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成功關鍵

──明治維新同心同德之謎

明治維新沒有遭到國家大臣強烈的阻撓,在艱辛的時勢仍能昂然舉步,皆因拜朝中重臣集體考察歐美強國,同心同德,心意共識。使他們眼界大開,齊心協力建設盛世藍圖。

時維戊戌歲晚,今年香港不少知名人士過世,令人歎息。120年前也是戊戌年,最哄動國人的是清廷百日維新,戊戌政變。最後以六君子被斬殺於北京菜市口,康有為梁啟超亡命日本而落幕,識者神傷。但在相若時期,離我國不遠的小島國日本,也掀起天翻地覆的維新政治,卻取得空前成就,一躍而成世上強國。個中迥異,殊堪探究。

鴉片戰爭中國敗 東瀛震驚促改革

日本之政治維新動力,由幾個重要因素而推動。先是本國幕府統治腐敗衰落,人心討厭德川幕府,要求革新。繼之因美國軍艦持強扣門,1854年武力逼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要日本門戶開放,面對新世界。其實最令日本舉國上下震驚的,是1840年天朝國的中國鴉片戰爭一敗塗地,屈膝賠款割地求和。因是之故,全國上下均期望國家改革,奮力更新。

筆者認為明治維新最重要的一筆、是1871日本使節團前赴歐美考察之行。此事影響極深遠,而我們讀中學少有提及。使節團由48位日本國家重要大臣、和60經選拔的優秀青年登上美艦同赴歐美國家考察。其中大臣岩倉具視、木戶孝允、大隈重信、大保久利通及伊籐博文,於明治維新影響至巨。此次美艦載着這批日本政壇精英,考察歐美歷時22個月,遊歷訪問12個國家。旅程中使節團每月和日本政府互相通報兩次,使互知國內政治情況和使節團在當地的見聞。他們回國後出版了2110頁的《歐美回覽實記》,讓國內知識分子間廣為流傳世情資訊。

因美國軍艦持強扣門,1854年武力逼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要日本門戶開放,面對新世界。(Wikimedia Commons)
因美國軍艦持強扣門,1854年武力逼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要日本門戶開放,面對新世界。(Wikimedia Commons)

日本以歐美為師  清政府保守顢頇

使節團每到一國,首先拜會國家首腦,政府要員和當地知名人士。他們考察政府組織、議會功用,法院權力,三權分立機制。亦對各地港口、要塞、工廠、商業機構、學校、報社、褔利設施均進行仔細考察。他們對一國的經濟發展極其關心,對英國的工業成就着迷。足足用4個月時間,訪問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等英國25個城市。此外,對美國教育制度極感興趣,認為美國教育普及,程度高,是美國富強主要原因。

是次考察,無異使當時日本政府領導層走進現代化政治制度沃土,大開眼界,解放了狹隘的中古政治思想。此時的清政府,則消滅太平天國不久,湘軍解散了,淮軍獨享勝利果實而自高自大。相對於天朝之國的清廷政府,即使有先知先覺者提出維新,而面對一群既得利益的朝中無知顢頇大臣,所得是阻力重重。當時中國亦缺乏具對世情如此高瞻遠矚的人物,可見兩國之維新運動,一開始已知其成敗。

三政策移風易俗 天皇帶頭食牛肉

礙於篇幅,本文只能略述明治維新概要。先是日本西南強藩決定武裝倒幕維新,得天皇、人民及英國支持而成功。1868年,睦仁天皇改號明治,政治權力歸附年青的明治天皇。國家首先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各藩關卡,發揮自耕農的積極性增加農產。又將實物地租改為貨幣地租,地主付稅按土地肥瘦加減。

1881年完成地稅改革後,對推動維新影響深遠。因日本人對耕牛像中國人般愛護,不吃牛肉。為改善日人體質,國家鼓勵人民吃牛肉,由天皇示範帶起作用。同時嚴禁民間私鬥、禁人口買賣。國家制定三大改革方向,以西方為師。提出「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和「富國強兵」三大口號。

明治政府於1868年開始選派數百名學生出外留學,最初往英美,後來德國強大,則多到德國留學。維新建立歐式教育體系,皇族與平民一律可以接受教育,廣開民智。1872年推行義務教育(非強逼教育),在東京成立師範學校培養師資,1908年入學率曾達97%。

重金聘外國學者 發展交通開礦山

明治政府把全國分為8個大學區,每區設一所大學,每大學區設32個中學區,每中學區設210個小學區。全國共設8所大學,256所中學,35760所小學。造成一個金字塔型學校體制。政府對高等教育尤為重視,重金聘用外國學者,培養科學文教人才。創立東京大學時全校教授39人,高薪外籍教授佔27人。全校外籍教師薪酬佔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國家樂於支出鉅額教育經費,培養人才。

明治政府同時提高工業農業生產水平,政府統領全國經濟建設,扶助私人企業。大財團和政府建立關係親密,出現三菱、三井等大型企業。國家派員留學外國,學習先進知識技術,聘請外國專家回國幫助推動發展。

1870年修築東京至橫濱鐵路,政府避免借用外債,在倫敦發行100萬英鎊公債,折合488萬日圓。1878年發行創業公債1250萬日圓,作為資金,建設鐵路,開發礦山,亦建港口、公路和引進外國紡織機。為使外國專家安心在日本工作,待遇極高,薪俸都超越本國高級官員。

與教育工業發展相輔而行的,是發展國內通訊及文化事業。當時大事發展新聞、報章、雜誌事業,普遍提高人民知識水平。有統計1912年出現報刊雜誌2227種。由此而觀,一個沉睡的中古國度,一朝甦醒過來。

明治重臣心意通  一朝得志顯野心

綜論明治維新沒有遭到國家大臣強烈的阻撓,在艱辛的時勢仍能昂然舉步,皆因拜朝中重臣集體考察歐美強國,同心同德,心意共識。使他們眼界大開,齊心協力建設盛世藍圖。國中管治階層無從中作梗之員,致能順利展開曠古治國大業。

唯世事正如《老子》所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生。」日本明治維新尚帶來天皇地位神格化,發展軍國主義和侵佔鄰國的野心日漸高漲。致使不同時期,帶來不同國運。

談日本明治維新之福禍相隨(上)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