過學生在上課時間在校內「自由行」,可以自行選擇學習的進度和方式,一切看似是芬蘭學校的常態。事實上,另一間小學Koulumesteri也是五、六年前才開始這種做法。
Koulumesteri小學在十年前建成,四方形圍着的一座校舍,一踏入學校室內範圍,不論老師學生都要脫鞋,加上沒有校服,連老師也可紋身、染髮,甚至在唇下穿戴寶石飾物。學校頓然少了份嚴肅,多了一份真社會的感覺。
我們剛到學校之際,一班六年級的同學正在跟老師去圖書館,他們剛剛才在課室完成歷史測驗。他們自行分組,組別由一人至八人不等。其中兩個男孩坐在一旁玩電腦遊戲,並未開始工作,老師也沒有干預。
我們好奇同學在做什麼,他們都聽得明白問題,但是因為少講英語感到難開口,老師也表示自己的英語不靈光,就到小五那一班請來「救兵」,幾位男生來到打個招呼就熟絡起來。原來同學們正在設計一個環保情人節派對,而且所用的物料都要是sustainable(可持續)。
幾位五年級男生,就這樣獲老師批准,在之後的一個多小時擔當我們的「導遊」。他們解釋:「老師都信任我們,上課時間我們可以去學校室內的任何地方。」唯一要求,是一定要做指定的作業,老師亦會查看。「若果不在堂上完成,作業就會變成功課──我們都不想回家還要做功課呢!」
來到午飯時間,一個有中國血統的七歲女孩主動來搭訕,知道我們來自香港,表示想跟我們在一起。香港老師忙問:「她不上課可以嗎?」芬蘭老師輕鬆回說:「一課半課當然沒關係,他們與海外朋友交流會學得更多!」
孩子任務代號任你改
地下中庭是飯堂,由於座位不足所以要分段吃飯,低年級十時半就得吃午飯,高年級殿後。簡簡單單的食譜,每天只得一款,另有麵包和牛奶,每人吃的都一樣。在芬蘭的學校,連吃飯也是免費的,學校飯餐成本便宜得很。
有些同學明顯不愛學校午餐,碟子上幾乎沒放多少食物,老師不會干涉,如常自己吃飯閒聊。每天,學生都按更表輪流清潔飯堂。三幾個孩子,吃完飯後用布抹好所有枱椅,還會將椅子倒放檯面,方便工友清潔地板。
飯堂及借物房外貼着一張簡單的班級輪值表,學生到時到候就會現身工作。過程中未見老師出手相助,工作亦一早先由老師教曉高班學生,然後再由高班學生教低班學生。一個非常簡單的自我管理制度,令非上課時刻也成為重要學習時間。
我們探訪過五間學校,從未見過一位同學身上掛着「班長」或「風紀」牌,但是每個孩子似乎都清楚自己的工作。4L班老師Linda(班名按班主任的名字而起,好易記!)指着班房後方貼着的12項工作。工作分別用貓頭鷹代表:清潔鷹、搬枱椅鷹、刨筆鷹、安靜警察鷹、走廊管理鷹、改簿鷹、電腦用具管理鷹等等。工作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每項工作旁邊都磁貼標示當值學生的名字,方便改動。
香港眼中的「閒科」不等閒
午飯之後,是Koulumesteri小學的三年級音樂課,兩位老師與一位助教帶領着30個學生走到音樂室。老師先用結他向同學示範彈唱四個音,然後將十支結他分給部份同學。另一位老師在課室後面安排企咪、木片琴、電子琴、鼓及擴音器,讓不同的學生負責不同崗位,然後教每個學生彈奏幾個音。
在少許混亂之間,15分鐘過去,彈結他的老師突然走到後方的鋼琴坐下,就彈起前奏。同學不知怎地就變成合唱團,有樂器的彈,沒樂器的唱。5分鐘後,學生自動改變崗位,將自己的樂器禮讓給同學。15分鐘就做了三次大合奏,而且所有人都試過不同崗位。
課堂尾聲,老師播出18歲歌手的MV, 全班學生唱得十分投入,手舞足蹈。我們不得不驚訝:45分鐘的課堂,不僅讓學生學到幾種不同樂器、文字與旋律,更快速地培養出同學的合作及與人分享的精神,而且每一個學生都享受過程。音樂不就是要大家去欣賞及享受的嗎?沒有這個基礎,那來日後想深入學習的動機?在香港被視為「閒科」的科目,在芬蘭卻有重大的學習意義。
自我評分:學生最了解自己
香港老師最緊張學生評估,去到哪間學校都會追問評估方式。芬蘭學校的班本測驗是常見的,但評估方法真的很多,學生運用自己想像力、合作能力去完成任務也是評估的一種。
自我評估是各級學生熟悉的策略,他們要自評是否(1)已經學會,並可以教其他同學;(2)已經學會,但未能教其他同學;(3)還未學懂,需要繼續努力。課堂後,學生會向老師展示「我做到」或「我未做到」的牌子等。老師表示孩子很喜歡這種自我評估的方法,將評估的責任交給孩子,他們會更自覺地學習,力求進步。
令人意想不到的評估,還包括學生輪流改作業簿,學生改完簿會簽名。以Linda老師為例,她不着緊同學有否改錯,改簿員的工作主要看看同學有否做功課。老師在課堂上已知道學生進展,每學期只需要快速查看每位同學的作業簿,也能知悉學生需要什麼協助。當她知道香港老師每天都可能要花兩小時以上改簿,管理層亦有查簿的工作時,她驚訝的說:「我們哪有時間做這些工作!」
老師講得少,學的概念似乎也少,但香港老師翻看芬蘭作業後,卻認為工作題不一定比香港簡單。當地強調掌握概念,舉一反三的學習,而香港卻是「做呀做」的一套。雖說勤奮是美德,但若談學習效率及趣味性,哪還用多說?
尊重,才是學習之道
記得幾年前遇過一位小學生,他說:「我要學完所有知識後才去環遊世界。」男孩有所不知,人類的知識總量,其實已由以前100年才翻一翻,到今天每11個小時就一個雙倍,他就算讀十世書也去不成旅行。
知識折舊得太快,教得少,反而給予更多空間讓孩子發展自學能力,裝備他們應付一個愈來愈難預測的未來。
然而,紀律往往是大部分學校對於學生的第一要求。要提供學習的空間,成人首先得學會放下用權威要求學生紀律。這次芬蘭之旅讓我們看見:尊重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權利,會換來孩子的尊重,發展出來的是信任與自律,不是他律。
雖說大家文化不同,經驗不能完全copy and paste,但是尊重孩子是普世價值,值得我們複製。在這北歐國度,縱然面對大量各國新移民,學校動輒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學生,但我們看到的是學校與有關當局如何勇於面對困難,貫徹落實對人的尊重於學校與社區之中。
下一次我們會繼續看看芬蘭教育的設計如何帶出孩子的最大潛能。
原刊於《明報周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朝聖芬蘭五之二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