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以每況愈下──失去尊師重道循序漸進支柱

香港教育的方向愈走愈歪,因為教育之目的、除了教導後輩基礎的知識外,還應教導立身處世的道理,而後者更為重要。近30年來教育的走向漸漸偏近前者而忽略後者。

本人在教育圈子有個奇怪的經歷,曾經教過大學、中學和小學,包括私校,津貼學校和成人教育。曾經讀過義學、私校,官立中小學,教育學院、大學和研究院,當過前線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對教育圈子感受良多。本文談談近30年來對教育政策的觀感。這是籠統的說法,因香港教育千頭萬緒,千瘡百孔,難以一一析述,談些核心問題,也許較容易知道究竟。

語文基礎訓練極其重要

香港教育的方向愈走愈歪,因為教育之目的、除了教導後輩基礎的知識外,還應教導立身處世的道理,而後者更為重要。近30年來教育的走向漸漸偏近前者而忽略後者。教育辦得好有兩條基本支柱,一是尊師重道,其次是施教上要循序漸進,可悲的是這兩種風氣愈來愈模糊,變得脆弱不堪。

教育的基礎是語文教育,因為語文是學習的工具。小學時有紮實的語文根基,學習什麼都易於上手。而無論中英文,都應在小學開始悉心培養。一位以前的小學生20多年後事業有成,找到筆者話舊,正奇怪他何以能脫穎而出。他說因為小學英文基礎好,中一二時同學十天八天讀完一本課外書,他一兩天便讀完,一年中已比同學讀許多書。一語中的,確成理之言。

當局輕視學童的記憶能力

一般學生的語文水平又何以江河日下呢?當然有許多原因,但當局的政策實難辭其咎。小學語文初期應重視各類詞語的認識和運用,因為詞語是文章造句的磚瓦木石。筆者當年參加小學會考,學校除課本外,還學習大量詞語。包括同義詞、相反詞、成語、配詞、句序的認識和造句。老師說要學習一個詞語,除了懂得寫和讀,還要懂得造句,要能清晰表達詞義。做習作和測驗考試時若不懂答案,之後老師會逐一解說,要做謄正,使學生最終能完全明白。當時為了加深認識和便於記憶,難免常背誦詞語成語。其實背誦詞語和課文,是學習語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筆者初年教學教導小學語文時也是如此,但後來視學官視學,對全體中文老師說,命題要取消造句,因為對學生太難了。考試測驗沒有造句,平日練習機會更少了。漸漸學生便出現不少病句和劣拙句子。後來,也不贊成校方考相反詞、配詞、和語序這一類題目,認為這類題目太注重記憶。結果學生語文能力應聲下降;又不贊成朗誦課文。自始學校少有琅琅書聲,後來社會便出現不少懶音。這樣一變再變,結果幾年後學生語文能力普遍下降,能寫通順句子的學生愈來愈少。

考試方向的誤導

大概1979年,升中試改為語文測驗,變為數字推理與文字推理。文字推理的一些試題形式和格調近乎荒謬。例如分兩組,甲是紅色、綠色。乙組是荔枝、西瓜。能把綠色聯上西瓜,紅色聯上荔枝便得分了。這樣只要求認識字詞表面意思,再無探求字詞深度的學習。對運用語文更絲毫無助。另例是列出風、花、雪、月、影五個字,圈選出不同類的字。懂得「風花雪月」一詞便知道答案該是「影」字,但其實這五個字每個都各有特質特性,例如只有「月」在地球以外,風是見不到的,只有花是有生命等等。考試的題目是學生學習的指標,如此形式考中文,學生何來有良好語文修養?此外,自推理測驗開始,小學公開試不考英文,學生英語水平普遍大幅下降。

說到中學,把國文科改作中文科是嚴重錯失。

國文科和中文科有什麼分別呢?中文科只是學習中文溝通和運用,已足。國文科卻是中國文化的教育,教材和要求卻博大精深得多。內容包括道德教育,古來賢人智士德行和見解、處事待人的正確態度,積極的人生觀;還有愛人愛國愛民族的觀照,各朝各代文豪的手筆;詩詞歌賦美文的欣賞,都可以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和情操。這些內容大都刊載於古典文學教材之上,可惜的是當局對於這些中華瑰寶的教材年年遞減,竟有一個時期全部廢棄古典文言教材,引來有識者同聲浩歎,學子則對古文敬而遠之。

再後,發現中文科的考試和教學重心又出現奇怪現象。見到一則問題,如問「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那一個是喻詞?明喻和暗喻又有什麼分別?天啊!這些問題全答對了對語文運用有何進益?

