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一本著作《最重要的日常:讓人生活得更自在》,這本小書是由兩位日本學者合著的。其中一位山下英子曾到中國山西太原一深山佛教聖地,認識了一名年輕僧侶。僧侶謂:生存、生活、演化當中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必須腳踏實地。闡述了從日常生活中達到精神上的演化,令山下英子感到驚訝。
忙碌的都市人,日常生活只是一天一天地過,沒有回顧,更談不上反省。如果沒有獨立思維能力,在羊群心理的影響下,就這樣令今天的成人嚴重操控孩子的日常生活。我嘗試把書內的看法放在今天孩子的生活,作個比喻,希望成人能重視孩子正常生活的需要。
大多數「文明病」都是過剩所造成。吃得多、喝得多、說得多、站得多、睡得多、走得多、想得多……尤其今天,資訊過多,確實造成心理壓力。如「癌」字,「疒」旁加上堆積如山的物品。如能將各樣一切簡單、純樸一點,相信對生活會好一點。請留心聽一下,人們最深層開心快樂的笑聲,永遠都是不用花費的。
「生活過剩病」對孩子來說是絕對不健康的!我們學界稱「幼兒教育」為「生活教育」;如果生活過剩,就等於「教育」過剩問題出現了。幼兒還未完全是「成熟的人」,只是處於發展當中的、正在建構當中的人類;幼兒的生活全是為了「發展(建構)」而過,這是孩子的天職。而「發展」最重要的元素是「生活」。今天孩子的生活確是出了問題,積累多年,形成了「生活過剩病」。
過多或過剩涉及空間不均的問題,收納的滿溢出來,輕則形成發洩,重則形成壓力症及焦慮症,小小的人兒根本承受不了,導致白天食不好、晚上睡不好。成人帶孩子進進出出參加一大堆興趣班、遊戲班、補習班等等的勞累及焦躁,就知道這是不正常的生活。根本在於不必要的實在太多,令人無法消化、無法溶解、更加無法吸收。造成日常生活的疲憊,疲乏無奈又導致感覺遲鈍,減低感覺器官的感受性能力發展,剝奪了積極進取的蓬勃生氣。對發展重要的「空間」反而沒法獲得,導致孩子無法以輕鬆自然的「正常生活」來獲得健康的發展(正常化)。空間 (亦即時間)有助於分解、融合、統合;即分析、整理、收納。「空間疾病」形成愈久,危險指數愈高,病發頻率愈密。發脾氣、尖叫、無理取鬧等負面情緒不斷;這更導致孩子發展出排斥、放棄、浪費的心理,就是要棄掉。
去除多餘「偽教育」 讓孩子自動學習
人有兩種自我保護本能,一種是保護身體的、另一種是保護精神的。因為童年的日常活動處於被動及壓逼下,他們需要慣常採取這樣態度去處理過剩的,這只是出於免除自己受壓的保護精神健康本能。日子有功,而長大後心平氣和的聆聽、靜心觀察的等待、信任的跟隨及開明的思想,將與年輕人無緣。換來的卻是排擠、捨棄、不懂珍惜的異常發展。
自覺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習者自覺不足,不是被逼填滿,令其自動自覺形成學習動機、積極進取。零至六歲的幼兒本身就有着這樣的優勢,他們天性便是積極、正面、樂觀、主動、進取。常常弄到自己很忙產生開心滿足,他們忙碌的程度,比起勞動的工人更甚。而「自滿」的心理問題是個人感覺到消極、負面、悲觀、被動等狀態下,而被逼強行接受而產生的。
作為成人,我們需要去除過剩的多餘資訊,輸入一些科學的、有理據的教育觀點,不是麻木的跟隨羊群、人云亦云,免除間接或直接造成孩子無必要的傷害。我們的大腦與電腦最大不一樣的,是我們沒有「刪除」的按鍵。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有責任整理一下我們大腦的東西。
重要的不是贏在起跑線,最重要的是「正確在出發點」。我們不鼓勵比賽,我們鼓勵是大家和平的共同發展。讓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願景實現, 請家長在新的一年,重新再設定自己的「教育出發點」,「收拾」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願祝所有孩子能有開明的、願意學習的父母,把多餘的「偽教育」污垢去掉,把拔苗助長的旁門左道掃除,讓孩子重新踏上身心健康發展空間的康莊大道。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