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朋友們都知道我們夫婦喜歡旅遊,多年來足跡幾乎遍及全球,但是卻沒有去過印度。(作者提供)
旅行團第一天的節目在早上開始了。全團共30人,大家自我介紹,除了澳洲、加拿大和香港各有二人之外,其他全部來自美國。導遊是一位中年美國女士安妮,當她知道大家已經熟讀她事先派送到我們房間的資料後,便簡單地重申幾個要點:第一、印度不幸有許多人以乞討為生,尤以孩童為多,但是大家切勿給他們錢,因為這樣做只會鼓勵更多人加入乞丐行列以及利用兒童乞討;第二、盡量利用旅館的衛生設備,因為印度在這方面的條件較差,如果必須利用公眾設備,務必自帶廁紙;第三、印度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但也頗具挑戰性,航機、火車誤點以及交通堵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旅途上的經歷可能比目的地所見更具教育性及戲劇性;最後、她再重申為了健康,切勿吃喝任何非旅行團提供的食物及飲料。
紀念陣亡將士的印度大門
接着大家登上一輛巨型旅遊巴士,駛出旅館時,導遊向我們介紹了今天要去參觀的新德里景點,同時我們每人獲派一瓶飲用水。此時巴士已經到了一條大街。我雖然事先已經看了地圖,但仍是認不出那是什麼地方,只見街道很闊,頗有氣派,此時聽導遊指出,右邊高處是國會大廈、那是總統府,她指的是高坡上有兩座宏偉的古老大廈,並且解釋說它們就是英國人在殖民時代建造的議會大廈和總督府。接着巴士來到一條非常有氣派的大街,筆直的駛去,可以看到前面是一個迴旋處,在它的中心有一座好像巴黎的凱旋門那樣的建築,原來這是印度門(India Gate)。導遊說,這個大門建於1921年,是紀念在1914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及1919年英國和阿富汗的第三次戰爭中陣亡的九萬名印度士兵的紀念碑。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家都知道,但第三次阿富汗戰爭是什麼呢?就讓我來補充一下。
各國對印度虎視眈眈
原來阿富汗自古以來就不斷向印度擴張勢力,並且曾經統治過印度大幅土地,所以自從英國勢力進入印度後,就對阿富汗十分戒懼,而北面的俄國沙皇又通過阿富汗對印度虎視眈眈。於是英國在19世紀就發動了兩次對阿富汗的戰爭,使阿富汗聽命於英國。第三次阿富汗戰爭據說由阿富汗於1919年5月發動,入侵印度,於是英國就向阿富汗宣戰,戰爭的結果是雙方都宣稱勝利,對英國來說,阿富汗從此被趕出印度,對阿富汗來說則是英國承認了它的獨立。其實阿富汗和印度雙方軍隊死傷枕藉,可說兩敗俱傷。事後英國人在新德里建造印度門,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亡者加進去,一同紀念。看到這座紀念碑,我不禁想起英國當時能夠擺脫阿富汗,可說頗有遠見;俄國一直覬覦阿富汗,因為由此可以通向西藏和印度,到了蘇聯時代,就曾佔領過這個國家,但是美國卻伸出援手,終於令北極熊鎩羽而歸;然而到今天美國仍陷足於此,只能說是美國對阿富汗的歷史研究不到家,不明白前車之鑒!
