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連續發生高學歷的恐怖情人事件後,社會開始注意學生的EQ教育。
愈早教育對孩子幫助愈大
最近西雅圖兒童醫院發表一篇早期介入(四歲)對執行功能(包括抑制控制、工作記憶和注意力調控)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愈早介入,對弱勢家庭的孩子幫助愈大;而在各種介入方式中,教師EQ教育和閱讀的培訓效果最強,也就是說,老師是所有補救措施的靈魂。
這個研究定期訪視參加計劃的老師,教導老師正向經營教室的技能,並用繪本閱讀、角色扮演、對話來教孩子EQ,讓孩子了解什麼是憤怒、什麼是悲傷……而當這些情緒出現時,該怎麼處理。
在情緒教育中,執行功能中的抑制控制最重要,它的神經迴路需要從幼年開始逐漸強化,所以《顏氏家訓》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2000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赫克曼(James J.Heckman)也說,自我控制是成功的三個條件之一(其餘兩個是品德和毅力)。
而閱讀則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腳本,讓孩子可以透過表演,達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目的。
給老師一個好的教學環境
好老師是弱勢孩子唯一出頭的機會,愈是偏鄉,愈需要好老師。最近教育部在修改《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採用強制性的綁約(六年),來填補偏鄉師資的不足。
這方式有待商榷,因為教學熱忱無法被強迫,只有給老師安定的生活、足夠的薪資,他們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從事正規教學外的EQ教育。要留住偏鄉教師,至少要給他們可住的宿舍(屋頂沒漏水、牆壁沒壁癌、窗簾沒生霉),先安居才能樂業,許多老師要下山,因為宿舍不能住人。
大腦研究顯示,幼兒教育比大學教育重要,因為執行功能的所在地──前腦,在幼年期特別容易受環境影響,它跟後來的暴力和反社會行為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打地基是蓋大樓最重要的一環,那麼為什麼在教育上,我們要忽略學前教育呢?
菁英是國家的競爭力,但把一般的孩子教好了,社會才會穩定。社會若不穩定,菁英縱有十八般武藝也不能發揮,因為沒有人會來不穩定的社會投資,這反而造成人才出走、為別人作嫁,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現象。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