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何對旅遊業青眼有加?

我不是說這次反送中運動對旅遊業沒有影響,更不是說旅遊業對香港經濟沒有貢獻,我只是不認為旅遊業的衰退對香港經濟有很大的影響,更不明白為何政府對旅遊業總是青眼有加。

經過旅遊業在這幾個月來不斷大叫救命後,政府終於在上周宣布資助旅行社的政策,以按人頭方式資助旅行社,入境團每名過夜旅客可獲120元資助,而出境團的旅客亦可獲100元,但每間旅行社設6萬元上限,涉資約1億元。

根據香港旅業網的數據,雖然由年初到8月的訪港旅客人數仍然按年上升了4%,但如果只看8月訪港旅客數字,則按年大幅下跌39%,可以預期9月和10月的數字亦只會有跌無升。

不過,旅遊業損失慘重是否代表香港的經濟會因此而大受打擊?我看又未必。首先,旅遊業其實一直在所謂香港的「四大行業」中敬陪末席,它佔香港GDP的百分比,一直只在5%或以下(在2017年旅遊業只貢獻香港GDP的4.5%左右,其中以自由行為主的「入境旅遊」更只佔3.6%),而「四大行業」的其餘三大在2017年分別貢獻21.5%(貿易及物流)、18.9%(金融服務)和12.2%(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數字上都是遠遠拋離旅遊業。

旅遊業的增值不高

旅遊業在「四大行業」中敬陪末席其實不難理解,因為旅遊業的增值本身並不高。雖然旅遊業與金融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相若(同樣佔總體就業人數約7%),不過,用常理都知道,幫準備上市的公司「做好盤數」是高增值的產業,相反賣外國名牌手袋的利潤,大部分都只會去到外國品牌,兩者對本地經濟的貢獻的分別可想而知。

另外,在土地問題仍然嚴重的香港,每年接待6000萬的遊客,我們是否可以一直保持「親切的笑容」實在有很大的疑問(舉個例,國土比香港大不知多少倍的日本,在2018年的遊客才剛超越3000萬)。雖然自從自由行政策實施以來,旅遊業佔香港GDP百分比是有所增長(由2004年的3%升至2017年的4.5%),不過,這增長在近年已經大幅放緩。在2016至2017年間,訪港旅客的數字上升了3.2%(約200多萬人次),但「入境旅遊」對GDP貢獻,卻由2016年的3.7%下跌至3.6%,而這還未計自由行旅客與本地居民在地鐵馬路互相擦肩而過的「界外效應」和「中港矛盾」等日益嚴重的問題。

我不是說這次反送中運動對旅遊業沒有影響,更不是說旅遊業對香港經濟沒有貢獻,我只是不認為旅遊業的衰退對香港經濟有很大的影響,更不明白為何政府對旅遊業總是青眼有加。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梁天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