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整全成長發展中心 支援特殊教育研究

目前排隊輪候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相信還有很多潛在的個案。

課業簿錯字連篇不一定是孩子教而不善,也有可能是孩子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表徵。近年SEN個案倍增,但輪候政府復康治療遙遙無期。有見及此,專注特殊教育研究的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The Integrated Centre for Wellbeing, I-Well Centre)於去年正式成立,冀能縮短有特殊需要學童輪候服務的時間;並與前線工作的老師和社工分享針對特殊教育的研究成果,成為學校與復康治療強大的支援後盾,全方位成就學童全人發展。

研發玩樂學習法  支援前線教學

隨著個案數字上升,了解SEN成為社會教育的趨勢之一,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總監許明得教授直言,目前中心運作至今,最常從老師和社工口中聽到的問題:「究竟這些治療及訓練的成效有多大?」這恰恰是中心著力研究的範疇。眾多SEN學生中,以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 的需求最大。這群孩子在學習上往往事倍功半,家長督促孩子將勤補「拙」,以為多操練便可以跟上學習進度,許教授則提倡「勤有功,戲有益」,讓孩子通過玩樂建立感知經驗和記憶,繼而形成其知識儲備。

誠如許教授所言,玩樂是孩子的「天職」,但如何玩得其所,就是對遊戲設計者的考驗。「邊玩邊學」並非天方夜譚,坊間有不少相關訓練課程會從興趣入手,但多停留在玩樂層面;I-Well Centre 則從學習成效的研究出發,致力研發不同的訓練方法,實踐從遊戲中學習(play-based learning)。

孩子正處於感知動作發展期,對環境中的刺激充滿好奇,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總監許明得教授提倡「勤有功,戲有益」,讓孩子通過玩樂建立感知經驗和記憶,繼而形成其知識儲備。(香港教育大學)
孩子正處於感知動作發展期,對環境中的刺激充滿好奇,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總監許明得教授提倡「勤有功,戲有益」,讓孩子通過玩樂建立感知經驗和記憶,繼而形成其知識儲備。(香港教育大學)

SEN學生對文字的理解需要更多時間,中心研究發現,若把文字變成可拼合的小方塊,以遊戲方式進行學習,效果更為顯著。大膽設計,還需要通過科技,小心求證。中心成立時斥巨資購入多部儀器作研究用途。在學童參與遊戲的時候,專業人員通過腦電波分析系統(EGG)和眼球追蹤儀分析學童在認知、記憶、分析時腦部的細胞活動及閱讀模式是集中或分散,錄取學生在進行遊戲時的工作記憶數據,發現學生在動手拼合的過程中對新字的印象加深。通過長時間的追踪和遊戲前後的數據比對,發現SEN學童對於拼合不同方塊、積木的學習方法,有助提高其學習能力。數據更有助研究中心設計最有效和適合SEN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方法,繼而推廣至老師和社工等教育前線工作者。許教授說道:「中心以研究為基礎,希望通過研發更多適合SEN學生的學習方法,授予老師和社工,減輕他們的教學和輔導壓力。」目前中心已經陸續邀請在職老師接受相關課程培訓,望研究成果能進入融入校園,使更多學生受惠。

心繫社會憂患 研究與服務並行

社區需求日益龐大,無奈僧多粥少,但社會現有的資源鞭長莫及。許教授遂率領中心與20多個非牟利機構合作,實行走進校園和社區,接觸和服務更多不同社區中有需要的學童。

中心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合作長達三年的項目,為天水圍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家長輔導服務及為SEN學童開設訓練小組。家庭因素是全人發展中重要的一環,SEN個案會為部分家庭百上加斤,若家庭無法適當處理壓力,反倒影響學童的成長,使情況惡化。此項目以家庭為單位,教大教育輔導碩士學生也參與其中,為家庭提供諮詢和輔導服務,協助他們度過難關。不論家長、NGO、還是中心,最關心的莫過於活動成效。許教授指這點家長最有話語權。項目進行到第二年,參加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進度更有信心。
許教授道:「社區需要支援的人實在多,中心若能多走入社區群體,支援服務的成效會更高。」暑假將至,中心將會推出『治療學習學習日營』,目標對象為學前至小學二年級的學童,在場的專業人員可通過觀察孩子進行不同活動的反應,初步判斷孩子的不同特殊學習需要,把握治療良機。誠然,每個項目都是一個實驗,中心接觸越多個案,同時也為日後研究提供更多作分析和追踪的數據,加強科研準確性,促成社區、學校、研究的三贏局面。

策劃訓練小組 包容學習彌補主流學校不足

對於學校而言,班上只有1-2個SEN學生,已經讓老師十分頭疼。許教授指出:「希望學校認識到SEN,除了學習之外,還包括體能、空間感和情緒上的問題,這些都不容忽視。」SEN學生的課堂教學需要採用包容學習機制(Inclusive education model),例如增加有趣的課堂增潤來提昇他們興趣等;然而即使學校察覺問題,恐怕也沒有足夠的資源處理。中心推出一些小組訓練課程,如社交情緒訓練小組、專注力訓練小組等,以彌補主流學校的不足,也幫助他們應付日常學習需要。

