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讀走勢圖技巧

現實的情況是,價格的確會呈跳躍式地變動,有時變動幅度很輕微,那時候大部分動能系統都呈有效狀態。

本華‧曼德博的碎形理論指出,圖表對理解大市有關鍵作用,不過首先要正確理解大市運行的基礎原理。

價格為非連續走勢

殿堂級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在名著《經濟學原理》中指出,大自然不會跳躍發展。這概念被引用來說明股價或匯率走勢不會突然大幅上升或下跌,而是會循序漸進慢慢變動,表現出物理學的慣性定律。現時技術分析中的動能系統便是建基於這種邏輯:連續性的股價變動會比較易於理解,而且由於是連續性變化,使其價格變化變得可以預期。此理論一直以來均深受愛戴,但可惜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

現實是,價格的確會呈跳躍式地變動,有時變動幅度很輕微,那時候大部分動能系統都呈有效狀態。不過有時也會出現非常劇烈波動,而且十分反覆。很多時候,一些長線走勢通道,或是長期的上升軌或下降軌都會效驗如神,主因是市場長線有趨勢,短線是隨機的,長線而言走勢是受效率市場影響,不過短線卻受隨機因子影響,所以便會以模糊操作介入。之前的文評已指出,每個數字出現的機率都不一樣:尾數出現1的機率大於出現2的機率,而同樣地尾數出現2的機率也大於3,如此類推,並不是每個機率均相同。因為這種特性,在尾數較小的情況下會較易呈連續性變化,但尾數較大的情況下便會常出現跳躍性的變化,這種價格不連續的情況非但不是反常或罕有事件,更是常見的現象,外匯及股價往往都會呈跳躍式變化,可見這是金融市場與生俱來的特質。

價格為隨機運動

效率市場學說建基於巴楔利耶理論,認為價格是以常態分布,而在分布中是隨機運動的。當中主要包含三大假設:

一、價格變化具獨立性。每次價格變動都是獨立事件,跟上次沒有任何關連。過去數據亦不反映未來走勢,所有可預測明天走勢的資訊都已在今天的數據中反映出來。因此過去的價格及走勢並無任何參考價值。

二、價格變化具可統計性。由於價格變動機制永遠不變,升或跌出現的機率就如擲公字一樣,價格升跌的機率永遠相同。

三、常態分布。價格波動按常態分布,大多數情況下變化幅度很小,只有極少數情況會出現大幅度變化。

但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

為了方便理解,下文盡量以圖表解說。圖一是1916年-2000年道瓊斯指數的走勢,大家可見指數長年期都呈常態分布,以小幅度波動運行。但直至70年代突然出現大幅波動,步入80年代後波動加劇,87年更出現大幅回吐,之後便持續上升,偏離幅度有增無減,指數不但沒有出現回歸均值的情況,甚至可說是在不斷拉扯均值上升。價格表現亦非連續,而是跳躍的。

圖一、道指在七十年代突然出現大幅波動,八十年代波動加劇。
圖一、道指在七十年代突然出現大幅波動,八十年代波動加劇。

圖二同樣是1916-2000年的每日波幅變化。明顯地在進入20世紀後期,每日的波幅變化持續增大,雖然道指走勢仍是以上升為主,不過仍會出現單日大幅下跌的情況。升跌幅度的百分率亦同時增加,而且增加的情況漸漸發展成趨勢,這可預料未來的波動只會愈來愈大。如果大家用十年平均日波幅值來估計未來的波幅區間,便會漸漸出錯,而且用的平均年期愈長,偏差便愈大。

圖三是每日平均指數及每日變化量。這張圖以對數形式處理,變化幅度便沒有前兩者般誇張。大家仔細觀察便可見道指仍是持續上升,而大波幅的日子只集中於某些時間,除了1929年股市崩盤使經濟進入大蕭條,在198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日波幅亦明顯擴大。可見每一次朱格拉循環末段股市都會出現下跌,同時日波幅都會出現明顯增加。

圖二、20世紀後期,道指走勢仍是以上升為主,不過仍會出現單日大幅下跌的情況。
圖二、20世紀後期,道指走勢仍是以上升為主,不過仍會出現單日大幅下跌的情況。

圖四的上半部分是道指的日波幅變化,下半部分是布朗運動。布朗運動雖是隨機運行,但大多是小幅度變化,日波幅有95%出現在2個標準差的位置,而98%會出現在3個標準差的位置。但道指曾出現最大日波幅變化偏離22個標準差的情況,如道指的日波幅變化是跟隨布朗運動,便不應出現這些異常波動的情況。如按傳統統計學來說,這更是宇宙誕生以來都不曾出現的情況。

圖四、道指的布朗運動
圖四、道指的布朗運動

圖五是大日波幅變化的分布機率,走勢跟從巴瑞圖法則(亦即大家常稱的80/20定律)。綜合而言,可知道市場現實的情況並不如傳統金融理論中所說的一樣。

圖五、市場的現實情況與傳統金融理論不同。
圖五、市場的現實情況與傳統金融理論不同。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Benoit B. Mandelbrot,statistical Models and Turbulance 2002

劉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