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以油興國」的算盤還會再響嗎?

自始蘇聯及解體之後的俄羅斯聯邦的百年國運,和石油工業結下了不可分割的關係。但在中東已掌握產油大權的時代,俄羅斯要再次「以油興國」,目前還是荊棘載途。
Three years of revolutionary activity among the workers in the oil industry steeled me as a practical fighter and as one of the local practical leaders ...... It was there, in Baku, that I thus received my second baptism in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There I became a journeyman in the art of revolution. - Joseph Djugashvili
 
1965年至2004年世界主要產油國產油量(單位:每日千桶)
1965年至2004年世界主要產油國產油量(單位:每日千桶)

1965年至2004年世界主要產油國產油量(單位:每日千桶)

 

石油國有化 催生石油外交序章

 
1901年俄羅斯帝國土崩瓦解的前夕,佔全球產油量三成的高加索(Caucasus)巴庫地區(Baku)油源由瑞典人諾貝爾(Nobel)、羅富齊(Rothschild)和同是猶太人的撒母耳(Samuel)三大家族平分天下。這時一名格魯吉亞布爾什維克黨人約瑟夫.朱加什維利(Joseph Djugashvili)被派到這兒組織工人革命,有誰會想到布爾什維克革命,竟然在整個沙俄臃腫而龐大的石油產業鏈中迅速發芽滋長?最終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蘇聯建國,並把整個俄羅斯石油產業國有化,自始蘇聯及解體之後的俄羅斯聯邦百年國運便和石油工業結下不可分割的關係。後來那名心狠手辣的格魯吉亞憤青改名換姓,並登上蘇聯最高權力寶座,他便是約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
 
繼承19世紀末開始的俄國工業革命,蘇聯立國初期工業生產還有可觀的增長。但自實行了斯大林模式的高度中央集權政治和經濟體制後,蘇聯不管工農業均不斷走下坡,漸漸愈來愈依賴石油收入。雖然擁有羅馬尼亞(Romania)油源供給,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建立納粹德國後,為了備戰,早於1932年委託法本公司(IG Farben)開發煤轉油(Fischer–Tropsch)技術和產能,到了1940年,納粹德國已經有近四成油源由煤轉油技術供給。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投入超過300萬精兵於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本來的目的便是要奪取高加索地區的石油資源,以備第三帝國進一步爭霸天下之用。
 
可惜斯大林格勒戰役潰敗後,納粹德國奪取高加索油源野心幻滅,而羅馬尼亞油田及煤轉油產能更先後被紅軍佔領和盟軍空襲摧毀。二戰末期希特勒空有大量先進噴射機、虎型坦克和潛艇閒置,卻沒有足夠的石油推動,也許石油便是蘇聯在歐亞大陸第一場爭霸戰中打敗納粹德國而在世界舞台崛起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1965年至2004年前蘇聯和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產油量(單位:每日千桶)及布蘭特原油價格(單位:美元/桶)
1965年至2004年前蘇聯和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產油量(單位:每日千桶)及布蘭特原油價格(單位:美元/桶)

1965年至2004年前蘇聯和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產油量(單位:每日千桶)及布蘭特原油價格(單位:美元/桶)

 

冷戰以石油爭奪話語權

 
二戰成功後斯大林不但成功建立了包括東歐諸國在內的鐵幕陣營,更啟動了和美國爭霸天下近半世紀的冷戰。1964年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成功由尼基塔.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手上奪權,之後近20年間世界便進入了冷戰的高峯。勃列日涅夫沿用斯大林模式,以石油收入支撐缺乏效率的蘇聯政府和國營事業,建立龐大的軍力,配合石油補貼政策,管治國家和鐵幕陣營諸國。根據 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5,1965年蘇聯、中東和美國原油產量分別佔全世界的21.82%、37.68%和40.50%。到了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時蘇聯、中東和美國原油產量分別佔全世界的34.25%、37.42%和28.33%。
 
其實二戰後西方工業國愈來愈依賴石油支持其工業活動和消費模式,加上美國無力増加產能,因此進入1970年代石油話語權,便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陣營轉入中東和蘇聯這些主要產油國手中。布蘭特原油價格由1965年開始的每桶1.80美元橫行,直至1973年石油危機後更於1974年急升至每桶11.58美元水平。西方工業國陣營大量美元因石油進口而流入中東和蘇聯,而勃列日涅夫利用這些油元(Petrodollar)窮兵黷武,並支持蘇聯對抗美國的冷戰軍事活動。到了1980年布蘭特原油價格更升至每桶36.83美元水平的歷史高位,不難想像當年在需求日増而產能不能提升兼油價急升下,美國在整個1970年代冷戰中佔下風的底因和石油進口的關係。
 
1991年至2004年已探明原油儲存量分佈(單位:千萬桶)
1991年至2004年已探明原油儲存量分佈(單位:千萬桶)

