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寬烈一生傳奇,他是香港最大校服供應商豐昌順的第二代老闆。家族生意不用他操勞,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讀書、作詩、寫文章、逛書店,見到有用的文章便影印備用,家中另外存有大量剪報,閒來他便把影印本和剪報資料做成一本本剪貼簿,每本剪貼簿都寫上自訂的書名,然後鈐上「方氏寬烈」印章。
日子久了,剪貼簿愈積愈多,他便把剪貼簿拿到北角青年書局寄售,有段時期,青年書局湧現了大批方詩人剪貼簿,每本標價30元至50元左右,起初少人問津,一般人以為這是胡亂糊貼的舊報紙,送也不要。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識之士買下其中一批,發覺資料很有用,例如其中一兩本是介紹華人作家的筆名,是方寬烈從多方面搜集得來。
剪貼簿獲搶購一空
一個早餐的價錢便可以買到一本具參考價值的資料冊,簡直是超值。消息傳開之後,上去青年書局尋寶的人愈來愈多,沒多久,剪貼簿被搶購一空。方詩人離世後,識其大名的人反而愈來愈多,主要是多了一批步入中年的愛書人,有人一直在找尋方寬烈剪貼簿下落。半年前,本港「三劍俠」舊書拍賣群組中忽然有方氏剪貼簿拍賣,群組版主李偉雄說是書友交給他代拍的。拍賣成交價出乎意料的好,有些拍到500至700元。方寬烈生前哪會想到其剪剪貼貼的東西如此受追捧。
筆者認識一位姓車的老先生,他早年經常到青年書店尋寶,他曾向我出示過幾冊方寬烈的剪貼簿,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怪東西」,心想:「有冇搞錯?影印本都可以拿出來當書賣?」之後,我發覺是好東西,於是跟老車上青年書局碰碰運氣,雖然已近水尾,也給我撿漏了好幾本。其中一本特別有意思,它是方寬烈的私人日記摘錄,記事年份從1967年3月1日至1973年9月24日,橫跨7年,如果日日記就不得了,方詩人只摘錄部分整理成冊,內容已很豐富。
與曹聚仁聊天摘錄
最後一篇(1973年9月24日)是記錄方寬烈到港島大坑道25號天台曹聚仁住所探訪曹氏,跟他閒聊,「因他(曹聚仁)獨居太寂寞也。」話題談到30年代上海文壇情況,曹聚仁滔滔不絕,對魯迅、老舍、林語堂、郭沫若等人逐個點評。方寬烈在日記裏引述曹聚仁說:「魯迅和郭沫若是死對頭,他倆有一時期同在上海,可是始終沒有見過面,但卻時常發表互相攻訐的文章。他隨即拿出一本老舍編的幽默文選,指出裏面兩篇文章,就是他倆化名所作的諷刺筆戰。」
閱讀方寬烈這本「日記摘錄」要很小心,因為他會把部分日子搞錯了時空,例如上述記錄探訪曹聚仁的日子是1973年9月24日,但同一本日記的1972年7月24日卻有這樣記錄:「晨接高貞白先生電話,驚聞曹聚仁已在昨晨10時半,在澳門鏡湖醫院去世……」翻查資料,曹聚仁確於1972年7月23日去世,方詩人在曹聚仁死了10個月後,才去大坑跟他閒聊,肯定是搞錯了日子。瑕不掩瑜,閱讀方寬烈流落民間的剪貼簿和資料冊,很有得着,表面上平平無奇的舊紙張,竟是研究香港文學的珍貴史料。」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