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派錢為何總是低效率

相較基金會的處理效率,政府派4000元的安排明顯問題多多,理由不難明白。政府凡事都需經過一定程序,不能跳步更不能抄捷徑,結果往往耗費不少寶貴時間。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針對中小企推出10億元「應急錢」計劃,藉此紓緩飲食、零售、旅遊,以及小販同業的經營困難,最終有超過2.8萬家商販受惠,發放金額亦較原先計劃多出900萬元。今次計劃之所以贏得外界掌聲,不僅因為基金會慷慨解囊,及時為受暴亂影響生計的中小企提供支援,更加因為計劃申請程序簡便、派錢速度又快,與政府早前派發4000元的混亂局面可謂大相逕庭。

李嘉誠基金會在短短14日內建立起整個申請平台,亦只用了3個星期便處理好逾4.3萬宗申請,這一切都歸功基金會善用科技。基金會資料顯示,計劃利用了Google雲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申請處理程序,節省大量處理及核對申請資料的時間。其中,Google雲端VisionAI 8 只需5秒,便能辨識申請時上載所需文件圖像檔中的相關文字,以及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準確自動輸入辨識到的資料,令申請和審核過程不過數日。

政府派錢安排不周全

相較基金會的處理效率,政府派4000元的安排明顯問題多多,理由不難明白。政府凡事都需經過一定程序,不能跳步更不能抄捷徑,單是上呈下達的行政工作,已耗費不少寶貴時間。況且政府理財第一條金科玉律就是要確保所有公帑用得其所。從這個角度看來,首先要確定領取款項的資格,社會大多數意見都認同應該援助N無人士。所謂N無人士就是沒有領取任何其他稅務寬限資格的人士。所以政府為公平起見就要確保這一項重點,結果就是一堆非常繁複的條件,需要申請人作出不同的申報去證明自己作為N無人士的資格。實質的結果就是一份冗長的申請表格,往往令當事人需要提供大量的資料,從而加重處理的擔子。所以由申請遞交表格後5個月仍無回音,令人感覺到政府欠缺彈性和效率。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