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1997前與1997後,香港傳媒出現了不少質變,這些變化與香港的文化與經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1997金融風暴的影響,更是不能忽視。
撰文:李少南(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
回歸前:以政治問題為主調
在60、70年代以後,香港社會形成了本身的獨特文化。回歸以後,中港兩地的文化衝突,在傳媒內容及操作上反映出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國內湧至香港的人口劇增,造成很多經濟及社會問題,故此港英政府在1950年4月關閉中英邊境,中港兩地人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自由出入。自此,香港的人口穩定下來,土生土長的新一代人數慢慢超越中國出生的居民。到70年代之時,由於中國經歷了十年大亂,而香港卻在此時經濟起飛,中港兩地的政治及經濟差距,愈拉愈遠。加上香港本地的大眾文化,透過電視的推動,蓬勃發展,香港人逐步形成本土身份的認同。有研究顯示,香港人自認為勤奮及適應力強,而大陸人則教育水平低,專制而且貪污。
當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之後,香港人見到的是一個貧窮落後、官僚專制的大陸社會,它令香港人進一步感到中港兩地的差異。此外,自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之後,香港一般人對中國共產政府不存好感。香港人的反共情緒在中英爭拗及「六四事件」的影響下,在回歸前一度達到頂峰。
香港媒體在回歸前的政治主調,配合着香港人的情緒及訴求,以香港為本位,強調民主抗共、質疑一國兩制、排拒京官,突顯中港兩地的政治、經濟、法律及文化差異。這種主調在回歸後才開始改變。
回歸初期,原來鬧哄哄的中英爭拗一下子沉寂了。媒介及香港巿民都對新政府採取觀望態度。香港特區的新領導人及其班子呼籲香港人關注民生,不要讓香港成為政治城巿。話尤未已,一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吹至香港,令香港的政經形勢大大改觀。
1997金融風暴 改變傳媒新聞框架
金融風暴在1997年中剛起之初,大家都不以為意,以為只是亞洲發展中國家才有此問題。香港這時的地產巿道仍然暢旺,股巿仍屢創新高。但這場風暴不久便把香港的樓巿及股巿推倒,失業率逐步攀升,經濟自1997年底開始衰退。
回歸前,絕大部分香港人只會想像1997年後,港人的言論空間會收縮、政治民主會倒退、新聞自由會被壓抑,結果誰也沒想到,首先出問題的是經濟。由於地產巿場急速崩潰,物業價值短短一年之內下跌超過40%,令很多擁有物業資產的人,突然成為負資產階級。在經濟不景及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社會怨氣不斷累積,政府官員成為出氣的對象,而媒介便成為發洩怨氣的渠道。
從1997年底開始,新成立的特區政府成為巿民及媒介的主要批評對象。公營部門濫用或浪費社會資源、辦事不力、偷懶、不禮貌、官僚作風等等,全都成為報章雜誌的重要題材。當然特區政府的措施確有不善之處,特別是眾多重大政策,如政府年建「居者有其屋」單位8萬5千個、母語教學、政府部門私營化、中學教師英語評核試、版權法修訂等等,都沒有廣泛諮詢便倉促執行。結果很多本意良好的政策,因為推行不當而問題叢生。
由於經濟下滑,加上新的特區政府缺乏認受性,政施又做得不好,「關注民生」及「針對特區政府」便成為1997後新聞媒介的新視點。它們取代了1997前的「關注政制發展」及「抗拒中國政府」的新聞框架。政府官員在1997之後動輒得咎;坐政府專用車順路買菜遭罵、高官太太到深圳買冒牌貨遭罵、司長讓秘書打電話回家吩咐私事也罵。食環署人員不禮貌對待及冤枉巿民、渠務署工人躲懶、房屋委員會轄下樓宇出現短椿問題,就更引起軒然大波。
這時的電視及電台時事節目也與其他媒體看齊,但是由於電子媒體都由政府發牌及監管,它們對政府的批評,一般沒報章雜誌那樣猛烈。其中較為尖銳的時評節目為商業電台的電話接聽(phone-in)節目,特別是由鄭經翰及黃毓民二人主持的最為鋒利。鄭經翰為商業電台早上主持的《風波裏的茶杯》在回歸後幾年,一直高踞電台收聽率的榜首。
公營台香港電台由於1997前未能「公司化」,在回歸後,仍以政府部門的身份運作。其中較為尖銳的時事節目有電台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及電視節目《頭條新聞》。後者在1997年後經常受到左派人士的打壓。這些尖銳的時事節目反映了巿民的訴求,一般為巿民接受及欣賞。
回歸後的經濟轉變與媒體運作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後,社會上有些情況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有些則不是那麼明顯。首先,在經濟制度方面,香港仍然實行資本主義,私營企業仍是經濟的主體,謀取最大利潤是營商的最高目標,市場以自由主義為圭臬,政府經濟角色仍以維持自由巿場及公平競爭為最重要。但是整體經濟卻在金融風暴下,持續收縮。原本在2001年中,香港經濟有復甦的跡象,但9月份發生震驚全球的「911恐怖襲擊」,香港經濟進一步下滑,失業率在2002年底攀升至7.3%。2003年「沙士」疫情出現,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該年的失業率上升至7.9%。幸而疫情在2003年下半年開始消退,經濟慢慢復蘇過來,到2008年,失業率回落至3.7%。但不幸地,2008年底又出現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把2009年的失業率又推高至5.2%。
回歸後這十多年,香港經濟就是這樣浮浮沉沉,既沒有長足發展,也不是衰退蕭條。在經濟不景時,廣告費收縮,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商業媒介為求生存,必須留住讀者聽眾及觀眾,藉以維持廣告收益,煽腥色的材料在競爭下很難減少。市民關心的經濟問題及政府挽救經濟的措施,也成為了媒體的重要題材。除了使用譁眾取寵的材料留住顧客外,削減人手及節省開支成本也是普遍的現象。原來已不大賺錢或虧蝕的媒體,由於經費減少,素質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為了生存,媒體大幅割價以求保住原有的廣告客戶。惡性競爭下,賺錢的媒體也會利潤下降,繼而影響媒體內容的素質。除非香港經濟能夠持續一段長時間的好景,又或者有一些媒體整合或結業,減少市場上的競爭,否則煽腥色的內容將很難減少。
本文內容摘錄自《香港傳媒新世紀(第二版)》第一章,李少南編,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標題為編輯所擬。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