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自1957年獨立迄今,雖基本上維繫了英殖民者留下的西敏寺民主政制運作,卻普遍不被視作民主政體,而是一種介乎專制和民主之間的「半民主」狀態,與新加坡一道,同是東亞民主化浪潮下長期政治穩定的異例。其執政聯盟──1974年前的三黨「聯盟」(Alliance)及1974年後擴編的「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 / Barisan Nasional,簡稱國陣),包含了國內所有主要族群的政治代表,歷一甲子至今,竟然不曾下野。
多元化的馬來西亞社會
馬來西亞社會多元複雜,不僅族群多元、文化紛陳、語言混雜,宗教上也是各教各派並存,遑論各族群內部,都還存在不少次族群的分歧。敏感微妙的族群、宗教關係,但這往往是執政聯盟維繫其政權的利器:局勢對己不利時,就往挑撥的方向操作;局面對己有利時,則訴諸和諧;屢試不爽。不過1990年代末以降,馬來西亞公民社會開始躁動,在野政治力量在晚近的2008及2013年兩屆全國大選,更屢見選舉突破。馬來西亞貌似已經邁入民主轉型階段,但與此同時,族群與宗教議題的典型操作手法未見失效,國陣政權的根柢,似乎也沒有崩解跡象。這段民主轉型的歷程,最終會邁向民主鞏固,還是隨時可能回歸舊貌?本書即嘗試回答以下探問:
一、聯盟/國陣政權憑什麼長期穩定地維繫此「半民主」政體?這類要素,如今是否已經逐漸消逝?
二、馬來西亞民主轉型的展望如何?困難何在?
馬來亞(Malaya)是於1957年8月31日自英殖民者手中獨立,當時的國土範圍,僅馬來半島或「馬來亞半島」一地。所謂「馬來亞半島」,即強調不含半島以南的新加坡島,而新加坡原是英屬馬來亞的重要一環。至於馬來西亞(Malaysia),則是馬來亞、新加坡自治邦和英屬婆羅洲的砂拉越(Sarawak)、北婆羅洲,即今日沙巴(Sabah)四地合併的產物,成立於1963年9月16日。不過合併未及兩年,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就因故被逐出了馬來西亞聯合邦。
馬來西亞基本上可視為馬來亞的東擴版。西馬的馬來半島,相較於東馬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地理面積雖然較小(約四比六),人口卻多得多(約四比一)。西馬的工商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也遠較東馬優越。此外,西馬和東馬中間,隔了個不大不小的南中國海,交流其實不便, 兩地的族群構成與歷史發展,也頗有差異。簡言之,馬來半島至今仍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的重心所在,所以討論馬來西亞政治,難免會重西馬而輕東馬。
馬來西亞政治發展的三條主線
回顧馬來西亞由英殖民時代迄今的政治發展,大致不離三條主線,即族群、伊斯蘭、階級。族群政治可謂馬來西亞的根本現實,迄今猶是。伊斯蘭政治原可視為馬來政治一環,1970年代後,卻逐漸反客為主,分量直逼族群政治。階級政治則至今未成氣候,但也難謂無關痛癢,總會在階級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隱晦地發揮某種跨族群的政治力量。話雖如此,基於階級政治在馬來西亞始終不敵族群與伊斯蘭政治的現實,本書基本上輕前者而重後兩者的討論。
族群與伊斯蘭政治的根本,源於一個建國60年後,依然沒有共識的提問:馬來西亞究竟是誰的國家?這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即所謂 Tanah Melayu / the Malay Land,或更廣義之Nusantara / the Malay World 的概念),還是所有馬來西亞公民──不論其族群背景為何──的馬來西亞?本書即據此開展。
行文將首先回顧馬來亞獨立前的政治秩序,舖陳該國今日政體與社會結構的演進脈絡。這當中,我會特別回顧獨立前夕,影響深遠又極具定調意味的一場政治博弈。限於篇幅,相關討論將偏重於馬來西亞最具政治能量的兩大族群:馬來人(或巫人) 和華人,而較少兼及相對弱勢的其他族群,如西馬的印度人社群及東馬的非穆斯林土著群體。
其次,我會概述馬來西亞的政體性質,並分析其獨立前期的族群政治。關於馬來西亞的政體性質,學界議論多年,究竟這是個威權、民主政體,還是哪一類的雜色品種?政體性質的討論是宏觀視角,有助我們思考其政治發展的總體路向。至於該國獨立前期的族群政治,值得觀察的,一是它早年的「雙族群」社會型態,如何為其政治定調?二是本時期的左翼力量,看似鼎盛,卻為何難成氣候?
其三,我會突出1969年的分水嶺事件──五一三族群暴動對馬來西亞民主進程的傷害,尤其是對馬華政治的深遠影響。其四,我當素描伊斯蘭政治於1980年代後興起的輪廓,並探討族群、宗教兩因素的互動。其五,我會簡析晚近兩屆全國大選,即2008年及2013年大選以來的馬來西亞政治發展,藉此探討該國民主轉型的困境。至於結論,除了總結,亦將展望未來。
新書簡介
書名:馬來西亞民主轉型:族群與宗教之困
作者:王國璋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