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9年1月31日晚,薯片叔叔共創社在香港大學舉行研討會,主題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座談會環節由香港大學發展及校友事務部總監徐詠璇女士擔任主持,嘉賓包括創辦人曾俊華、救恩學校顧問校長陳梁淑貞女士、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管理碩士課程副主任陳志邦教授,以及Teach for Hong Kong良師香港項目老師鍾嘉穎老師。四位嘉賓大談教育理念,希望大家反思主流教育,更希望另類教育能突圍而出。以下為四人的分享內容摘要:
曾俊華:家長無需介懷子女在哪裏讀書
我為何關心教育?其實我本行是教育。我在美國讀建築,但讀得不愉快,因此轉讀教育。我授過課,也做過副校長,我花很多時間在設計課程。我在1982年從美國回港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政務主任,另一個是國際學校做第一屆校長。最終我選擇去做政務主任。
為何家長要擔心孩子在哪裏讀書?我覺得每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現在全球一體化,打電話去九龍和去俄羅斯是沒有分別,希望家長不要介懷子女在哪裏讀書。加上現在有網上課程,有成千上萬的人參與,掌握技能才重要,因此我覺得地理的重要性不大。
現在是個人崛起的時代,要看每個人的能力,也要看有多少熱誠去改變。政府是一艘龐大的航空母艦,政策難以作出任何修改,所以我覺得現在從另類的教育着手,然後由下至上,逐漸改變,當另類教育得到群聚效應時,相信很多事情得以改變。
共創社就是將香港的需求與世界各地連接一起,形成一個網絡,在香港作出新嘗試。一個大政策不能改變全世界的,我不相信有一個模式全世界都適用。我相信需要有不同的模式,因為每人都有自己的課程。
陳梁淑貞:增加正向教育 減少考試壓力
曾俊華在個人演講時指出現今的家長、老師、學生都感到困擾。最近做了家長教育工作坊做了調查,差不多90%家長都關注自己和孩子情緒問題。近年我熱衷正向教育,即是正向心理學,值得香港人學習。根據研究,正向關係促使人類長壽、快樂。情緒往往牽引一些想法、做法、決定,所以有正向情緒就能樂觀面對問題。
我覺得教育不止着重知識,更要重視心理。而且小朋友學習時需要投入感。當你不愛學習,怎能學習呢?現代社會有很多事情充斥在腦海裏,如果身心不健康,怎能應對要求、任務、期望、成就呢?要調整心情去應對挑戰。
我們要為社會作出貢獻,應該有「施比受更有福」的想法,因為我們不要只想自己,要顧及身邊的人。
我希望教育牽涉正向心理學範疇,令下一代學習愛,也愛學習。我過去40年教育生涯正是用這個概念。
我的教育理念是「一個也不能少」。老師不是只關注IQ高,分數高的學生。學校裏每一個學生都是備受愛護和尊重。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發揮才華。
我相信以強項為本的教育。每人都有強項,而每個強項都有足夠的鼓勵和信心,令他們能夠發揮,讓他們有信心創造美好的人生。每個人走的路不會相同,不會只有一條路,這才是精彩。
我覺得父母、老師和家長都要在教育花多點時間在教育上。要做好的教育,真的願意付出與小朋友建立關係,互相信任,繼而將自己的言行影響他們。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學生的心聲。
我覺得教育制度真的出現問題。我覺得小朋友不應該在年幼時考試。15年前開始,小一和小二生無需考試。現在小三也盡量不要考試。因為小朋友的創意不是來自考試。現在新加坡的小一和小二都不用考試了。香港可以嗎?如果教育局在政策上考慮學生的年齡和興趣,作出專業和人性化的決定,大家都會開心得多。
陳志邦:另類教育有助建立人際關係
很多香港的家長都是讀主流學校。其實制度以外還有另類的學校。除了本地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外,只有華德福教育、蒙特梭利等另類教育。我很大膽地從港島搬至大埔住,把4歲兒子入讀推行華德福教育的學校。華德福教育是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以人智學為基礎所創立的教育理論。