旅遊巴上的所見所聞
閒話少提,大家還沒有看清楚這座著名的門,它已經被拋在後面了。有同行的人要求轉回去拍照,但是導遊說,我們以後常常會經過它,所以還有機會。她的話倒沒有錯,我們的確好幾次經過此地,但都是坐在旅遊巴上對它驚鴻一瞥而已。總之,我們第一次遊覽新德里所見是街道很闊,大小車輛也極多,還有載客的機動三輪車和香港人俗稱為 「綿羊」的小型電單車,所以頗為擁擠。我起先對那些載客的機動三輪車沒有多加注意,但是內子忽然對我說:「快看那輛車!」我順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發現一輛很小的三輪車正在我們的車窗下,由於前面交通堵塞,讓我們有機會對這輛車看得很仔細。我發現車內居然坐了五六個婦女,真不知道她們是怎麼擠進去的,她們雖然被擠得緊緊的,但卻個個坐得端端正正,頭髮梳得又黑又亮,身上穿着顏色漂亮的紗麗,並保持着大方的神態。我們同時可以看到一輛私家車內也端坐着幾位婦女,也穿着漂亮的紗麗;很顯然,她們的身份要高出三輪車中的婦女們很多,但三輪車中的幾位婦女居然在相對極差的條件下仍舊保持着一定的儀態,頗使我驚訝。從此我不斷透過車窗向四處張望,看到行人道上步行的人很多,男士們的服裝以西式便服為主,而且非常隨便,但婦女們卻以穿紗麗的佔了絕大多數,穿西式衫裙的只有數個而已。我再仔細觀察,發現沒有人戴口罩,仰視窗外,天色相當晴朗,大概污染還不算太嚴重吧。
孩童向旅客乞討為生
我們停留的第一站是庫杜布塔(Qutab Minar),又名勝利塔(Victory Tower),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指定的文化遺產。大家還沒有下車,就看到巴士的門口已經擠滿了一群乞丐。他們主要是小孩,男女都有。我們的導遊連忙提醒大家不要給錢。我們已經魚貫下車,那群孩子們果然一擁而上,個個口操英語,伸手乞討。此時導遊的兩位印度副手,將圍上來的孩子們隔開,讓我們下車,並且保護我們快步進到入口處。我回頭看一下,那些孩子最多五、六歲,衣衫襤褸,但是卻面帶笑容,個個伸出一隻手向我們要錢。當他們看到我們逃向入口處時,人人緊跟不捨,直到我們進入安全地帶,他們才做出無奈的表情望着我們。大家看到這種情況,都覺得很心酸。但是我們都明白,給他們錢只有助長乞丐隊伍的滋長!
我起先聽說我們來參觀的是勝利塔,以為又是英國殖民地時代的建築,卻原來是第一個征服德里的穆斯林領袖、德里蘇丹(Delhi Sultan)庫特布丁‧艾伊拜克(Qutab-ud-din Aibak)於11193年興建的。為了宣揚他的豐功偉績,這位征服者把這座塔建立在被他打敗的印度(Hindu)最後一個統治者的城堡的廢墟上,表示穆斯林永遠把印度壓在底下。不過這位庫特布丁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座高達73米(約240英尺)的塔完成,而在只建造了底層之後就去世了。其後由他的繼承者在1368年建造到第三層,又由其後人在1388年左右完成最後兩層。它是全世界最高的磚造伊斯蘭塔(Minaret),裏面有石級可以登上頂部,但是因為曾經發生意外,所以現在已經不准登臨而只讓人在塔下觀賞了。
塔影是上帝阿拉的影子
這個塔的周圍被佈置成一個公園模樣,供人遊覽。旁邊有一個小小的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院。公園一側有一道石壁和拱門,建於十四世紀,但已經殘缺不全了,從石壁後面望向那座高塔,因為有拱門作前景,畫面很美麗,但是只有一個通過拱門的角度可以看到塔的全部,因此大家都爭相在這唯一的角度拍照。拍完照片走出去,看到太陽正好斜斜地照向高塔,並且在地面上留下長長的塔影,據說教徒們相信塔影就是上帝阿拉的影子,使一些喜歡拍照的人又紛紛往取景,但是拍到塔影就拍不到塔的全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感到無從取景,就只能收起照相機而離開了。
這是我在印度接觸到的第一個近千年前的古跡,想不到就是回教徒征服印度的紀念物。此後漸漸知道,印度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受到來自西北方的異族侵略。12世紀時被建立庫杜布塔的回教領袖征服,使當地人受到相當大的災難;此後征服了印度大部分地區的莫臥兒王朝是蒙古人,也是信奉伊斯蘭的回教徒,他們為了長治久安,和當地的王公們互相包容,從而維持了實際統治者的地位,在這幾百年中,許多當地人也皈依了穆斯林,使印度維持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信徒們和平共處的局面。其後英國勢力入侵,擊敗了莫臥兒人,於是大批穆斯林的信徒們,也和印度人一樣成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臣民了。
幅員遼闊的印度雖然被回教徒統治了好幾百年,但印度人(Hindus)在人口中仍是多數,而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則成為維繫被統治者們的韌帶。穆斯林和印度教的信徒們在各個朝代中雖然大致上一直和平相處,但仍間有勃谿,埋下了1940年代獨立時決定兩國分治所衍生的衝突和悲劇!
參觀完了歌頌穆斯林征服印度的勝利塔,出來上巴士時又要再度衝過兒童乞丐的包圍。我們團中最後上車的那位女士還是給了一些錢給其中一個背負着更小的幼兒的小女孩,她拿了錢緊緊握住,一下子就鑽出人群,跑得不見蹤影。我們上了車,下面的一群童丐們還揮手向我們說 「拜拜」!
延伸閱讀:
本文摘錄自《印度風貌》第四章,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