另外,『社交遊戲小組』是專為三至五歲,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而設,課程通過角色扮演、模擬情境和群體遊戲訓練孩子情境溝通的能力,如請求別人幫忙、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遵守規則、聽從指令等。剛上小學,功課開始滾滾而來,有讀寫困難的學童難以應付。『聽說讀寫社交小組』為五至七歲,潛在讀些寫困難或需要提升語文能力的學童,旨在增強辨別及認讀字詞的能力,乃至運用完整句子。課程採用多元感官學習法,希望帶給學童新的刺激,有助加深學習印象和感知動作的發展。

ADHD孩子對於指令未能正確接收和理解,使他們成為家長老師眼中的「倒蛋王」,有幼稚園甚至需要要求家長陪同上學照料。因此,中心所提供的訓練小組同時涵蓋孩子和家長,幫助他們克服日常溝通上出現的困難。I-Well Centre中心經理譚麗娟小姐(Ivy)指出,除了訓練學生如何聽從指令外,還會教導家長如何給予指示及適當的回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是中心最樂於見到的。此外,中心亦定期舉行『感覺統合小組』,家長參與在課堂小組中,協助孩子進行各類感知遊戲來促進大腦感知功能的發展,如身體姿勢控制、肌肉張力、模仿能力等,其中小肌肉發展、手眼協調及空間感等更可能影響書寫能力。Ivy說:「針對腦部發展而言,SEN孩子不論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都需要更多系統化的學習和經驗。」

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經理譚麗娟小姐(Ivy)指出:「針對腦部發展而言,SEN孩子不論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都需要更多系統化的記憶和經驗。」(灼見名家傳媒)
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經理譚麗娟小姐(Ivy)指出:「針對腦部發展而言,SEN孩子不論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都需要更多系統化的記憶和經驗。」(灼見名家傳媒)

Ivy 提醒家長及早把握訓練時機的重要,不但能減輕日後學習的負擔,更有助避免孩子建立不良的學習模式或習慣:「隨著年級愈高,學習壓力也隨之繁重,孩子若能趁早掌握適合他們的學習和管理方法,日後學習便可事半功倍。不然面對成績跟不上時,家庭和孩子都在壓力中僵持,容易衍生情緒問題,更甚者是墮入一些沈溺的行為,例如︰網癮和濫用藥物等等。」

「坐唔定」未必有問題 給予孩子感知發展空間

孩子成長路上,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Ivy直言有些家長帶孩子來到中心,或會抱著「替我教好孩子」的期許,但中心十分重視家長教育,家長的配合對於孩子的訓練和治療十分關鍵,因此中心設有家長討論小組,讓家長圍爐取暖,分享彼此經驗,也對於自己的育兒方法有所反思。

家長愛子心切,不免過於主導孩子的學習。許教授提到,玩樂空間遭壓縮及讀書壓力的增加是個案數字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建議家長不妨換個思考角度,甚至教養方式:「孩子三歲喜歡蹦蹦跳跳,難以坐下來定心學習是不是真的有問題?這個歲數的孩子正處於感知動作發展期,對環境中的刺激充滿好奇,過程中『坐唔定』其實也十分正常。」對於如何界定孩童是否有學習困難,Ivy 指出,家長擔心孩子被標籤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及早評估與診斷又能使訓練盡早得以展開,所以醫生及心理學家評估的過程也顯得細緻,有些診斷,例如︰讀寫障礙,便要待個案到5歲以上,在完成 智能評估後 才能下判斷。

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同時兼顧學生和家長的訓練,幫助他們克服日常溝通上出現的困難,家長也可多了解孩子的學習需要,加以配合。(香港教育大學)
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同時兼顧學生和家長的訓練,幫助他們克服日常溝通上出現的困難,家長也可多了解孩子的學習需要,加以配合。(香港教育大學)

彈指間,中心已迎來第一個周年,回顧過去一年的成績,許教授道出:「對於這些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現有融合教育制度仍有不少可以調適的空間,希望I-Well Centre 的研究和服務能彌補主流教育體制的不足,讓SEN孩子及早掌握認知模式及學習自我管理,把握學習良機。」目前排隊輪候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相信有很多潛在的個案,坊間雖有不少熱心機構,但仍是杯水車薪。他希望未來有更多基金支持中心拓展多元課程和研發新技術,惠澤更多主流教育制度下的野百合。

中心簡介:

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I-Well Centre)於2016年成立,專注特殊教育研究,集科研、臨床治療、專業支援於一身的資源中心。中心旨在為本地家庭,提供全面特殊教育的支援,促進孩童及家庭的整全發展及健康。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