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行業怎麼突破瓶頸期?

會計業近年面對各方挑戰,牽起業界持續發展和「瓶頸期」的討論,尤其關注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CSHK)於9月14日主辦了「香港專業服務在一帶一路」專業培訓系列首場專業培訓課程,邀請了合辦機構德勤中國(Deloitte China)的「一帶一路」服務領導合夥人施能自先生和德勤全球基礎設施業務中心主管合夥人李曉暉先生,分享會計專業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經驗,培訓課程由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監、會計學系教授巫麗蘭教授主持。出席培訓的執業會計師、大學學者和學生超過50人。

李曉暉先生 (左)、 巫麗蘭教授 (中)、施能自先生 (右)
李曉暉先生 (左)、 巫麗蘭教授 (中)、施能自先生 (右)

施能自首先從宏觀角度闡釋一帶一路的涵意,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戰略,而是中國的「倡議」,在這個倡議之下,任何國家也可以加入成為參與者,而不只限於最初提出的66個沿線國家。中國期望能夠用「一帶一路」達致五通,令各國一起分享成果利益。此外,他提出了兩組數字: (一) 在財富500企業中,中資企業數目已連續14年保持增長,達到115家,超越日本而僅次於美國; (二) 去年中國對外投資達1830億美元,增長44%,全球排名第二。施能自認為這兩組數字足以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實力,但他同時指出,中國在發展一帶一路中也遇到不少障礙,例如法律、會計、融資、項目管理等等都有待改進,毗連中國大陸的香港專業人士若能審時度勢,必定可以從中找到新的機會。

李曉暉則從具體操作經驗中,分享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實質困難,當中包括稅務、匯兌風險、法律法規、社會文化以及政權更迭等等。李曉暉舉例指,曾有中資企業在外地設廠,某年政府發出的稅單應繳稅款竟然高於利潤,事後了解才知道該家中資企業的僱員全在中國納稅 (稅率較低),當地政府於是不把這些工人的工資計算入工廠成本,結果令應繳稅款急升。也有一些例子是,曾經有外國地方的稅務人員持槍進入企業稽查稅務資料。李曉暉認為會計師可為這些企業提供專業支援,例如率先了解各國的稅法及規章制度、向企業預警一些風險、或在財務上作出適當的安排規避匯兌等損失。

針對業界瓶頸期

同日,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也聯合舉辦了《突破瓶頸:香港會計業》新書發佈會。此書為研究中心與城大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追蹤香港專業服務研究系列」的首本著作,以會計業界為案例,由2015年8月起通過深入訪談、問卷調查、焦點小組討論、以及分享論壇等,搜集了業界不同的聲音,再根據研究數據,有系統地分析了香港會計業的現況及前景。此書還邀請了會計業界的翹楚以及年輕會計師撰文,陳述各自的觀點,一同探討會計業所面對的困難,並提供可行的出路。

出席培訓的人數超過50人。
出席培訓的人數超過50人。

發佈會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公共政策學系教授及「追蹤香港專業服務研究系列」主編李芝蘭教授主持,分享講者包括替書寫序的灼見名家傳媒社長及行政總裁文灼非先生、撰寫書中各篇章的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董事盧卓邦先生、審查公司財務總監黎惠芝女士、以及劉繼興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郭碧蓮女士 。

香港回歸20年,這個耀目生輝的國際金融中心,會計業發展多年,制度成熟,但近年面對愈來愈多來自不同方面的挑戰,牽起業界持續發展和「瓶頸期」的討論,尤其關注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2017年6月,香港城市大學成立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以會計業界為首個研究案例,自2015年8月起通過深入訪談、問卷調查、焦點小組討論、分享論壇等,搜集了業界不同的聲音,再根據研究數據,有系統地分析了香港會計業的現況及前景。

《突破瓶頸:香港會計業》書影
《突破瓶頸:香港會計業》書影

新書介紹

書名:《突破瓶頸:香港會計業》

作者:李芝蘭、巫麗蘭、陳浩文、甘翠萍 編著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