本地學校只着重知識、技能,而忽略學生的身心健康、人際關係。我們在學校付出的時間比一般家長多。我問在座家長,你認識多少位子女的同學?我不但認識兒子的同班同學,甚至連家長都認識。同學也認識我。兒子的學校活像一個社區。小朋友的教育是家長、老師、學校、社會互相關聯的。
我們不強調”What to think?”,而是”How to think?”。最近哈佛大學校長講出教育的意義,就學生是聽到別人的話後,要懂得判斷是否胡說八道。學生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作為老師,我覺得有三個層次。最基本的層次是將理論和實踐說給學生聽,我稱之為「教」。第二層次是老師將理論告訴學生,學生自己去實踐,我稱之為「導」。如果老師懂得第三層次,才是真正的好老師。老師不告訴理論,理論是老師與學生討論得來的,實踐都是學生做。
我作為教授,我的想法與教導孩子一樣。兒子四個月開始,我就寫信給他,至今寫了172封信給他。我寫信給兒子,第一是社會見到的事情,講解道德的尺度。第二層次是從道德的尺度中,兒子判斷是非。當孩子長大後,我希望做到教育的第三層次,我不告訴道德的尺度,由兒子決定。所以教小朋友和教大學生,教導者都沒有分別。
Christensen的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這本書。書裏提及家長要給小朋友三樣東西:資源、技能、價值觀。價值觀永遠比資源和技能更為重要,決定對錯和成功。書中提及家長要以身教來教導孩子價值觀。如果家長不在孩子身邊,如何影響孩子?所以作者奉勸家長多點與子女相處,因為家長不知道子女何時從他們身上學習價值觀。
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不同的定義,很難定論。但是我怎樣看學生將來會否成功?誰人走得最遠,他就是經常衝出舒適圈的人。人生有四個圈,第一個圈是你喜歡做的事,第二個圈是你做得好的事,第三個圈是世界需要的事,第四個圈是社會給予你的東西。如果你找到四圈重疊的範圍,就會找到你想做的事。
老實說,我覺得教育制度難以改變。如果真的想搞好教育,必須從現行制度裏另起爐灶。以小的實驗開始搞。我覺得華德福教育應該是主流,不是另類教育。孩子加入另類教育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學生過少,成本效益不夠。如果要實行另類教育,往往需要貼近大自然,地點選擇不容易。如果要推行華德福教育,需要一個大花園,最好要一個農場。
我也覺得學生揀大學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以文憑試預計成績去選大學,但任何類型的科目都選,只要能考上大學就可以。結果入讀大學後發覺任何科目都不喜歡。我真心想問學生,讀大學不是選讀自己喜歡的學系嗎?如果學生不能夠修讀自己最愛的學科,就代表制度有問題。我在英國讀書喜歡讀工程系,所以在英國報讀所有大學的工程系。
鍾嘉穎:學生要愈早認識自己
我發現很多人很遲才認識自己,因為香港教育考試為本,所以小朋友沒機會認識自己。
當初我認為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是不斷學習,但投入社會後成長心態不是這麼膚淺。面對社會後,遇上不同的人,遇到學校沒教過的東西,例如怎樣與同事相處、怎樣學習新事物等。怎樣令自己面對失敗,而又從失敗中走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成長心態。
我曾在亞斯理衛理小學任教。學校舉辦過「失敗周」活動,鼓勵小朋友嘗試失敗。學校設計一些遊戲,例如50秒內疊好大量杯子,但學生很享受失敗的過程,不斷繼續嘗試,覺得失敗並不是這麼可怕。
我對成功一詞感到很大壓力,因為不成功會有不良的後果。一個人如何稱為成功?在香港,很多事情會影響你,如果你能認識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喜歡什麼事,其實你算成功了。我覺得家長鼓勵子女告訴感受和需要,表達情感。孩子要及早認識自己,否則長大後容易迷失人生,浪費時間。
我相信教育不止是學校和老師,還有家長,整個社會都做一點貢獻。每人都可以在教育出一分力。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二之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