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1立法會補選成為非建制陣營的小地震,而當選議員宣誓之後,泛民的代表在記者採訪區醞釀呼喊「結束一黨專政」口號,結果失敗,演變成一場外惹嘲諷、內起猜疑的餘震,實在始料不及。(註1)
事態的發展揭示抗爭運動的語境危機日益嚴峻,而參與者的危機意識實在令人擔憂。
一切都在鏡頭下
如果單從抗爭效果而言,早前的立法會宣誓風波是一個角色糾纏、語境重疊、形勢誤判,以致落入對手「反應域」的失敗案例。
雨傘運動的接棒者晉身為建制的立法會議員,宣誓就是角色轉換的儀式。議事堂外你是抗爭者,跨過「虎度門」,你就變成建制格局裏與建制派周旋的代議士。身份的轉移其實眾所周知,政治立場和態度的抗顏表述,雖然在政治櫥窗裏曾有履險如夷的先例,但歸根到柢只是可有可無的姿態而已。在對手的舞台上向自己的選民表忠,本來就是一場「掌聲」與「掌摑」的博弈,風險的高低與「抗顏指數」成正比,而操盤人的底線,就吊着標榜忠誠的鍘刀,稍一觸碰,宣誓桌就變成斷頭台!
意氣風發地擺出可有可無的政治姿態,結果斷送監察政府舉足輕重的否決權,若以成敗論得失,肇事的政客當然難辭其咎。經此一役,初心未泯的抗爭者應該參透社會運動的玄機──如果對手竟有包涵異見者當眾冒犯的文明素養,你又何須委屈青春苦心經營,挾選民的擁戴與他較量?況且,你用所認為支持者愛聽的言辭挑戰對手,而那種輕佻侮蔑和闖禍之後的狡黠抵賴,其實牴觸了大多數人的核心價值。一時的亢奮激昂,成為後續選舉的票房毒藥,政治上的成長代價實在太沉重了。
全天候眾矢之的
補選成功的議員宣誓之前,有建制派的橡皮圖章變身傳聲筒,吹風說按照新的國情,「結束一黨專政」的主張有違憲法,違憲者不得參選議員;此外,一名補選成功的泛民議員又被質疑曾經「焚燒基本法」,應該褫奪當選資格。正當輿論都關注這次選舉結果令非建制派失去立法會否決權之際,上述的「風聲」、「鶴唳」正是操盤人向驚弓之鳥投石恫嚇的招數,要接得住、化得開、守得穩談何容易。不過從另一角度看,補選議員宣誓就任是一個有標誌意義的場合,倘能藉機表現強硬的姿態,可收彰顯立場、提振士氣之效,所以才有集體呼喊口號的建議。可惜泛民議員之間原來並未對此達成共識,更遺憾的是,發動者臨時提出建議,並在採訪區當眾向經歷不同故事的同路人徵詢意見,各自盤算之際,萬料不到傳媒的麥克風早已啟動,而且收音效果清晰玲瓏……結果,關公墮馬,陷入鬚髮凌亂、舉步維艱的災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何況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社會運動?一旦有所承擔就要臨深履薄,講究韜略──韜藏於心的謀略。《孫子兵法‧始計篇》開宗明義就指出,用兵首要之務就是「廟算」。所謂廟算,就是在莊嚴而保密的議事堂從長計議,絕不是在傳媒林立的採訪區倉卒商量。雖然抗爭有時事出突然,未必能作沙盤推演,但如有條件,決不能逞一時之快魯莽行事。
語境之於論述,正如形勢之於行動,準確掌握與否是成敗的關鍵。記得幾年前,「港獨」、「本土」等議題僅見於大專的學生報,後來被深懂謀略的當權者操弄,在施政報告予以點評,馬上成為中港之間政治語境的敏感詞,繼而掀起滔天濁浪。面對不同的語境,應該考量最適切的應對之道,以求取最大成效。這方面,我們不妨留意內地維權人士在特殊的政治語境和環境下,如何論述和介入社會事務,或者會得到許多啟發。
網上平台的陷阱
今次補選落敗的一位非建制候選人,被批評太依賴網上平台作為與選民溝通的媒介,這又是一個要深切反省的項目。
網絡上的活躍分子很易成為某方面的意見領袖,但旗下網民的社會成分和成熟程度,仍有許多未知之數。網民對社會事務的關注,多集中於成為話題的事件,反應很易流於針對單一焦點的直覺,發言態度即興、率直、煽情、刻薄甚至霸道。他們往往追隨立場相近的主流意見,抒情多於論述,縱有論述,一般亦欠缺周詳的論證。他們的意見可以天馬行空、出爾反爾和判斷失誤,但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就像玩戰爭遊戲,中槍倒地,「game over」之後,站起來又是一條好漢!曾幾何時,網民極力嘲諷那個普通話說得令人笑翻天的權貴,今天反對普通話、歧視北方口音的,也許就是已升格為意見領袖的同一批人。
網民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有利於我們掌握上網一族的主流意見,但要掌握全面的民意,不能一葉障目,必須作廣泛的諮詢。此外,面對網民的喜怒哀樂,應作冷靜理智的分析,提取其中有價值的成份作參考,不應只是數算大拇指的數目而沾沾自喜,或者鬱鬱寡歡。
小結
本文舊事重提,目的不在批判譴責,而是盼望立志改革社會的各路英雄蛻變得有理、有節而終底於成,僅以區區之見提出值得反省的方向。抗爭的形成以強權肆虐為必要條件,而抗爭的成敗則以參與者的謀略作為充分條件。當然,成敗未必關乎道義操守,而抗爭者總要面對行動的結果,為失誤作出深切的反省,以免重蹈覆轍。
黃子華的「棟篤笑」曾經以佔中為例,評論香港人的素質在「智、仁、勇」三個項目中,仁、勇都具備了,未來的考驗是智慧。這雖然是藝人的劇場獨白,卻是對有心人一針見血的忠告。(註2)
最後,還有一個懸念──新生代面對重重的語境危機,我們應該作出怎樣的支援?相信這不單是語文教師的責任吧。
註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peSOzIl3Y (約於9分鐘開始)
!doctype>