1991年至2004年已探明原油儲存量分佈(單位:千萬桶)

 
成也石油,敗也石油。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沒有利用龐大的油元收入改善鐵幕陣營政治、社會和經濟模式,卻把資源浪費在冷戰軍事競賽和毫無效率的鐵幕國家體制。由於中亞地區開始離開心,1979年蘇聯重蹈一百多年前大英帝國覆轍,開始了近10年入侵阿富汗的戰爭。踏入1980年代,蘇聯受石油產能見頂和因兩伊戰爭觸發的油價大跌雙重打擊,令其無法以油元收入去維持軍力和補貼去維持整個鐵幕陣營。
 

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由於阿富汗戰爭失利和財政崩潰,蘇聯和鐵幕陣營最終於1991年在「蘇東波浪潮」中解體。之後蘇聯石油產能由1987年的高峯每天12.61百萬桶急跌至1996年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的低位每天6.06百萬桶。受惠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石油消耗國興起,石油價格亦由1998年的谷底每桶12.71美元水平開始進入另一浪大牛市,同時亦帶動俄羅斯聯邦石油產能重拾升軌。無獨有偶,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亦於1999年上台帶領俄羅斯進入普京時代。
 
回顧19世紀英俄逐鹿歐亞大陸(Eurasia)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大英帝國曾三次派遣英印聯軍入侵阿富汗以防止沙俄威脅印度和波斯(今天的伊朗),其中於1842年的喀布爾(Kabul)撤退戰中,數萬英印大軍在補給切斷和惡劣天氣雙重打擊下全軍盡墨。1853年雙方在衝突進入白熱化時,曾打了一場殘酷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 War)。這場爭奪黑海(Black Sea)和伊斯坦布爾(Istanbul)出海口控制權的戰爭,最終以俄羅斯軍港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Siege of Sevastopol)血腥告終。同期大英帝國亦在高加索地區串聯反俄分離活動。
 

衝突皆因油而起

 
2001年北約在阿富汗又開始了超過十年的反恐戰爭,乃至2008年和2014年俄羅斯先後在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和烏克蘭(Ukraine)和北約出現軍事對恃,這些地緣政治衝突本質上還是近代美俄爭霸天下的「大博弈2.0」罷!根據美國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Russia” 資料,西西伯利亞(West Siberia)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產油區,佔產量近三分之二。至於格魯吉亞(Georgia)再過一點便是高加索和西西伯利亞的產油區,因此普京捍然在南奧塞梯和烏克蘭進行對抗北約的軍事行動的目的便不難理解。
 
俄羅斯的石油產能和油價變化正正便是近100年俄羅斯人興衰的寒暑表,所謂普京時代的中興,還是脫不了蘇聯時代依賴石油支持建立軍力的舊框架。以2014年計,布蘭特油價雖升至每桶98.95美元水平,而俄羅斯聯邦石油產能亦已重上每天10.84百萬桶,卻還不如蘇聯勃列日涅夫時代的歷史高位。當今俄羅斯、中東和美國原油產量分別佔全世界的21.24%、55.95%和20.53%,而全球已探明油源儲量/生產比率(R/P Ratio)平均值為52.50年,而俄羅斯和中東的 R/P Ratio 分別有26.10年及77.80年。
 
其中因戰亂和國際制裁影響生產的利比亞、伊拉克和伊朗已探明油源儲量分別是484億桶、1,500億桶和1,578億桶。倘若這些國家 R/P Ratio 上升至52.50年,利比亞、伊拉克和伊朗每日原油產能可升至2.52百萬桶、7.82百萬桶和8.23百萬桶。三者合共可較現時日生產水平多11.18百萬桶,佔現時全球日生產水平88.67百萬桶的11.61%!值得留意是俄羅斯和中東已探明油源儲量分別是1,032億桶和8,107億桶,佔全球已探明油源儲量17,001億桶的6.10%和47.70%。
 
雖然近年俄羅斯聯邦油元收入大幅提升,但不管以產能還是已探明油源儲量計石油話語權已經落入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中東產油國手中矣!倘若中東產油國配合歐美工業國增產,未來俄羅斯油元肯定難以大升,普京的俄羅斯分別在中美東西夾撃下的三國時代,要重拾勃列日涅夫時代輝煌歲月還是荊棘載途。
 
圖表:作者提供
 
(聲明:本文所涉及之有關財經之文章,絕粹是筆者研究之筆記,刊登於此以祈拋磚引玉吸納各方指正,目的是以文會友而非就任證券、期貨合約、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工具買賣提供意見。文章內引用的資料及分析,筆者雖盡可能覆核,唯對其真確性和可靠性不予保證。各位人士任何證券、期貨合約、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工具買賣均應自行判斷並承擔自身之投資風險及損失,筆者概不負責。)

朱泙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