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goodtalk 主辦,經濟3.0及香港亞太研究所協辦的「電力市場的綠色未來」論壇,早前於在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 LT7 舉行,幾位嘉賓先後向觀眾分享對於電力市場與環保的看法。本社記者到場聽講,將幾位講者的演講內容重點整理,將連續四天刊登。
整理:蔡文康
以下為曹志華教授的演講要點整理:
大家好,多謝主辦機構讓我可以和大家思考一下。今天的題目是「電力市場的綠色未來」,現在的挑戰和展望。首先談談電力市場的背景資料,香港開埠至現在,電力都是由兩間公司:中電及港燈供應,中電供應了大部分地區,如九龍、新界、大嶼山;港燈則供應港島、鴨脷洲、南丫島。
之前周教授也說過,其實這兩間電力公司在供應的規模上,是沒有一個專營權,它們的運作及財政方面受到管制計劃協議監管,為期十年。這次的管制計劃在2018年到期,第一次管制計劃協議於1964年開始,已有50年歷史。
開放市場需處理資產
中電擁有五個發電廠:青山發電廠用燃煤,龍鼓灘發電廠用天然氣,竹篙灣發電廠用柴油,廣東省方面亦有核電與蓄能水電。去年中電的機組容量有 8,888 兆瓦,最高峰大約是 7,000 兆瓦,換句話說,他的備用電量有 26%,比周教授提及英國 2% 的備用電量是高出很多的。去年的受電量大約有 330 億度電,佔全港 75%。
港燈供應的地區比較小,去年的機組容量有 3,737 兆瓦,最高峰是 2,460 兆瓦,去年的受電量大約有 110 億度電,佔全港 25%。
中電、港燈兩個電力系統有一個海底電纜聯網,這個聯網比較弱,主要是當有事故發生後運作,兩間電力公司為了互補便利用這個聯網。
宏觀來看,全港的機組容量一共有 12,625 兆瓦,最高峰大約是 9,490 兆瓦,等於備用電量平均有 33%,而受電量達到約 440 億度電,總資產值高達 1,500 億。有一個大問題是,如果要開放市場,這些資產值應該如何處理呢?
碳排放 全球性的指標
今天的主題是關於綠色未來,政府諮詢文件中提到,香港除了電力供應穩定性高達 99.999%,人均電費比新加坡便宜 30%,比紐約便宜 50% 之外,在環保方面的成就也不錯。但我想提出,當中只是說明了污染物排放大量減低,卻沒有提到碳排放,這是一項很重要的、不是本地或區域性,而是全球性的指標。碳排放是否有所減低?
有些地方我們或需斟酌一下,我們沒有供應商選擇,營運風險大部分也是轉嫁給消費者。至於公平,在平均資產的計算下,9.99% 的回報是否太慷慨?2014 年 120 億的回報又是否賺得太多太盡?
碳排放量方面,在 1997 年達到約 2,000 萬公噸,去年則達到 2,900 萬公噸,是增加了的,因為電力供應在過去十幾年增加了一兆,但從燃料分布中可看到,有超過一半是用炭來做燃料的。
香港的可再生路
可再生能源方面,政府的看法視乎公眾對電費影響方面的意見,還在諮詢中,至於市民是否願意一起出錢來減碳?大家要思考一下。
以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來說,風力發電最少,生命周期包括設備建設、運作及日後拆除時所需的能源。另外,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平準成本,包括燃料、維修等,是十分昂貴的。所以大家要記着,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生命周期很短,但成本比傳統貴一至兩倍。
香港是彈丸之地,亞熱帶、面積小,75% 是綠化地帶或稱郊野公園。香港愈近赤道的話,風資本也就愈少。例如港燈於 2006 年全港第一個使用風力發電,相比外國,荷蘭的風速是每秒 5.5 米,北歐、南澳的風速是每秒 9 米。若風速比較低,風資源較弱,其實 800 千瓦的風力發電理論上是可產生 700 萬度電。去年港燈一個報告卻指出,只產生到少過 100 萬度電,容量系數只有 13%,不是很多。
至於太陽能光伏板發電,香港的太陽輻射資源是不錯的,1,000 千瓦的太陽能發電理論上可產生 876 萬度電,但根據年報顯示,87% 的時間是太陽能沒有發電,因為受到天然環境限制,大家就要思考下,香港的發電系數是否理想。
香港有能力實現100%綠色電力
現在兩電正在倡議大型離岸風力發電,港燈於南丫島以西南倡議 100 兆瓦,中電於清水灣附近倡議 200 兆瓦。這 300 兆瓦其實需要大量風車,如用 3 兆瓦的風車便要 100 座,5 兆瓦的便要 60 座,5 兆瓦的風車高度就是怡和大廈般大。投資方面估計會超過 100 億,所佔海域約一個半南丫島,理論上可生產 26 億度電,實際上可生產約 6 億度電,系數較高,因為南丫島近海平面,風勢較均勻。100 億投資,壽命 20 年,能減少不錯的碳排放。
有人說既然市區難加插太陽能光伏板發電,不如在新界着手。我計算過,村屋 700 呎,約 52 平方米,每塊光伏板組件大約 1.5 米,經計算後發現可產生 2,500 瓦特,投資成本則要超過 10 萬元。
坊間曾提出,如果將所產生的電,減去消耗了的電,還有剩餘的話,能否送回電力公司以換金錢,或減少電費,如送回 100 度電就將用戶電錶撥後 100 度電,以幫補財政。
我認為香港一定可以實現 100% 綠色電力,如政府倡議中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有機廢物處理設施及污泥處理設施,若加上兩電的 300 兆瓦風力發電的話,可能會生產到 16 億 2,400 度電,但是要付出代價。
講者簡介
曹志華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特約教授, 在港燈工作長達30年,曾出任工程設計總經理。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