一位朋友說他的女兒中文不好,請筆者替她教補。小妮子突然問我,習作問寫議論文有那幾種方法?筆者當時茫然不知所答,便問她究竟有哪幾種方法,她說有五種,如「撥草尋蛇」啦……,她便是記不全。她隨即說老師手上的標準答案是有五種的。當晚內心羞愧莫名,只有輕聲告退。原來長時期教中文愛用分析理解文章文句,即使全部明白,也不能好好運用語文。當局把教導中文的風向轉學習語法,用教外國人學中文的一套教中國人,失敗自始可見。中文科國人考公開試要考口試,還加入評分之列,是大笑話。我們學中文是學書面語,不是學口語,原來教育界有人連這個也不懂。考口試不但辨別不到優才生,反而摧殘書面語優秀人才。

中文科只是學習中文溝通和運用,已足。國文科卻是中國文化的教育,教材和要求卻博大精深得多。(Shutterstock)
中文科只是學習中文溝通和運用,已足。國文科卻是中國文化的教育,教材和要求卻博大精深得多。(Shutterstock)

壓力與「填鴨」泛調歪風

香港學風不良,也不能全怪教育當局,還有家長和社會風氣使然。大約廢除升中試前後,社會人士總愛指責學校施行「填鴨」式教育和考試太多,鼓動改變。其實,指責者對教育觀念一知半解,只寄望子女「愉快學習」,在學校混混日子便好好地成長,帶着一身學問。天下那有這樣便宜的事?

「填鴨」被指責專重記憶力。「填鴨」塞填沙石,當然不當。但填上寶貴的學識,有何不妥?尤其是求學的基本功,不填塞學子的腦袋,難以上進。

學中文,不熟稔字詞意義和書寫;學數學,不唸乘數表;學英語,不強記動詞表,不靠記憶怎可能好好學習下去?我們都知道在台上表演的藝術家,台上一分鐘,台下要十年功。奧運拿金牌出色的運動員,每一個動作都經過多年重覆的苦練,承受不斷的失敗和挫折才成功。愛兒有所成就的家長,焉能奢望不勤於學習而滿腹學問?

考試是學習 並非畏途

再談考試壓力。其實考試並不可怕,人生都會遇到許多考驗,何嘗不是考試?到社會工作見工便是考試,其實談戀愛也是考試。記得筆者以前讀書上下學期都有一次大考,兩次小考。一個學年至少便有六次考試,還有各學科年中多次測驗。比較現在,考試不可謂不頻密。可知正因為當日考試頻密,反而不會感到考試壓力過大。這次考得不好,不久下次可以在試卷上再演身手。這與一年只有一兩次考試決定學業生死的確大大不同。

考試較頻,考試便成了習作。因為當年每次考試或測驗後都要做改正,不懂得做的改正,老師有責任教導指導,做改正才是重要的學習過程。做好改正,知識隨之增長了!當年的父祖輩如此,兄長輩如此,何以今日的學生不能承受?話說回來,考試的內容是學習的指引。考試的方式和內容對不對,才是教育家最應注重求善之處。

年年升班便不尊師不重道

學生求學如果循序漸進,大概不會造成什麼壓力。求學感到壓力,因為香港教育制度對不少學生而言,是越級而上。筆者相信這是香港教育問題癥結所在。

香港教育制度嚴格而言是沒有留級的,年年升級,沒有留級對學習遲緩者便不能循序漸進學習。年年直升顯得學習得失不重要,後果是不用尊師,一些學生眼中老師只是知識販子。他們更不重道(重視學問),認為沒有學識未見得有什麼損失。支撐教育觀念兩條巨大支柱便這樣被推倒了。

學生勉強升班,翌年面對更深奧的教材,學習更困難。一年如是,兩三四年都如是,上學成了畏途,學校生活苦困無助,便衍生姿采百出的教育問題。一次教務會議,討論啟導班是否另出一份較淺易試題,因為與同級同一試題,全部考生都會不及格。結果另擬淺易試題,徹底的掩耳盜鈴。直升制度,根本摧殘不少學苗。

留級制度確有切實需要

當時年年升班其實涉及教育經費問題,12年免費教育如果有留班制極可能變成17、18年免費教育。但其實解決的原則也不難,法取乎中,取學券制,每個學生每學年只准留級一次。12年免費教育若只讀完中三,再讀便要自付學費,或到社會從事無須高學識的工作,早點投入社會大學汲取人生經歷。

教育當局應再辦廉收學費的夜中學,作為制度上輔助,讓有志求學者有第二次求學機會,也歡迎在職者隨時入讀進修才對。留級會造成挫折,但這種挫折帶來更穩重的磨練。

雖然今日教育界存在不少瘡孔,但筆者仍然抱有樂觀的展望,原來香港還有一群家長,愛護子女,重視子女的學業。家教有方,身教言教,育成了香港人才的中流砥柱。此外,亦相信教育當局在承認現實下,會痛定思痛,制定良策良方,當為香港教育帶來一個可喜的新局面。

探討香港教育問題之二

本系列文章:

通識一科 似智實愚──國學常識匡濟時弊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