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接受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訪問時,談到她時常對中央官員和內地朋友表示,她對「港獨」已成為一個思潮的說法「有保留」。她認為「港獨」只是一小撮人提出的「不切實際」、「不應該」的言論。她稱大部分港人,包括泛民,仍然堅持「一國兩制」,只是希望更好保護兩制之下的香港制度。
自從林鄭月娥當選下屆特首後,現任特首經常就她的言論表達針鋒相對的意見。在今次有關「港獨」的議題上,梁特首隨即以「台獨」為鑑,稱台獨主張早於90年代開始,是有前奏,有變調的。他表示現在香港有人提出「不同程度的自決、分離」,政府必須嚴肅處理,防微杜漸,不能掉以輕心。
聽到可以視乎政治氣候把提出「不同程度的自決、分離」的人士打成港獨分子的殺氣騰騰的言論,港人應該慶幸發言的抗獨功臣沒有連任特首。其實,觸動中央神經的除了「台獨」外,還有更實在的「藏獨」和「疆獨」。因此,官員嚴打「港獨」不僅政治正確,更彰顯國家不容分裂的核心政策。晉升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梁振英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梁振英任內港獨問題愈來愈嚴重
回顧「港獨」歷史,有關香港可否像其他殖民地般獨立的假設,回歸前間常有人談論。但對一般港人,這個議題不僅是「不切實際」,更是不值一哂。首位把這「微」話題認真對待,甚至提升至實際層次的政治人是今屆特首梁特首。2015年初,當港人還未擺脫佔領行動帶來的抑鬱情緒時,梁特首突然在政府《施政報告》引言中引述港大學生刊物《學苑》一篇內容提到香港自主自決的陳年文章,表示不能不對此警惕。這個令全港市民目瞪口呆的舉措,正如程介明說,成為「港獨」言論的最佳宣傳。(見《信報》程文《「防微杜漸」政治禍根》15.6.2017)
即使不質疑梁特首於2015年《施政報告》中警惕「港獨」的動機,港人完全有理由提問:為何梁特首理應做了兩年有多的「防微杜漸」工作,不見成績之餘,還聲稱「港獨」問題愈來愈嚴重,甚至有趕上「台獨」的勢頭?除了一小撮「港獨」分子外,他是否也應該為此負上一點責任?
因應梁特首的警惕,我曾就「港獨」議題寫了多篇文章,歸納為三點結論:
1.部分年輕人心思香港獨立(而絕大多數認為不可能實現)源自梁特首任內香港高度自治和核心價值不斷受到衝擊導致的不滿,甚至絕望的情緒。
2.認真思考如何實踐有別於現時「一國兩制」框架的香港獨立或自決出路的人少之又少,而有所行動的人更不知是真心還是偽裝。
3.港人(不僅是年輕人)的本土意識愈來愈強(建制派在選舉中也不能不強調本土),而絕大多數年輕人對中國的感覺愈來愈疏離。
我知道上述斷症不符合中央堅持實踐「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更是取得巨大成就的立場。根據早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就如何更好地落實《基本法》的講話,既然有人宣傳什麼「本土自決」、「香港獨立」,中央便絕對不能視若無睹,而特區政府亦應當履行責任,立法維護國家安全,遏制任何危害國家統一的行為和活動。
與此同時,張德江訓示特區政府在全社會範圍內開展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教育,包括要對青少年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國家觀念、民族觀念和法治觀念,將他們塑造為愛國愛港,遵紀守法,奮發有為的新時代人才。
中央手段的後遺症
我認為中央這個一手硬、一手軟的「除港獨、促愛國」政策會帶來很大的後遺症,甚至反效果,分析如下:
只要不理反對聲音,政府立法禁止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無論是為23條立法,還是針對性立法,都可以在建制派義無反顧的支持下,在立法會通過。不過,假如被禁止的行為包括只說沒做的「言論」,大規模的遊行抗議,以至更激烈的「違法」行動恐怕會發生。在這個情況下,特區政府如何同時在全社會範圍內順利開展對「一國兩制」、《基本法》的教育,如何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國家觀念?
張委員長提及的3個正確觀念包括法治觀念,而法治正是兩制差異的關鍵。從港人的角度看,「一國兩制」、《基本法》下的正確法治觀念包括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香港實施須遵守程度公義的普通法,司法獨立、法官不應因判案遭人身攻擊,香港高度自治,特首須向港人負責等。這與內地的法治是兩碼子事。
在內地,黨大於法,愛國愛黨是不容置疑的正確國家觀念。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港人有不愛黨,以至不愛國的自由。今天香港大多數愛國人士都是從愛國中得到好處。絕大多數內地同胞也因國家經濟增長而生活得較之前好。相比之下,在過去5年,大多數香港打工仔女感受不到國家強大對自己的工資、房屋、居住環境等帶來什麼好處,反而好像是壞處多些。這是中央和下屆特首需要留意的不利愛國的因素。
毛主席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港人的最愛是「一國兩制」承諾的香港原有生活方式和核心價值不變。變或不變是由港人親身感受,而不是由中央一錘定音。假如港人看到港制岌岌可危,而打擊「港獨」更成為中央限制香港高度自治及削弱港人核心價值的藉口,要求港人(特別是較有理想的青少年)愛國,是否有點不切實際,甚至會產生反效果?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