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來了,豬年來了,西貢鹽田梓村村民陳家傑和一班義工又要開灶蒸製50斤重的圓籠茶粿。圓籠茶粿每個直徑2呎,單是糯米已用25斤,用柴火連續燒15個小時,工程可算浩大。
西貢鹽田梓村是香港少數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有近300年歷史,曾為陳姓客家人居住,全村信奉天主教,村中建有百多年歷史的教堂聖約瑟小堂,是全港保存最妥善的鄉村教堂。這所獨具特色的鄉村教堂,2006年更獲得聯合國亞太區文化部頒發的「文物優異獎」。近年,鹽田梓村民把小島發展為集宗教文化、客家文化、鹽田保育的旅遊景點,假日吸引不少遊客從西貢碼頭乘街渡前往參觀。
鹽田梓的傳統習俗
每年春節大年初三鹽田梓舉行新春團拜,不少早已搬離的原居民回島過節,陳家傑便會把兩個預先做好的巨型圓籠茶粿,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他們先把圓籠茶粿用鐵線從兩頭扯切,然後放入鐵鑊煎一煎便可享用。
製作圓籠茶粿原來是鹽田梓的傳統習俗,但因為原居民大多搬出市區生活,這門手藝已荒廢多時,屬於年輕一輩的陳家傑,幾年前有意讓這個傳統在島上復現,他「苦心學藝」,終於掌握撈粉、落糖、落柴燒火的竅門。過去幾年,陳家傑召集得公立醫院一批醫生護士義工,到鹽田梓整圓籠茶粿。他們每次做4個大茶粿,其中兩個在年初三享用,另外兩外會留在年初七拿到西貢墟讓街坊分享。今年因為流行性感冒來勢洶洶,醫院人手緊張,陳家傑在朋友協助下召集了另一批來自各行各業的義工,準備這個月的28日和29日上島開爐做大茶粿,歡迎市民前往參觀。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