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為新一年訂立計劃(兼忘記去年計劃落空)的時間。學識淵博、一目十行的文人雅士知識分子,都會在這時候分享目標書單,告訴世人自己將如何在學問上更上層樓。只是在社交網絡的渲染效果之下,如此純潔的一個動作,也隨時會演變成一場殺氣騰騰的罵戰。
新年出書單 名人打對台
話說聽眾以百萬計、擅於長篇訪問對談的名人Lex Fridman,除夕在Twitter貼出未來一年計劃要讀的書單,目標是一星期一本。書單上既有經典名著,亦有近年流行的話題作,由於我大部分沒有讀過(或者讀過但忘記了),所以不敢評論,總之很欽敬很佩服就是了。
誰知道書單一出,早年憑《黑天鵝》等著作走紅的Nassim Nicholas Taleb就發文攻擊,沒直接說清楚書單有何問題,只說自己多次拒絕Fridman的嘉賓邀請,這書單就是最好理由。語焉不詳,兩位名人的信徒隨即各自解讀繼而互相謾罵。其他以學問高人自詡的名筆名咀,見兩邊戰況激烈,當然也加入戰團,講這本書那本書如何好如何差,再講書單上為何沒有這本書那本書。
一時之間Twitter上書香四溢,人人爭相表演,一邊努力顯出自己有品味有深度,一邊揶揄別人智力低水平差。套用英文術語,這是一場壯觀的intellectual onanism,一洩如注,無不自我感覺良好。事件最大贏家,也許就是兩位主角,兩日之內Fridman的貼文有超過3000萬人看過,Taleb的貼文亦有近1000萬人瀏覽,各自都增加了信徒,而信徒的意志亦更為堅定。
閱讀表演 歷久不衰
電影一般數小時,看一遍成本不高。就算電視劇,十數小時就可看完一季。視覺藝術原作可能要到外國才看到,成本高一點,但在旅遊費用甚低的今天也不怎麼值得炫耀了。唯獨讀書這活動表演價值一直甚高:要讀完一千幾百頁「鉅著」,既花時間又花精神,對語文及理解能力有要求,讀過某本書是個要向全世界宣布的成就。在社交網絡出現前,要作這種表演就要在公眾地方拿着封面向外的「鉅著」,效果較小。今時今日只要將書配以一杯咖啡的照片上載,能夠觀賞的人就多得很了。
閱讀作為一種傳達訊號的表演,有一點我還是想不通。要扮看過一本書不難,只要到網上隨便抄一堆,又或向ChatGPT等人工智慧查詢就可扮得似模似樣。既然如此,理論上人人都可聲稱博覽群書,炫耀價值應所餘無幾,閱讀表演這活動為何歷久不衰?要解答這問題不容易,我推薦大家看以下10本好書……
大家新一年有什麼閱讀表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