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早前上京述職,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評價其工作,認為她充分體現「事不避難」的精神。我就此撰文,提到在維護「一國」權威,打擊「港獨」方面,林鄭的表現肯定令中央滿意。不過,在經濟民生方面,她是否做到「事不避難」,尚待考驗。讓我在下面舉出兩個例子。
未能處理覓地建屋問題
在港人最關注的房屋問題,林鄭在沒有經過公眾諮詢,以及由她親自委任的土地專責小組被蒙在鼓裏的情況下,推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填海,可容納百萬人口的「明日大嶼」。一方面看,這個計劃符合「事不避難」的原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林鄭退休後多年才看到成果的長遠方案,未能處理迫在眉睫的找地建屋問題。其實,政府可以在未來5至10年動用的土地,包括加起來逾2000公頃的棕地、農地和私人會所(包括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球場)。不過,佔用這些土地的人士數目雖少,但政治力量卻極大。於是,我們看到一些「避難」的方法,例如政府提出由地產商自行決定參與的「土地共享」計劃,以及由土地專責小組提出只動用小部分的粉嶺高球場用地。今年內政府最後拍板的短中期土地供應方案,是否做到「事不避難」,市民自有評價。
何妨先推出「港人專醫」計劃?
另一件歷屆特區政府「避難」多年的事,就是解決香港醫生嚴重不足的問題。無數客觀事實(例如病人輪候專科醫生遙遙無期、兒童醫院局部開放等),在在顯示一般港人從公營醫療體系得到的服務水平,與香港的富裕水平絕不相稱,也遠遠落後於事不避難、大量輸入外地醫生的新加坡。除了私家醫生因既得利益反對輸入外地同行外,政府醫生抗拒輸入醫生的原因是擔心政府為求政治正確,乘機輸入內地醫生。為了打破僵局,我建議政府先推出「港人專醫」計劃。無論如何,面對供應長期不足的醫療需要,政府有責任迎難而上,方便合資格的外地醫生來港執業。政府會否有所作為,還是依舊「避難」,有待事實提供答案。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